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_经济一体化论文

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_经济一体化论文

论80年代中期以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代论文,趋势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并在不断地迅猛向前发展,以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探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开始,然后讨论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的表现、特点、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在具体讨论80年代中期以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之前,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作一探讨是必要的。目前国内书刊中的经济一体化一词使用非常广泛而频繁,但很多情况下意思并不完全一致,有的也不准确,对“国际经济一体化”一词的使用则更是如此。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英文为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其中integr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integratio原意为“更新”。直到17世纪初,它才被用于表示“将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样一种现象,这也是迄今各种英文词典对该词词意的基本解释。在经济学领域,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中,主要是指那些通过卡特尔、康采恩、托拉斯等形式结合而成的经济联合体。据考证,“国际经济一体化”这一专有名词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的出现,不早于1942年,开始时它几乎包括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所有方面,从贸易、货币关系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等等。直到1950年,它才由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学家给出一个特定的定义,这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为一个范围更大的经济集团的状态或过程。在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所下的诸多定义中,应该说这是更为准确、更为完整的一个。

由这一定义至少可以看出这样几点:其一,并不是所有的国际经济组织都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只有那些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在一起的集团方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至于那些只涉及成员国某一部门或某一产品的国际经济组织,如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原料进出口组织等显然不属此列。当然,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或机构也不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其二,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应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其共同特征之一是具有一 项由政府出面谈判签署的条约或协定来对成员国在集团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相应的规定,这也就是所谓“制度性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至于是否具有共同机构应视各集团情况而定(像“美加自由贸易区”便没有共同机构),并不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必要条件。当然,那些没有任何组织形式,只是通过国际之间的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而在事实上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国际化,而不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因此,所谓“非机构性一体化”(non-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的提法便有待于商榷。其三,国际经济一体化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即已经建立起来的一种一体化安排,也可以是一种过程,即走向一体化安排或在原有一体化安排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提升,向更大范围的扩展。

从历史角度考察,国际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只是三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之一。第一个层次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也就是在一个民族国家的疆域之内,打破地区分割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二个层次即发生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第三个层次是世界经济或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当今世界多数国家来说,第一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的任务早已完成,而第三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则尚很遥远。当然,如果将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看成是走向未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整个过程中的一步,那么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现在即存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显然目前许多人并不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一概念,他们所指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广泛存的经济国际化,即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际之间的人员和技术的流动等途径,将各国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国际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一,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是世界经济中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趋势。当组成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的国家在地理上相邻或接近时,两者具有同一性;而在组成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的成员在地理上相距甚远时,国际经济一体化便并不意味着区域集团化,例如美国和以色列在1985年签约组成“美以自由贸易区”便属于这种情况。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半个世纪,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的迅速发展时期,当时国际经济一体化在欧洲、拉美和非洲获得广泛发展,“经互会”、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便是其中突出代表。(2)70年代初期以后至80年代上半期的缓慢发展甚至停顿时期。由于1973-1975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西方工业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陷入“滞胀”境地,使其自顾不暇,加上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致使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减缓,其中欧共体一体化进程的放慢尤为突出:“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受挫,内部贸易比重减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也大多处于停顿状态,有的甚至发生分化或解体。(3)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入重新高涨并加速讯猛发展的新时期,无论在西欧、北美还是世界其他地区,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在日益加强。

(一)西欧

8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地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新高涨至少有以下五大表现:

1.基本建成内部大市场。根据《单一欧洲法令》所确定的目标,欧共体12国先后采取了282项立法措施,克服了有形壁垒、技术壁垒和财政壁垒而在1992年底以前基本建成了内部大市场,在共同体范围内实现了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无国界的自由流动。

2.签署并实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了适应“冷战”结束后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确保和扩大内部大市场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欧共体成员国于1992年2月7日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这一条约大幅修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等三项条约的内容,规定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将欧共体原有的“政治合作”升格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建立起在内政和司法方面的合作机制,从而使欧共体的活动范围突破了以经济活动为限、而经济活动又以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为中心的格局,将欧共体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推进到经济联盟的阶段。在“马约”的批准过程中尽管遇到了各种阻力,在有的国家甚至掀起轩然大波,但它毕竟在推迟10个月之后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开始生效。1994年1月1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进入第二阶段。

3.建设“欧洲经济区”。欧共体在加紧推进自身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还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于1991年10月22日在卢森堡达成了建设“欧洲经济区”的协定。按照该协定,西欧19个发达国家将建成一个能保证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贸易集团,亦即将大约60%的欧共体法规(除农业、税收、外贸政策之外)进一步推广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7个成员国。该协定于1992年5月签署。但由于瑞士、列支敦士登未能批准该协议,协议的正式生效被整整推迟了一年。1994年1月1日,由西欧17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区”正式启动。

