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储蓄的特点与消费体制改革_银行存款论文

中国居民储蓄的特点与消费体制改革_银行存款论文

中国居民储蓄特征与消费体制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体制论文,特征论文,居民储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居民储蓄的社会经济特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材料,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70年

代至今一直居世界之冠。1989 年至1993 年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5%以上。可见,中国居民储蓄率水准之高已为世界所公认。

1995 年上半年, 全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25573.1亿元,新增4037.1亿元,比1994年同期多增891.8亿元,增幅为

39.4%。1994年储蓄存款增幅高达42.8%。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物价

上涨率为21.7%。1995年上半年物价上涨率虽已降到16%的水平,但比

定期储蓄存款年平均利率高4.26个百分点,负利率仍然存在。在高通胀

、负利率形势下,储蓄存款能出现超常增加现象。这是中国居民储蓄的

一大社会行为特征。

为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居民储蓄社会经济特征,以便对这些特征作社

会因素的个案分析,先来分析中外个人储蓄率和中国居民储蓄两份统计

表(见表1、表2):

表1:中外各国个人储蓄比较分析表

年份日本美国

英国西德法国年份

中国

1955 13.4 5.81.013.4 7.219781.8

1960 17.4 5.04.815.010.319805.0

1965 17.5 6.26.115.911.419857.7

1970 20.7 8.35.616.612.71989

13.4

1971 20.2 8.35.215.312.51990

17.2

1972 21.0 6.45.715.112.21991

17.0

资料来源: 1.引自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95页。

2.引自谢平《中国个人储蓄行为分析(下)《金融

研究》1993年第9期,第18页。

通过比较分析表1及表2所列数据,从中可以得出中国居民储蓄变动

的主要社会经济特点:

第一,从1989年至1993年,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

上,居世界之首。它表明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风尚,一直注重储

蓄、以防不测,因此,中国居民储蓄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二,个人储蓄率(每年个人新增储蓄额÷每年个人可支配收入)

显著提高。每百元个人当年可支配货币收入的储蓄存款率从1978年的1

.8%上升到1991年的17%,即个人当年收入总量中,用于储蓄存款的比

率大大提高, 如果加上个人手持现金和有价证券, 中国个人储蓄高达

30%以上,这在世界是罕见的。个人储蓄率显著提高,一是反映居民消

费、储蓄心态开始注重长期预期行为;二是反映居民安居乐业、对社会

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因而,中国居民储蓄动机具有

长期行为的动机。

表2:中国居民储蓄统计分析表

年份

储蓄存款余 增加额 增长 全国人均储蓄城镇人均

额(亿元)

(亿元)

率存款(亿元) 储蓄存款

(元) 额度

增长率

1978 21029 - 21.990.1 -

1979 2817133.8 28.8

109.521.1

1980 399

11841.9 40.5

147.935.1

1981 524

12431.1 52.3

175.318.5

1982 675

15229.0 66.5

212.021.1

1983 893

21732.1 86.9

237.611.8

1984 1215

32236.1117.0

234.6-1.3

1985 1623

40833.6154.5

275.517.5

1986 2237

61537.9210.1

333.721.1

1987 3073

83637.3284.3

410.223.1

1988 3802

72823.7346.9

487.918.8

1989 5147 134535.4462.8

672.937.7

1990 7034 188736.7615.4

907.835.0

1991 9110 207626.5799.1 2226.3

145.4

199211545 243526.8

1049.5

199314764 321927.9

1342.7

199421519 631542.8

1795.4

年份

农户人均 个人可支配 平均储 边际

储蓄存款 收入(亿元) 蓄率 储蓄率

额度

增长率

1978 7.1 - 1638 1.83.6

1979 9.939.41948 3.6

13.4

1980 14.748.52371 5.0

11.4

1981 21.244.22561 4.81.3

1982 28.333.52821 5.4

10.6

1983 40.743.83204 6.8

17.0

1984 62.051.24154 7.8

11.16

1985 84.836.85264 7.77.7

1986122.844.8583610.5

36.2

1987174.341.9696912.0

19.5

1988207.318.98879 8.2

-5.6

1989253.522.3

1007413.4

51.6

1990322.527.3

10989

177.2

59.2

1991276.9

-13.9

1219817.0

15.6

199438048

资料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1994》

(2)《中国金融年鉴》1992.1993.1994各卷

(3)《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第三,个人储蓄总余额巨大,与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几乎等额,有

