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_社会学专业论文

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_社会学专业论文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社会学论文,我国论文,社会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体育社会学发展滞后,建立较晚。从1990年后,分别由刘德佩、黄捷荣、徐隆瑞、吕树庭、卢元镇等人编写的5本《体育社会学》教材与专著才先后问世。1994年中国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委会在福州成立,这些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独立发展阶段的开始。20世纪后期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高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中国虽然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但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因素已经被引入中国,如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等[7]。这些变化会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社会学未来研究发展将如何走向?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能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来发现问题,以利于开展我国新时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把握今后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与其它学术期刊有关国内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20余篇。

1.2 理性分析法 对资料统计,进行理性的综合分析。

2 讨论与分析

2.1 影响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的几个社会因素

2.1.1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主要是指世界各国相互之间的活动、影响与合作日益加强,使得具有某种共性的经济、文化模式逐渐普及,并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历史状态或过程。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世界性问题的出现,如环境保护、世界金融一体化、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人类共同遗产的确定、国际流行病、恐怖主义、国际贩毒等等,将拓宽、加深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科学有可能在这些全球性“问题域”上建立起新的学科生长点。

对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来说,主要的影响体现在:1)从研究对象上看,体育运动所关心的人类的体质问题、健康问题本身就是全球性的,例如传染性疾病的暴发虽然与体育运动无直接的联系,但由此而引发的全民健身热潮是有目共睹的,并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这说明体育运动与全世界的人类健康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就我国近年来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来看,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5%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比1996年增加1%,约增加了1000万人。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达到18.3%,比1996年的15.5%增长了2.8个百分点,约增加了3000万人[7]。其次,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也更具有了全球性,在电视等各种传媒手段的带动下,许多大量的体育运动赛事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活动。第三,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展示了各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而且也直接受到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影响,如日本体育社会学家认为:“日本的体育已被政治体系与经济体系所渗透,虽然它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权,但它却获得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力量。”[1]又如前苏联解体与东欧阵营的分裂引起了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体育体制的明显改变,这些问题引起了各国体育社会学家的关注。2)从研究方法上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整体化思维、复杂性理论的出现。随着人类相互依赖感的加强,全球意识正在形成,因此,体育社会科学必须从全球广度去思考各种问题。

2.1.2 社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 社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主要是指由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数字化、网络化变化的状态或过程。一个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工具的新型社会正在出现并将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互联网带来了极为浩繁的信息资源,人们能更加全面、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知识;其二,互联网使人的交流与交往呈现出“对话性”的特点,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也由主客对立式变成了主体际式[2];其三,网络空间(cyberspace)创造出来的虚拟实在,扩大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畴;其四,网络技术使社会生活呈现出数字化、虚拟化趋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改变,如工作环境变小、电子商务普及、产品与服务更倾向于个性化、家庭生活智能化等。

社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从研究条件上看,互联网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如国内外各种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提供了更多更完整的研究资料。其次,从研究手段上看,网络不仅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写作方式(电脑写作)、协作方式(网上讨论),使得“无形学院”内部的新观点、新发现、新材料能即时获取,而且也为学术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跨国界”并同时研究与探讨各国的体育社会问题;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网络化社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人类的活动空间受到了限制,人的体力活动大大地减少了,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文明疾病。

2.1.3 社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 知识社会是一个全面运用知识和全民拥有知识的社会。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知识经济取代物质经济、货币经济,资本形态知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束,知识产业迅速崛起,商品知识化,知识商品化;社会运行智能化、网络化,知识管理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社会组织的效率。

社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在研究重点上有关“知认”的命题凸现出来,就中国而言,社会结构与教育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次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分化为10个阶层,其中属于中产阶层的人员明显增加;人的素质有了相应的提升,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成人识字率1997年已经达到83%,超过第一次现代化的标准值(80%)[7]。社会结构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知识观念也产生了改变,即随着知识价值得到充分认识与利用,人们学习体育知识、传递体育知识、利用体育知识、创造体育知识、共享体育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将逐步建立,而终身学习、终身体育、按需学习、个性化学习将在社会个体之间广泛普及,体育知识的社会化与社会人员的知识化将成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及普及的重要课题;其次,由于知识生产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性的或是无序的,因此多学科合作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方法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如研究“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这一课题单靠体育界已无法来完成,目前已尝试利用清华大学各学科的优势来共同研究和解决这一难题,这一变化将有利于知识创新及各学科研究潜能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知识生产方式的革新,最终有利于体育社会综合问题的解决。

2.2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2.2.1 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现了从分化趋向整合发展趋势 社会科学包括体育社会学,拥有众多系列分支的大学专业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政策法规、体育人口学、体育产业学等。