4.欧洲联盟与中东欧四国签订、实施“欧洲协定”。早在1991年12月16日,欧共体即与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签订了使后者成为欧共体联系国的协定。1995年2月1日,欧洲联盟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四国签订的“欧洲协定”又正式生效。根据协定规定,双方将在协定生效后5-10年内,逐步相互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同时在一定限度内实现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该协定将使中东欧国家完全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其日后加入欧洲联盟创造了条件。

5.欧洲联盟实现第四次扩大。1995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芬兰正式加入欧洲联盟,使欧洲联盟成员国扩大为15个,它从地理上将地中海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联为一体,使欧洲主要工业国家纳入到欧洲联盟的一体化轨道,成为一个具有近330万平方公里土地,3.675亿人口和7.4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集团。

(二)美洲

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美洲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极不平衡,南美发展较快,而北美特别美国、加拿大这两个发达国家却对此并不热心。80年代中期以后,恰恰是从美加两国开始,使美洲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1.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由于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改变和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于1986年5月开始谈判,1987年10月达成“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8年1月2日经两国领导人签署,1989年1月1日正式开始生效执行。根据协定,两国将于1998年最终建成美加自由贸易区,实现双边免税自由贸易,同时该协定还对双边劳务贸易自由化、双边投资以及贸易争端的解决作出许多具体规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无疑是80年代后半期发生于世界经济领域的一项重大事件,也是美加两国经济关系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但美国并未就此止步,早在1988年1月里根签署“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后不久就指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有一天从(阿根廷)火地岛南端到北极圈,自由贸易的潮流将以互利交流的纽带把西半球的人民联合起来”。这就清楚地道出了美国要组建由北向南、包括整个西半球在内的“美洲经济圈”的战略意图。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经过三国领导人签署和各自议会的批准,该协定已从1994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执行。该协定涉及三国之间的商品、劳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争端的解决等,后来应美方的要求又加上了有关环境保护和劳工的“平行协议”,其中心内容是经过15年的过渡期最终建成包括三国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于它是一个由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因而具有开创意义,特别是墨西哥这样一个在拉丁美洲具有重要影响而又一向对美存有戒心的国家,开始走上与美国组成一体化集团的道路,对于推动南北美洲的经济一体化将起重要作用。

3.拉美一体化蓬勃发展。由于受债务危机的困扰,80年代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一度陷入徘徊、停滞状态。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拉美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债务危机的缓解,拉美地区国际经济一体化重新高涨:像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中美洲五国自由贸易区等原有的一体化组织纷纷加强内部建设或提高一体化的程度,同时还建立起南锥体共同体、三国集团等新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4.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决定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1994年12月9日至11日,美洲34国领导人在美国迈阿密举行27年来的第一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根据会上达成的协议,美洲各国将在2005年前完成关于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为此,各国首脑还签署了《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在会议结束当天,关于智利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预备性谈判已经开始。现在看来,一个横贯整个西半球,具有8.5亿人口,13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美洲经济圈”的产生已成定局。

(三)亚太地区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种种关于亚太地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建议和设想,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亚太地区仍只有少数几个次区域性的一体化集团,而没有堪称整个地区的一体化组织,尽管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次部长会议召开以来,该组织的活动日趋活跃和务实,但毕竟它只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而不是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各项活动虽然会有助于亚太地区最终走上经济一体化道路。

近年来“东盟”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所取得的进展是亚太地区次区域性经济集团扩大和深化一体化的典型。1991年10月东盟六国达成关于在15年内将其建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协议,1994年又决定将提前5年于2003年建成自由贸易区,同时还决定接受越南加入作为其正式成员。

在南亚、中亚、西亚、非洲以及独联体国家之间,国际经济一体化也在迅速发展。

早在60年代初,当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在欧洲、拉美和非洲纷纷设立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戈特弗雷德、哈伯勒就曾惊呼:我们生活在一个“一体化的时代”。80年代中期以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已远不是当年所能比拟。与战后的前两个阶段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至少有两个明显特点:其一,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加入了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与过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只在西欧主要国家间进行的情况大有不同;其二,经济因素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一体化组织成立和发展的首要因素。随着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局势的缓和和随后“冷战”的结束,使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力是确保国家安全最有力保证,经济因素已成为各国制订对外经济政策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际经济一体化安排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已成为推进一体化的最重要动因,有时甚至可以促使其成员消除彼此政治上的分歧和戒心,这从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与美国的“结盟”,以及欧洲联盟的第四次扩大都可以得到证明。