些年份甚至超过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例如,1991年末,个人金融性储

蓄总余额(存款9110亿元+现金和证券4410亿元)13520亿元, 而当年

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12198亿元。 这一组数据说明:一是居民储蓄虽然

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制约,但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

还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变量群。如生命周期,社会心态等;二是居民消费

支出范围还比较狭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被迫储蓄的性质。

第四,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个人储蓄率的提高,全国总

储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以国民总储蓄为100,1979 年个人储蓄

占23.55%。政府储蓄占42.8%,企业储蓄占33.65%;到1991年则个人

储蓄升至70.51%,政府储蓄降至4.10%,企业储蓄为25.39%〔1〕。

全国总储蓄格局的这种变化,既表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有向个人倾向的

因素,更说明居民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角色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第五,1988年储蓄增长率较上年增长率下降13.6个百分点(23.7—

37.3),而1994年储蓄增长率较上年增长率上升(42.8—27.9)14.9个

百分点。1988年和1994年同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个高通胀年。但

在储蓄增长率上反映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态势。这表明在通胀环境下,由

于居民心态及其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反映对储蓄的行为结果不同。

第六,城乡人均储蓄存款额相差近10倍之多。说明中国城乡社区居

民在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社会心理预期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从社区和

分层角度分析中国居民储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居民储蓄具有

明显的二元社区储蓄结构特征。

第七,边际储蓄倾向呈非规则变化。有的年份高达60%,而有的年

份出现负值6个百分点。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10倍之多。1988 年其所以

边际储蓄率为负的5.6%, 其主要原因是当期通胀高而居民心理承受力

弱,因此,居民当期新增货币收入全部用于抢购物质。1989年和1990两

年边际储蓄率其所以骤增,因为当年已推出住宅、医疗、社会保障以及

学杂费等非商品的市场消费试点,居民预期增强。所以,当年新增货币

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新增储蓄存款。可见,中国居民储蓄倾向具有明显

的心态特征。

第八,进入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出现高峰现象。这

虽然来自居民个人收入的整体提高。但整体收入提高很大程度来自劳动

就业总量的增加。一方面是70年代知青的返城,扩大城镇劳动力总量;

另一方面50年代末期高生育率形成的人口,到70年代末都已成为劳动大

军。因此,中国人口的壮年化、家庭的小型化,使得中国居民储蓄具有

周期性高峰期的特点。

中国居民储蓄何以形成上述社会经济特点,这需要运用社会学原理,

把这些特点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从社区、分层,心态和动机,人口和

家庭以及消费制度变迁等社会因素,寻求居民储蓄行为及其变动规则。

二、消费体制与居民储蓄行为〔2〕

消费体制是消费资源配置的方式、手段及其运行机制。一般有两种

消费体制:一种是市场消费体制;另一种是配额消费体制。在收入,社

区、分层、心态与动机、家庭结构等影响储蓄变动的因素既定条件下,

不同的消费体制导致居民不同的消费支出行为,进而引致不同的储蓄行

为和储蓄效应。市场消费体制,消费所有支出都必须由居民可支配货币

收入对应,居民消费是自主行为,引致的储蓄是自愿性储蓄,储蓄是吸

纳效应。配额消费体制,消费支出由居民或职工所在单位、企业、政府

补贴,居民消费是被动的行为,导致的储蓄是被迫性储蓄或强制性储蓄

,储蓄是溢出效应。在中国是市场消费与配置消费两种体制同时并存。

但在1979年以前以配置消费为主,1979年以后逐渐以市场消费为主。在

消费体制变迁的过程中,居民储蓄行为也有相应的变迁和产生相应的储

蓄变动效应。以下按1950─1991年中国消费、储蓄资料,分析消费体制

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

1.配额制为主条件下的消费、储蓄行为

从居民收入来源构成和消费体制变动来看,中国的居民消费、 储

蓄行为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数量配额为主时期(1950─1979年);

