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鼻饲患者肠内营养泵的使用及其护理论文_赵敏

赵敏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分别实施肠内营养输液器间歇滴注与注射器间断灌注,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并得出护理要点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实施肠内营养泵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两组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泵,并在此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对老年患者肠内提供营养支持,让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关键词:老年患者;鼻饲;肠内营养泵的使用;护理

在疾病以及器官功能退化的影响下,68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常面临吞咽功能下降的问题,导致其吞咽运动的时间延长,此时,需要对其实施鼻饲饮食[1-2]。对患者实施鼻饲,可以减少其经口进食时发生阻咽、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实施鼻饲还具有能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患者恢复机体功能并延长其生命的功效。肠内营养不仅操作简单,对肠道结构以及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也很显著。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3]。所以,针对此种患者,临床上选用鼻饲法对其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观察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76.89岁。对照组A组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78.61岁。对照组B组20例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77.89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患者都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留置胃管,均对其输入温度为38摄氏度、量为1200毫升的同样品种营养液。对照组A组实施肠内营养输液器间歇滴注。对照组B组实施注射器灌注鼻饲液,且每间隔4.5小时需要对其注射1次。观察组则实施肠内营养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输注,且输注的速度要达到28mL/h以上.

间歇滴注:医护人员选用临床上专用的肠道营养输液器,先将其用温开水冲洗并排气,再将肠内营养乳剂连接到胃管,完成之后将滴速调至120-160mL/h[4],将营养乳剂滴注完后需再次用温开水对胃管进行冲洗。

分次灌注:医护人员选择50毫升的注射器对患者实施分次灌注。具体方法为:将注射器与胃管前端相连接,之后对胃液进行回抽,这样可以检查胃管在位与否,同时需要注意胃残留量,如果残留量大于150毫升则停止灌注。此外还要对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这两项都没有问题之后用注射器抽取30毫升温开水对胃管进行简易冲洗,完成后抽取鼻饲液灌注到患者胃管内,15分钟内灌注少于250毫升的营养液,最后需要再次抽取30毫升温开水对胃管进行冲洗,这样可以保持患者胃管的畅通以及清洁。

肠内营养泵24小时不间断输注:医护人员选用临床上配套的肠内输液泵管,先将肠内输液泵管与肠内营养乳剂相连并排气,完成好之后将其与胃管连接。此时,不要将输液泵管上的开关打开,将肠内输液泵管安置在肠内营养泵上的正确位置上,设定每小时对营养液的输入量以及总量,同时妥善安置加热装置,为了避免患者烫伤,应将恒温器夹在患者不易触碰到的地方,在确定安置好之后,打开开关,按开关键开始肠内营养的泵入。

1.3观察

每天对患者是否发生食物反流、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s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A组发生食物反流1例,胃潴留4例,腹泻7例。对照组B组发生食物反流2例,胃潴留6例,腹泻3例。观察组发生食物反流1例,胃潴留0例,腹泻1例。采用肠内营养泵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比两组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对比(例)

3讨论

合适的体位对鼻饲患者误吸起到关键的预防作用,在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泵时医护人员可将床头调高三十度,这种体位可减少食物反流。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喉咙部位的分泌物聚积在咽部,这样可以刺激吞咽,可以让口咽部位免遭感染。鼻饲期间患者要加强口腔、鼻腔的护理,因为长期留置胃管会造成口腔炎症、咽喉部粘膜水肿以及糜烂等症状,加强护理可减少此症状的发生。患者应该每天进行3次或者按照医嘱次数选择适合患者口腔PH值的护理溶液对口腔进行清洗,这样可以保持口腔清洁,让患者感到舒适。

在对老年鼻饲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泵的时候,护理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营养液类型,选择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按照医嘱进行。营养失衡以及负氮失衡是老年患者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如造成患者体内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发展为胃肠功能紊乱,增加了患者的感染率、致残率与病死率。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既可以减少胃粘膜的损害,对胃酸进行中和,进而减少患者溃肠的发生几率,又可以为患者充分补充对外源性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强患者抵抗力,预防感染。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率的发生显著比两组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说明了应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鼻饲液能显著减少患者出现食物反流、胃潴留以及腹泻等并发症的几率,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因此,此种方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施云.临床鼻饲治疗常见问题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12.

[2]周晓瑛.老年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9(2):77.

[3]威海琴.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7):67.

[4]于春荣,许东,送志芳,等.肠内营养的进展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264.

[5]王国琴.肠内营养泵持续喂养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76.

论文作者:赵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老年鼻饲患者肠内营养泵的使用及其护理论文_赵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