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_规模经济论文

产业组织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优势论文,能力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5 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1)04-0017-09

一、引言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是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波特运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范式,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考察企业竞争行为,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考察所在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最佳竞争战略(成本优势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波特的模型在80年代中后期受到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挑战。鲁梅尔特(Rumelt)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组织内部比产业组织之间企业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统计资料显示,产业组织内企业之间的利润分散程度是产业组织之间的3-5倍)。因而,鲁梅尔特指出,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最主要的不是外在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90年代初期,许多管理学家从企业内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提出企业内部资源基础的特异性和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基础。

但是,90年代中期,随着企业核心能力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区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区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特定区域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动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产业组织能力对该区域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波特通过对不同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分析,鲜明地指出,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其他区域的竞争者所无法获得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

上述管理学命题的经济学表述是,市场或产业组织能否为企业带来长期利润。正统经济理论(教科书)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从更广泛的理论视野看,斯密最早从分工的角度探讨了市场或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问题,而近期的讨论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所进行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但是,无论是“斯密定理”还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相关研究,都否认产业组织对企业长期利润的影响。

本文首先考察现有经济理论对产业组织效率边界问题的探讨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知识分工(注: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工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知识的分散性和知识的非完全性。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是专业化知识的集合,因而,一方面,各种专业化知识在企业之间是分散的;另一方面,任何企业所拥有的专业化知识都是不完全的。),把企业看作专业化生产性知识的集合,把产业组织的本质理解为企业知识积累的外部协调机制。针对现有经济理论分析的不足,我们认为,产业组织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共同知识的积累使产业组织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产业组织能力的形成和积累对产业内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

二、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从“斯密定理”到交易成本分析

正统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的主体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其核心是价格理论。该理论认为,和自给自足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一种分工经济。分工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及其高度依赖性。企业之间这种专业化分工和依赖性是市场协调功能产生的基础。新古典经济学通过企业的完全同质假设(注:完全同质假设是指,企业都拥有完全的生产性知识和能力,企业的生产要素是完全流动的和完全可分的。因而,企业之间在生产能力上不存在任何差别,它们是完全可替代的和完全竞争性的。相应地,市场协调只表现为单一的价格协调。企业和市场是简单两分的。),把分工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及其相互依赖性看作是极端无计划和完全竞争性的。市场的价格机制是专业化生产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注:德姆塞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上述机制做出了精确的说明,他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解分工经济的协调性质时,把分工经济的特点理解为极端分散和相互依赖性,这种极端的分散性表现为所有的企业和家庭都不能影响价格,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机制的上述说明是借助于企业和市场两个“黑匣子”完成的。马克思通过分工经济两类分工形式(组织内部分工和组织外部的社会分工)从非计划性和盲目性的角度说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企业完全同质假设条件下,企业的模仿、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的。市场协调的结果是企业的长期利润为零。尽管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和市场简单的两分化,并否认企业长期利润的存在,但这种分析却抓住了分工经济最基本的特征:生产的专业化。它从专业化生产的效率角度认识市场(注:从专业化生产的协调机制的角度看,市场和产业组织的涵义是相同的。在本文中,我们更多地从专业化生产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纵向相关关系的角度理解产业组织及其协调功能。)或产业组织及其效率边界,并把市场或产业组织界定为专业化生产的协调机制。因而,传统产业组织理论阐述的核心问题是经济体系内部所发生的活动在厂商之间加以分工的方法。新古典经济学的上述理论的思想来源是“斯密定理”。

对产业组织效率边界的最早的理论描述是亚当·斯密的“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的著名论断,即“斯密定理”。在《国富论》中,斯密特别强调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对增进经济效率的意义和作用。但他同时又指出,这种作用不是无限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进程受到市场发育和市场规模的制约,因为正是交换的力量为劳动分工提供了可能,因此,劳动分工始终受这一力量大小的限制;或者换句话说,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但是,“斯密定理”存在着一个至少是表面的逻辑矛盾:在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该命题成立,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有效率的企业的规模扩张,产业内企业的运行特征将是垄断的;如果企业运行的特征是竞争性的,“斯密定理”就是一种谬误。

贝恩(Bain)针对“斯密定理”的上述逻辑矛盾,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SCP分析范式。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贝恩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缺乏现实性,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存在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化。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导致垄断。贝恩特别强调,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要求,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产业的集中度和进入壁垒)。贝恩指出,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关系决定了某一产业的集中程度,产业集中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一旦企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垄断,就会充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与其他垄断者共谋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产业内的垄断者通过构筑进入壁垒使超额利润长期化。因而,贝恩的SCP分析范式把外生的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规模经济要求)看作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波特运用该范式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五种竞争力模型。