二是配额与市场并重时期(1980─1989年);三是以市场消费体制为主

时期(1990年以后)。

在1979年以前,中国采取的是勒紧裤带搞建设。在这种条件下,政

府为保持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的高积累率,通过对消费基金总量和产业

结构双重控制,使消费品供给长期处于低水平满足居民必需水平。另一

方面,与低工资制度相适应的低物价政策造成消费品需求方面的巨大压

力。总量与结构性短缺并存是消费品市场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为保持社

会稳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政府长期对基本生活消费品实行配额

消费体制。

政府对居民和职工配额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支配,以财政

补贴方式或通过“企业办社会”的途径分配给居民,它体现为各类福利

性“暗补”及实物发放;另一种各种福利性“明补。”同时,在享受配

给性消费居民中存在等级差别。其中,第一等级层,是一般城市居民。

很长一段时间,普通中国人,一旦有了城镇户口,就有了低价食品及其

它低价消费品的配额计划。大量配给性食品及副食品是从农民手中的较

低价格统购,再向居民低价配销,农副产品的收购差价及亏损,都由国

家财政补贴。第二等级层,是城镇职工。通常,城镇职工可以从所在单

位中获得住房、医疗、水电、保育费、劳保福利和学杂费等。这些劳保

福利并不是通过货币形式支付给职工,而是采用免费(如公费医疗)或

以低于生产成本价格(如房租)向职工提供,其余部分由单位承担。第

三等级层,是一定级别的干部。中国对不同级别干部配给不同的住房、

医疗和劳保。

在上述以配额制为主的消费体制下,居民消费行为通常有如下特征

:居民消费行为主要受政府计划支配;低收入和基本生活消费品配额制

度,使居民低弱的购买力限制在狭小的购买空间。与之相适应的居民储

蓄行为亦有以下特征:由于非商品性配额消费品市场及社会福利公费制

度存在,低收入下居民消费主要为近期目的,储蓄很少;尽管收入低、

物价人为控制,但供给不足,被迫储蓄十分显著;配额等级差别,导致

储蓄分层十分明显。

2.配额制与市场制并举条件下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

从1980到1979年,中国的消费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集中体现

在:商品性市场消费份额迅速扩大,但非商品配给消费仍然存在较大份

额。1979年开始,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明显向个人方面倾斜。职工不仅工

资收入有明显增长,而且工资外收入增长更快。据有关部门测算,职工

工资外收入1985年为208亿元,相当于职工工资的15 %, 到1990 年为

773亿元,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26.2%,上升了11.2个百分点。 1990