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国际经济政治条件相对有利。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快慢与国际经济状况的好坏呈正相关关系。80年代初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摆脱经济“滞胀”困境,走上低通货膨胀、低速增长的经济运行轨道,80年代许多国家经济还出现了较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增长,加上8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90年代初“冷战”格局的结束,这些都为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80年代初期以后,主要是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加上许多国家政府在对国民经济实行干预的方式上的某些改变,因而使得经济国际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之间商品、劳务、资本、人员和技术的流动规模和速度都大为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打破民族国家疆域的限制,尽可能根据比较利益,在全球范围内安排产供销,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在现实世界里,却处处受到具有不同利益要求,不同经济体制和政策的民族国家的限制,正是这对矛盾的发展促使更多有着共同利益要求的国家组成一个个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三)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与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停顿。早在1974年前后,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曾有过跳跃式上升。80年代初期以后,虽然“滞胀”已经过去,但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失业问题依然严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加上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发生使国际市场容量缩小、竞争更为激烈,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又有增无减。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关贸总协定”从80年代初即在酝酿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便直到1986年才在乌拉圭正式开始。由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意见分歧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在劳务贸易的立场不相一致,致使“乌拉圭回合”长达7年之久,充分反映出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缺陷和它在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已力不从心。现在“乌拉圭回合”虽然已经结束,世界贸易组织也已正式运转,但并未从根本上遏止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势头。正是由于多边自由贸易陷入停顿,才促使更多国家去寻求区域性的一体化安排以作为一种替代,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安排所涉及的国家少,谈判更加容易。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如能与自己的主要出口对象国家达成一项可在集团内自由贸易的一体化安排,便能使自己的产品有保证地进入主要出口市场。促使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拉美国家改变立场而愿意与美国组成自由贸易区的最重要原因正在于此。

(四)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自我加速效应”。这主要是指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很明显,为了抵消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的组建对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常会促使非成员国也从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寻求对策或出路。当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显然对“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其他一些一体化集团的出现起了直接刺激作用。80年代中期,欧共体“内部大市场”的建设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互相作用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而西欧、北美的一体化又对整个国际经济领域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促使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地加强起来。

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它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很自然也就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此显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现在的一体化集团是开放型的,不具有排他性,它们的组建有利于集团内自由贸易的开展,因而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持另一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一个区域性一体化集团的建立就意味着树立起一座贸易保护主义的“堡垒”,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越多,贸易保护主义便越严重。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偏颇之处。

应该看到,战后成立的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与战前的各种经济集团具有很大不同。按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4条的规定,“总协定”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缔约方要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成员国间实质上所有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都得以取消;(2)不对非成员国提高贸易限制;(3)提前通知“关贸总协定”,以求得认可。因此,战后的各种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在实现成员国的自由贸易的同时并不提高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由此也可以看出,笼统地认为这类集团都是排他性的或认为一个区域性一体化集团的组建就是要树起一座贸易保护主义“堡垒”,显然缺乏足够说服力。然而,我们也不能据此就认为它们的设立是有利于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同时具有在集团内实现自由贸易和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两种倾向。

实际上,这些集团所实行的对非成员国的差别待遇不仅会改变来自集团内和集团外的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导致“贸易转向”效应,而且还会改变集团内企业和集团外企业在竞争中的相对地位,对集团内企业构成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所以我们既不能否认其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面,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与贸易保护主义等同起来。此类经济集团的建立是有利于贸易自由化还是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国际经济条件的变化及由这种变化所决定的非成员国的反应。在国际经济发展比较顺利、非成员国对其所受到的差别待遇反应并不强烈的情况下,它们促进自由贸易的倾向将占主导地位;反之,当国际经济条件恶化、竞争激烈,任何形式的差别待遇都会导致在竞争中的相对地位的重大变化的时候,非成员国将对这种歧视待遇作出强烈反应,那么,它就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来源。由此可见,在判断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时并不能轻易断言它是有利于自由贸易还是将走向贸易保护主义,重要的是看到它既有推进集团内自由贸易的一面,又有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面。

仔细分析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经济影响时,我们会发现,由于新的一体化集团的组建实现了内部自由贸易,原有集团一体化程度提高也会使内部贸易更为自由化,这都将使成员国企业一方面获得内部市场扩大、规模效益提高或从其他成员国获得廉价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因内部自由贸易而变得更为激烈的竞争,迫使它们不得不增加投资,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求在竞争中取胜。西方一些学者常将这两种作用分别称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热水浴效应”和“冷水浴效应”。正是这种效应的存在,才使成员国的经济从国际经济一体化中获得新的刺激,注入新的活力。80年代中后期,为了迎接“内部大市场”建设的挑战,不仅欧共体各成员国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成员国企业也纷纷调整各自发展战略,进行内部合理化或加紧进行跨国兼并,扩大投资,加强科技与开发,从而推动了欧共体经济的振兴,使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一扫80年代上半期笼罩在其上空的悲观主义的乌云。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一体化集团建设中也并不鲜见。

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会给成员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通常也会给非成员国带来扩大出口贸易的机会,但在成员国市场的竞争中,非成员国商品却面临着受到歧视的不利地位:成员国商品能获得集团内自由贸易的优惠,而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时则仍会受到关税及其他限制。为了绕过这种差别待遇,非成员国企业常用的有效做法是到集团国家内去投资设厂,以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这样就会使国际资本更多地投向这些区域性一体化集团。所以,对于非成员国特别是其中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明显加强,无论在对外贸易还是吸引外资方面都会面临更多困难,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相应的对策。

标签:;  ;  ;  ;  ;  ;  ;  ;  

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