体育社会学经过一定阶段的分化发展之后,也会逐渐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转变并呈现以下特点:1)一些重大前沿课题将吸引众多学科交叉汇聚一点,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如体育场馆的修建不仅是体育内部的事,还直接影响到周围的环境污染,日本学者Kazunori Matsumura指出,修建高尔夫球场地需要砍伐森林,这样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平时为了保养球场,还要使用大量的化肥与农药,这些致癌的化肥药品最终流入河流、池塘、沼泽、湖泊或海洋[1],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要修建体育运动场地需要体育部门与社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2)社会体育学与其同族学科(如社会学、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的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同族学科会在知识资源配置、管理、组织、加工、传播等领域形成整合,促使知识资源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3)体育社会学跨学科研究十分普遍。中国体育社会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它与同时兴起的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比较体育等体育社会学科内容有相互交叉、重叠、覆盖,因此在构成体育社会学时,学科周界十分模糊。90年代以后,它与体育管理学、体育哲学、体育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更是十分频繁,尤其与体育经济学相结合来讨论中国体育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另外一些原来从事其它领域研究的学者转而研究体育社会学,还常常带有原来学科的痕迹,跨学科研究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这也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出现边界模糊的原因。各学科集体攻关、横向联合将成为今后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显著特点。4)社会体育学内部的分支学科将在新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支持下出现整合趋势。

2.2.2 体育社会学学术发展的特色由定性为主的特点发展为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 由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起步较晚,基本以借鉴国外为主,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学科的许多内容还比较缺乏,因此初期学术的发展主要靠定性的描述为多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科一直是以教育学为基础的,体育基本上是体育教育的同义语。进入80年代后,中国体育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迅速崛起,并以较快的步伐进入社会,于是一部分过去从事体育教育理论教学的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转向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形成了一支逐渐壮大的队伍。8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先是由一批中老年学者林启武、轲犁、蔡俊伍、牛兴华等人积极倡导,并译介了国外的学科发展情况,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国内外的各种体育现象,如对国外大众体育高潮形成原因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群众体育社会制约因素的研究;对球迷骚乱社会原因的阐释等,都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果。1989年后,先后有多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和专著问世,他们分别是由刘德佩、徐隆瑞、吕树庭、黄捷荣和卢元镇等人编写的。之后在北京、天津、沈阳等体育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1991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已将“体育社会学”列为词条(何方生撰写)。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加强与发展,学科体系与学术的研究光靠定性研究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因此广大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是,开始从事体育社会学定量方面的研究工作。1997年以来,中国学者吕树庭等人的《体育社会测量方法》出版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定量化研究的开端。随后出现了较多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方面的调研,社会体育人群健身的定量化研究论文。随着90年代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社会调查广泛运用于体育社会学各个研究领域,成为收集体育社会信息的重要方法,建立社会调查网络的意识已经形成。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近10年来问卷调查方法的运用,使体育社会学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思辨走向实证。

那么,未来这种转向将对体育社会学产生哪些影响呢?1)从研究范畴上看,体育社会学不仅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也将涉及到社会各个层次的研究,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这些层次的研究一方面开拓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各层次研究的合作,才能共同解决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其次体育运动如何防止异化现象的产生,并控制其蔓延,以张扬体育运动的人文精神是一个需要各个国家通力合作解决的重大课题。2)从研究方法上看,体育社会学在努力从经验化向科学化提升的过程中,更会注意从科学化向人文化提升,如不仅强调本学科要有“刚性”特性(实证),也要有“柔性”特征懈读)。3)在学术检验标准上看,社会人群的体育普及程度、参与体育程度、体育健身效果与全民健康水平是否能得到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将会成为体育社会学未来学术研究成果的基本衡量尺度。

2.2.3 体育社会学学科研究特点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未来体育社会学将呈现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将承担起观念转移、原理阐释的指导任务,而应用研究则将通过实证的探索提供具体的工具与方法。2)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将通过对社会体育中产生的各种真实问题的切入,逐步纠正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如老龄化社会、网络化社会而带来的新的健康问题研究、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研究以及近年来体育社会学中的一些新的研究热点:体育产业问题、体育与经济发展问题、体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体育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文奥林匹克问题等。3)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将通过国家级重大工程住口奥林匹克运动)或前沿课题进行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2.4 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重视本土化问题本土化主要是指学科发展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体育社会学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同样也存在着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由于社会土壤不同、学术传统不同,各国的社会体育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本土化是未来体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在本土化的建设中,体育社会学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1)应努力学习、吸收国外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中得到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捷径,少走弯路。2)在借鉴与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加强与本国国情的联系,寻找出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体育社会学发展的道路。3)加强我国传统体育的挖掘与继承方面的研究。由于我国的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此努力挖掘我国传统体育,使之展现于世界体育之林,这不仅对丰富全世界的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使之不被西方竞技体育所淹没与淘汰更具有重大意义。

3 结论与建议

1)现代社会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2)从目前现状上看,我国体育社会学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上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1)体育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细化研究。如目前在体育经济学、体育政治学、体育产业学、体育政策学、体育法学等学科建设上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2)体育社会学自身学科的充实、发展与成熟方面的研究。目前对体育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细化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分支学科尚未发展成为各自较为成熟的学科,因此利用各分支学科的优势来充实与发展体育社会学自身学科方面做得还很不够;(3)吸引各人文综合学科的人员共同合作并参与有关社会体育重大问题的研究;(4)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进一步重视与加强体育社会学重大问题的实效性研究;(5)大众体育健身知识、健康知识科普推广工作的研究;(6)与我国经济直接相关的体育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研究;(7)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方面的研究;(8)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弘扬研究;(9)世界各国社会体育学的跨国比较研究、合作研究等等。

3)我国体育社会学未来的发展走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发展从分化趋向整合;学术特色由定性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特点;研究特点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学科建设重视本土化问题。

标签:;  ;  ;  ;  ;  

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_社会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