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_概念图论文

概念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中论文,学英语论文,作用论文,概念图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念图研究的理论背景

概念图理论(concept mapping)是由美国康乃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Novak & Gowin(1984)认为,概念图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它是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工具。换句话说,概念图就是将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形象化、结构化、系统化和图式化,是“一种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式”(钟志贤、陈春生,2003)。其中,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在绘制概念图时,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起来,连线上标明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图1就是概念图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清楚地阐述了概念图的上述四个特征。

图1

绘制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更为精细和广泛的知识网络,从而增强新旧概念在其认知结构中的稳定性,便于知识系统的有效管理和长期记忆。

二、概念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概念图对中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概念图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巩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单词是在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里进行储存和记忆的(Stevick,1976)。20世纪70年代,Collins等人提出了分层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理论(Collins & Quillian,1969)。这两个模型分别把语义概念和词汇在大脑中的存储视为“节点”(node),强调节点之间的连接和由此构成的网络,以及节点之间的相互激活与抑制。这一观点与概念图理论极其类似,它们都将词汇放入语义网络,强调词与词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概念图不仅强调单词的语义网络,更强调语篇的整体结构网络。有实验表明,分层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的网络结构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分析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学习和记忆,从而迅速扩展他们的词汇量,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相应的训练(张晓东,2003)。因此,教师在讲解和记忆单词时,可以通过分类关系或者构词关系把分散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这种组织信息的方法通常被称为组块,即将几种不同水平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彭聃龄,2001)。如果记忆的内容图形层次分明,词汇之间关系明确,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图形轻松、全面地把握单词之间的关系,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单词,并获得清晰而深刻的记忆。

另外,英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汇都与一定数量的其它词汇在语义上存在某种联系。在词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相互联系的词汇组织在一起,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组块记忆,则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单词的记忆效率,快速地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如图2所示:

图2 围绕单词Computer的简单发散思维

2.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将课文切割成零碎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点,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这些词汇、句型和语法的讲解上。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甚至会造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能有效把握课文的主要信息和框架结构。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而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施良方,2000)。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先了解课文的整体轮廓,然后再细致地教学其中的词汇、语法和句型,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将课文的信息和语言点整合成一个认知结构整体。

利用概念图进行课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并在头脑中创造有关课文内容的全景图,建立系统和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进而对课文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组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理和绘制概念图涉及快速阅读、选择关键词、概括中心大意、梳理篇章结构以及整理信息等技能,因此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另外,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制作的概念图,可以判断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角度,确定其对所教课文的理解程序,从而能具体指导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例如,NSEFC第二册第22单元的课文是狄更斯名著《双城记》中的一个片段,故事的梗概可以用概念图表示为:

图3对课文内容的概念图表征(张淳,2005)

图3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把握课文的框架结构和层次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准确和有效地理解。这种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提高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技能和能力。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因此,为了使学生对材料有个整体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构建出本篇、本章或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构建工作可由学生独立完成,或由小组合作完成,或由教师提供帮助;然后逐步丰富其中的细节;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最后构建出一幅完整的概念图,以反映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整体性。一般说来,概念图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有助于学生组织素材和整合知识,画出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结构和背景图,在原有知识结构里增加新概念,将新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里,对学生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修补和整合等。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概念图有利于教师进行课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提供和创造大量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开口交流。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将概念图引入课堂,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知识的网络图形,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概念图进行建构、交流、内省、讨论以及评价、修正、提炼和优化,以便更为清晰、完整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试图用图表来反映他们的思想是最能激活其创造性思维的方式(Jonassen,1996)。有研究表明,图形比词汇更精确,更有感召力,也更易于触发联想,从而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记忆力(巴赞,1999)。下面是几个学生创造的关于“教育”话题的概念图,虽然主题相同,但因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的差异而创造出不同的图示表征:

(1)学生甲

(2)学生乙

(3)学生丙

通过绘制概念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主探索和自我评价,其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得到训练和强化,这将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谢英胜等,2000)。另外,学生在合作绘制概念图时经常出现一问多解的局面;此时,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其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由发散到集中,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学生制作的概念图代表了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或逻辑思维方式。整合概念图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具体化和明确化。学生通过共创概念图,使各自的思维得以延伸、扩展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呈互动状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得以顺畅进行。学生在此活动过程中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并回答他们在制作概念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和自主性。

在制作概念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如小组讨论、你说我画、我说你画或拼图大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里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制作概念图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比如,在教学NSEFC Book 1A Unit 6 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之前,学生4~5人一组,以中西方餐桌礼仪方面的异同点为主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可做如下分工:组长负责控制或协调全局的小组讨论;资料员负责搜集资料,供讨论和探究之用;策划员负责设计创作,绘制概念图;报告员负责向全班演示并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解释概念图的函义。最后,全班学生就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教师加以点评和概括。

三、结语

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sy),概念图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对学生来说,制作概念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勾勒文章结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路和梳理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在概念图中,英语单词被放人层次清楚、意义明确的语义网络结构中,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记忆的效果,有效地减少遗忘的发生。另外,小组合作制作概念图的活动方式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标签:;  

概念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_概念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