年工资外收入比1985年增加565亿元,5年来平均每年递增30%,快于

职工平均工资每年递增13.3%的速度”〔3〕。 在居民货币性收入大幅

度上升的同时,政府在消费品体制上相应引入了部分消费商品性市场的

机制。例如,先后相继取消了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凭票供应,许多

商品的价格已取消计划价格。由此形成这一时期商品性消费市场迅速扩

在另一方面,政府对消费品体制仍然采取福利补贴。在各项福利补

贴中,对居民消费预算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项:财政补贴、房租补贴和

企业职工福利补贴。据有关资料匡算,1990年国家仅对全民所有制企业

职工用于价格、住宅、职工福利等方面的补贴就高达2324.1亿元。相当

于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的63.19%,职工人均享受实物类收入1496

.16元。

上述两个方面对居民消费和储蓄从体制上的影响可以归纳为:由于

双重消费体制同时运行,使消费者并不将货币性收入增长看作已包含体

制变动因素,而仅仅看作为用于商品性消费品市场那部分货币性收入的

增加。为了弥补过去长期冻结工资所受损失的心理要求,将增长的货币

性收入集中于商品消费品市场, 追求商品市场上的高消费。 于是出现

1988年以后的制度性消费早熟。导致两度出现消费膨胀的现象。另一方

面,配给消费制度使得新增货币性收入被溢出部分消费支出之外,大量

进入储蓄存款。因此,可以推断,整个80年代快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存款

,既有商品性市场消费的吸纳储蓄因素,更有非商品性配给消费的溢出

强迫储蓄因素的作用。

3.市场制为主条件下的居民消费、储蓄行为

从1989年开始,中国政府对过去那些属于全额配给的消费品,如住

房、公费医疗、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试点,90年代起逐

步在全国范围推广。这标志着中国居民消费体制已经由配给与市场并重

,开始转向以市场消费体制为主。在这一转变的起始过程中,其所以出

现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下降,定额储蓄存款增幅急骤上升,是因

为:第一,商品性市场消费从范围到份额比重扩大,而实物配置的非商

品性配给消费份额比重缩小,使居民开始逐渐意识到取得货币性收入已

开始逐步转化为全部收入,而不是原来仅仅用于商品性消费品市场支出

的局部性收入。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只考虑现期消费,而且开始考虑长

期消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1991年居民的非商品性支出(房租、

水电、煤气、医疗、学杂费等)比1990年增长16.1%,比当年商品性支

出高2.7个百分点,1992年又比1991年增长21.3%,比商品性支出高5.6

个百分点”〔4〕这就是说,一方面居民消费领域拓宽、消费分流; 另

一方面消费预期心理增强,消费短期行为变为长期行为。第二,随着配

给性消费市场逐渐让位于市场性消费体制,居民开始着眼于未来消费时

,居民的自愿性储蓄行为随之发生,并逐步得到强化。所谓自愿性储蓄

,是指消费者在权衡现在和未来消费或为对付不测事件而选择的存钱行

为。1979年随着住房、医疗、学杂费进入市场消费以后,居民攒钱进行

这方面的消费已成为人们储蓄的一项主要动机。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第

六次对储户问卷调查资料显示:结合取款动机来看,选择为支付孩子教

育费的储户占15%。为买或建房的储户占11%,为买股票、债券及单位

集资的储户占12%,三项合计为38%。概言之,各项市场性消费制度改

革步伐加快对储蓄影响表现在:一是房改的加快推进,扩大了居民对未

来住房支出的预期;二是医疗制度的改革,也迫使居民必须把一部分收

入留作储蓄用于防病防灾;三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促使部分家庭为

子女而增加储蓄;四是就业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也要求职工个人为未来

的生活提前做一定的准备。

综上可见,当消费体制以配给制为主时,居民消费与储蓄处于被动

地位,尽管低下的货币收入,也被溢出消费被迫储蓄;在消费体制出现

配给与市场并重时,商品性消费出现制度性早熟,储蓄具有短期行为的

性质。非商品性消费使得居民货币支出被溢出市场,活期储蓄大于定期

储蓄的增长速度。当市场性消费逐步占居主导地位时,居民长期消费行

为形成,消费和储蓄预期心理强化,自愿性储蓄生成,定期储蓄增长速

度要明显的快于活期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

(作者单位:武汉高等金融专科学校)

注释:

〔1〕引自郭村清《中国GNP 的分配和使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87页。

〔2〕(注):武汉市工行叶望春副行长参加了设计与讨论

〔3〕引自《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3年第9期。

〔4〕《经济白皮书1992─1993》马洪、孙尚清主编, 中国发展

出版社,1993年版。*

标签:;  ;  ;  ;  ;  ;  ;  

中国居民储蓄的特点与消费体制改革_银行存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