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分析_核心能力论文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分析_核心能力论文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制造业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概况

1.制造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制造业作为美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构架和国家城市化的基本驱动力,为美国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条件。美国制造业的产出,占据着国家出口产品的大部分份额。据统计,1970年占83.1%,1998年增加到96%。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逊指出,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弱的主要象征,其先进程度是美国经济能否在全世界率先垂范的决定性因素(1996,纽约),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作后盾,就不可能有美国的真正发展和繁荣。

从发展趋势上看,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逐步缩减的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核心地位的丝毫削弱。相反,正是由于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才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功能从传统体系中逐步分离开来,如研究开发、广告、咨询、物流、投融资、信息、市场服务等,形成新兴第三产业主要内容。这是美国制造业在趋势上缩减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制造业的超前发展,就没有新兴第三产业的飞速跃进。可以说,美国的制造业一直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2.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分析

反映制造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指标是: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内部行业结构变化、国际化水平(依据跨国公司表现来测度)等等。

经济增长速度是显示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分析制造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的主要依据。另外,制造业增加值占美国工业增加值的80%-90%,因此工业增长速度也可以显示制造业的增长情况。尽管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曾经一泻千里,但这次经济下滑的主要根源是由于网络科技股“神话”的破灭,而在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下滑幅度却较小,这表明制造业的运行质量是稳定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纳斯达克“神话”破灭是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一次合理调整。这一观点值得参考,本文因篇幅所限不便对此观点细述,仅表赞同而已。

美国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化情况,反映各行业竞争力变化态势,可采用各部门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作为其显示指标,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表明一国制造业竞争力强弱的另一重要指标是国际化水平,该指标可以简单地依据跨国公司数量及其表现来度量。

美国制造业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比例一直很大,几项指标值几乎都超过1/3,显示美国制造业国际化水平很高。概括讲,美国制造业在新兴高科技行业、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一定程度反映了美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一直处在高端地位。

纵观美国制造业半个世纪的竞争力发展状况,从二战到60年代末,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处于强盛时期;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竞争力衰退,一度被日本和欧洲制造业所追赶,在某些方面甚至被超过;80年代后期至今重振雄风,竞争力大幅提高,并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美国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化趋势与其国际化程度基本一致。

二、美国制造业核心能力分析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或称为核心竞争力,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本质,从核心能力视角可以深刻提示推动美国制造业兴衰的内在动因。具体分析如下:制造业竞争力强弱由其核心能力决定。核心能力是体制性能力(system capabilites)与技术性能力(technology capabilities)相互作用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单独一项体制性或技术性基础能力并不能产生核心能力。本文基于一定的研究给出如下定义:体制性能力包括治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技术性能力是指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本运营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制造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首先必须拥有核心能力。技术性能力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基本能力,它们可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或利润创造,而体制性能力与技术性能力有机结合创建和提升核心能力,结合的过程具体表现在技术能力的提高、利用的过程。

在建立和提升制造业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创新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战略主导者是制造业中的核心企业,中介机构起到辅助作用。而政府在营造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秩序、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战后至60年代末

该时期美国制造业处于鼎盛时期,下面先从技术性能力和体制性能力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核心能力的特征。

1.技术性能力

第一,拥有绝对支配地位的研究开发能力。该时期,美国制造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支配着世界大部分产业领域的产品周期的初始阶段,美国企业几乎总是率先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第二,首屈一指的大规模制造和分销能力。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充裕的资本使美国制造业迅速创建了可以为庞大的国内市场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和分销技术,这些技术依靠其规模经济性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成本。

第三,人力资源开发能力。美国大规模开展初等及中等教育的做法提高了美国劳动力的素质,美国大部分人口受过良好的教育,为美国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节省了成本。美国制造业工人比其他国家的工人掌握的技能更多,并较快掌握尖端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不能不说是造就强盛美国制造业的另一重要原因。

2.体制性能力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制造业U型体制企业几乎都转变为M型体制企业。M型体制较U型体制能力的提高表现在:

治理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治理能力仍然保持了分散化的股权结构状态,企业文化和激励约束机制也没有什么创新。治理能力基本适应市场要求。经营管理能力有所提高。M型体制能很好地满足对多样化策略管理的需要。如果新产品的潜在市场与公司现有销售市场相近,则指派现有的一个分公司来从事该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如果市场完全不同,则成立一个新的分公司或事业部。

3.核心能力特征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在战后绝对的领先地位可归功于一其拥有“少品种、大批量制造和分销”的核心能力,这方面远非世界其它国家所能及。

