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思考论文

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思考论文

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思考

宋雨忆 北京林业大学

摘要: 在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我国经济权益,提高企业或个体抵抗经济竞争冲击的能力。本文通过思考知识产权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以期为提高企业或个体经济收益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知识产权;微观经济;作用机理

知识产权的核心为著作权、专利技术、商标权等以某类技术、特殊权利、知识及相关经济资源为依托,且不具备物质实体可带来经济效益的对象,科学应用知识产权可以削减资本消耗及生产制造成本,用以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为其获取经济收益奠定基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先进技术、知识、产业结构层出不穷,以“知识”为原动力的微观经济竞争压力骤增,为此需人们明晰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充分应用知识产权攫取更高收益,基于此为使市场经济得以良性发展,思考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知识产权对供需平衡的作用

供需关系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核心关系之一,通常情况下供需关系可自行调节,发挥“看不见的手”的能效,保障市场供需关系平衡,避免出现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等消极微观经济发展现象,用以确保社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为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拥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具有质量好、功能性强、性价比高等优势,为此在市场上较受欢迎,这就会刺激企业追加生产,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契合消费者追逐新产品的消费心理,同时相关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企业通过扩大生产提高利润,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物价骤增消极现象,有些厂家生产制造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为此会抬高相关产品物价,虽然相关产品未能得以批量生产,但企业仍可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依据市场供需关系调整物价,并不会打乱微观经济中供需关系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中引入知识产权,会使相关产品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企业可通过批量生产或优化价格体系等方式攫取经济收益,形成全新的需求弹性系数、供给弹性系数,用以提高消费者效用及厂家效益[1]

列宁继承了恩格斯等人的矛盾观点,恩格斯认为,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列宁把这一观点发挥为: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并且进一步认为,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自己运动的动因、动力、源泉。“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9]407。在他看来,“辩证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9]402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宁指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9]132

二、知识产权对厂商生产的作用

构成生产成本的要素有很多,如劳动力数量、技术水平、成本、生产效率等,当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时,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劳动力数量随之减少,生产成本随之下降,继而可助力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反之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滞后,将追加劳动力、设备、成本等投入,用以完成产品生产制造任务,降低企业利润,其中“先进生产技术”作为知识产权之一,对厂商生产的作用可见一斑。基于此,厂商需立足新时期行业发展新常态,积极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立足本企业生产制造实况,在累积以往技术应用经验基础上,秉持创新实践精神,再次创研、实践新技术,使厂商生产技术可以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通常情况下厂商产品销售量与自身收益成正比,与厂商生产成本之间则为反比关系,其中生产要素组合与产量之间的切点,则为最优成本投入、产量制定组合。在厂商引入知识产权前,成本与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会发生变化,在厂商引入知识产权后,相关生产技术得以优化,同样成本状态下的产品制造效率得以提高,产品数量随之增多,为厂商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受市场经济供需关系影响,有时消费者对某种产品购物需求相对较弱,此时厂商应用先进技术、原料及生产制造工艺,将会追加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影响厂商良性发展,为此厂商可以在该供需关系调节下,降低知识产权类技术、原料等应用频率,用以保障厂商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助其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以专利为突出代表的垄断型知识产权,可以在厂商某类服务、产品制造过程中提供特殊服务,提高同类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实力,厂商可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数量,用以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基于专利技术及相关垄断型知识产权,需在政府行政规定或相关法律保护下才能发挥自身作用,为此需我国政府及相关执法部门关注该类型知识产权,不断优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权益,为发挥其生产调节作用夯实法律基石[2]

三、知识产权对经济体竞争的作用

微观经济(个体经济)中企业、个体是最小经济行为单位,注重供需关系,并期许在良好的供需关系中达成交易,获取更多经济收益,推动企业或个体良性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微观经济学不断完善,各类知识产权加持下的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一定影响,更多消费者导向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服务市场,怎样在知识产权“横行”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把握市场经济供需关系,成为我国企业需要迫切思考及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国企业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重要性,在累积以往发展经验同时,思考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不断研究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原料、产品结构等,扩充我国知识产权内容量,为微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我国企业或个体可以设计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中心,用以整合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源,立足本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实况,研究符合我国微观经济供需关系,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技术,在新时代形成知识产新体系,提高国内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为提升出口额,建立稳定的多边经济合作关系奠定基础[3]

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尤其是对贫困生的心理、学习和经济状况的提高等方面的促进作用[17],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8]。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为此我国企业或个体需立足微观经济,时刻关注市场供需关系,发挥知识产权对我国微观经济的积极作用,为企业或个人创造更多经济收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军,刘鑫颖.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9):15-25.

[2]陈丽娴.知识溢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门槛回归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7(8):63-69.

[3]唐宜红,俞峰,王晓燕.中国服务企业是否从服务业FDI中获取创新?——来自第二次经济普查和专利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30-143.

中图分类号: F062.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04-0007-01

标签:;  ;  ;  ;  

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