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小儿肺炎论文_孔繁菊 陈会新 刘淑艳 陈永霞 杨淑芝

微波治疗小儿肺炎论文_孔繁菊 陈会新 刘淑艳 陈永霞 杨淑芝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人民医院 063700)

【摘要】目的:微波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评价。方法:收治130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69%,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方式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波;小儿肺炎;效果评价

2014年03月~2015年03月,我院收治13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法与微波治疗方式,分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30例中,男70例,女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治疗组年龄1.2-5岁,平均(2.82±0.31)岁。对照组年龄1.2-5岁,平均(2.83±0.29)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同时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消喘等方面的治疗[3]。

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采用深圳ELITE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SW-61A4微波治疗仪开展微波照射。所有患者均治疗1-7天。

1.3疗效判断

参照文献[1]的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级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治疗组中,痊愈20例,显效2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7.6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2例皮肤瘙痒和2例输液反应患者,发生率为6.15%;对照组出现2例皮疹和2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1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文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法与微波治疗方式实施小儿肺炎疾病治疗过程,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这表明了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都较高。

通过微波治疗可以有效照射作用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等位置,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起到杀菌灭菌效果[2],同时通过微波照射后,可以促进患者肺部组织自动修复,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对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照射改善效果。因此临床中采用微波治疗小儿肺炎患者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期开展对应治疗过程,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思佳,马艳红,傅延龄,张林. 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量效分析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2(02):361-367.

[2]王力宁,王雪峰,原晓风,等.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临床验证方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10(05):386-391.

论文作者:孔繁菊 陈会新 刘淑艳 陈永霞 杨淑芝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微波治疗小儿肺炎论文_孔繁菊 陈会新 刘淑艳 陈永霞 杨淑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