这一核心能力建立在二战后美国吸纳了一批世界级优秀的管理人才,政府大量基础研究的投入和重视基础教育,以及巨大市场需求的环境上。M型体制提高了管理能力,产生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高效的管理能力与技术性能力相结合,最终形成制造业“少品种、大批量制造和分销”的核心能力,保证了美国制造业在该时期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核心能力的产生与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二)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进入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之后,日本、德国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美国制造业所独享的巨大市场需求环境已不复存在。同时,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并没有引起美国制造业的重视,没有在技术和体制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改进和提升“少品种、大批量制造和分配”的核心能力。相反,过多强调了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一度有所放松,以致被战后迅速发展的日本和德国迎头赶上并超过。这一时期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和利润率大幅下跌的事实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

1.技术性能力

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很强,但传统产品开发能力下降。

制造能力不适应市场需要,又没有采取提升对策,导致制造能力下降。

在竞争激烈和需求个性化的新市场环境下,原来封闭、且适应大批量分销的市场营销能力没有得到改善和提升,导致营销能力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市场创新乏力,封闭和大量分销式营销能力受到严重挑战,亟待创新。

2.体制性能力

这一时期,美国制造业制度创新乏力,M型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国际化、市场需求个性生命线的需要,导致体制性能力下降。

表现在治理能力方面,一是治理结构效能下降。另外,美国劳工法案导致劳资双方敌对行为,影响企业内部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劳工法案也削弱了工人积极参与管理的动力。

只注重一般性个人技能的培养,缺乏现代企业所需的复合技能。这些因素不利于凝聚力的提高,表现在不注重个人之间或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沟通与合作。

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尽管分权体制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但是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使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结构的扁平化(如雇员参与管理)和快速、高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如横向信息通机制)是解决这些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但是,美国制造业没能通过管理创新,提升这方面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也制约了技术性能力的提高,最终结果是美国制造业核心能力下降,失去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核心能力特征

《美国制造》一书给出了制造业竞争力衰落的两个原因是,第一,对标准商品的大规模生产的依赖。第二,地方观念。本文认为,治理结构效能下降,导致制度创新动力不足,直接导致核心能力的衰退,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制造业才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惊呼要“夺回制造业的优势”。

(三)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美国制造业在这一时期可谓重振雄风,1993年,重新夺回制成品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美国制造业再领世界风骚。

1.技术性能力

研究开发能力继续提升。雄厚的技术储备为制造业产品技术开发打造了坚实基础。该时期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开发成本大幅下降,尤其在高精尖技术产品开发领域具有优势。另外,产品质量方面的技术开发得以加强。可以讲,在研究开发领域,美国制造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制造能力大幅提高。针对制造能力薄弱的局面,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投入、税收政策、采购策略等措施给予制造业更多的支持,以加强制造工艺的创新。同时,政府又提出了新的制造工程研究规划,为制造研究专拨了经费,使在控制、传感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机器人等制造关键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

市场营销能力,一是提高从市场上及时获得各种不同信息并迅速反馈信息的能力。

2.体制性能力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努力改善宏观环境,放松管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机制,积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私人创新。制造业加大了制度创新力度,企业体制从M型转向“超M型”。体制性创新具体表现在:

治理能力提高。一是治理结构效能方面,大股东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对高层管理者控制监督的制度安排主要通过董事长与CEO一人兼的方式来解决;二是激励约束能力方面,劳资双方引入了一些新的劳动协议,如利润分享计划和就业保证条款,同时,引入多样形式的报酬机制以使CEO与股东利润保持一致;三是企业文化方面,鼓励合作精神,推崇个人主义与合作精神的有机结合搜集人价值趋向,注重工人特殊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柔性制造生产线的需要。

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强化。一是减少纵向的等级层次,同时对横向部门之间进行业务流重组,强调功能的一体化,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其结果是授予底层更多的决策权,也增加了具体工作层面的责任;二是在公司内,加强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这使生产业绩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在公司外部,美国企业也与他们国内竞争对手发展合作关系,以开发共同的行业标准;三是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减少了交易费用。

总之,通过企业再造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对M型体制进行了变革和创新,形成了新的体制,本文称其为“超M型”体制。

3.核心能力特征

美国政府通过投资政策,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私人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该阶段美国制造业核心能力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柔性制造和国际化营销能力”为特征。

三、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展望

21世纪制造业面临新的环境变革,一是经济全球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将逐步取消,生产、商品、服务、信息、人才等要素跨国界流动将更加畅通。通过国际间分工,资源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二是市场需求快速多变。三是环境保护成为21世纪人类关心的焦点,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制造满足人们需要的绿色环保产品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面对新的环境,制造业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为:一是制造全球化。表现在研究开发国际协作化、市场营销的国际网络化、制造的国际协同化;二是制造敏捷化。敏捷化制造的核心在于保持产品周期、生产规模、生产过程、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联盟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快速、灵活、善变、高效;三是制造智能化。智能制造强调的是通过“智能设备”和“自治控制”来构造新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模式;四是制造绿色化。绿色化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制造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

标签:;  ;  ;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分析_核心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