贝恩的上述观点受到了施蒂格勒(Stigler)的批评。施蒂格勒指出,贝恩所宣扬的建立在垄断、共谋和进入壁垒基础上的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是不存在的。首先,在交易成本约束下,共谋不可能长期维持;其次,在广告等廉价的信息传递机制的作用下,进入壁垒将被瓦解;最后,规模经济和垄断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竞争的基础,即使是可以阻碍新厂商进入的双头和寡头垄断市场,也可能因为现有的成功者所无法控制的偶然事件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为了说明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关系,施蒂格勒重新阐释了“斯密定理”。

施蒂格勒把“斯密定理”看作是厂商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他首先假设企业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是一系列不同操作活动的集合,“我们不是按照购买投入品的市场,而是按照厂商的功能或构成其活动范围的操作程序来分割厂商的”。(Stigler,G.J.: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1,(June).)其次,他假定企业内部各种操作过程的成本是由生产工艺水平决定的。在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各种操作活动之间存在着成本—收益差异。企业的总成本是各种操作程序成本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施蒂格勒提出,有些生产程序是使企业收益递增的关键环节,为什么厂商不进一步发掘企业内部这类生产程序的潜力,并由此垄断这类操作程序呢?根本原因是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因为在某一时期,使企业收益递增的生产程序的规模太小,市场不能满足该程序所要求的规模经济的产量要求,该厂商不得不自己从事所有的操作。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企业内部使收益递增的生产程序的产量可能会增加,其规模会逐渐扩大到足以允许某一厂商专门从事这一生产,同时放弃具有成本劣势的生产程序。总的来看,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是纵向分解,而不是一体化的。

施蒂格勒进一步认为,在规模经济的制约下,生产专业化的扩大不会造成垄断。现实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生产专业化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一个临界点。一旦达到了规模经济水平,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将达到极限,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只会增加经济活动中企业的数量。

“斯密定理”以及施蒂格勒从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率的角度界定了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但是,“斯密定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它是建立在企业的同质性假设以及企业和市场的简单两分法的基础上的。事实上,施蒂格勒对贝恩的批评打破了产业组织理论从企业的异质性出发讨论产业组织问题的初步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可能存在问题)。二是“斯密定理”对分工和专业化的理解过于狭隘,它把分工界定为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事实上,分工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马克思通过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的划分,明确地把市场和企业看作是分工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或协调方式。规模经济只能说明专业化生产的效率水平,而不能决定分工究竟是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或协调方式。这样,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的讨论就转化为两种分工组织形式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一是企业内部管理各种纵向关联行为的成本与收益,二是通过市场来实现上述关联行为的成本与收益。针对“斯密定理”的后一种局限,交易成本经济学通过两种分工组织形式的成本比较发展了“斯密定理”。但是,“斯密定理”的基本内核仍然是有价值的:无论分工是在企业内部还是通过市场组织,生产都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更加专业化。

科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传统,在讨论企业的性质时发现了利用市场的成本(交易成本)。科斯指出,利用价格机制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相对价格的搜寻成本和每一笔市场交易的谈判和签约成本。企业替代市场的原因是企业内部以权威为特征的协调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他对产业组织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交易成本的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的,“组织产业的途径将随市场交易成本和在该企业内部组织同样经营的费用之间的关系而定”。(R.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第20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上述思想,并运用交易成本这一工具分析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问题。威廉姆森把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认为交易本身是异质的和多样性的,各种交易的特征及其成本差异是决定由市场还是企业协调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森指出,决定交易异质性的维度是交易的次数、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其中后两者对解释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威廉姆森假定经济行为人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在连续性交易过程中,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增加了契约谈判的信息成本;资产专用性使得连续性交易变成备选数目极小的交换关系或双边垄断关系,即威廉姆森所说的“根本性转变”。在机会主义的威胁下,备选数目极小的交换过程将会因“要挟问题”而出现“锁定”效应。交易成本经济学着重讨论存在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条件下两种分工协调方式的相互替代。

交易成本经济学上述分析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交易成本对产业组织协调效率的影响。但是,仅仅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问题似乎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事实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分工经济,更具有根本意义的特征是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生产的专业化。如果把企业的存在说成是交易成本约束的结果,那么,市场或产业组织的存在表明: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收益肯定超过了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协调的成本,即专业化生产的收益大于市场协调和企业组织内部协调的成本的总和。对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两种协调方式及其效率边界的考察,不能仅从交易成本看问题,还必须考虑生产成本与效率问题。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即使综合考虑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也难以全面地说明产业组织的协调问题。

为了把思路理清楚和更好地认识到上述理论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我们综合“斯密定理”和交易成本分析的各种要素,仍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分两种情况考察双重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约束下产业组织效率边界的决定。

第一种情况:专业化生产的组织或协调面临双重成本约束,但是不存在与资产专用性(注:我们认为,生产的专业化和资产专用性是同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只不过专用性对供求双方而言可能存在着不对称,这是“要挟问题”出现的根源。)相关的“要挟问题”和机会主义威胁。如图1所示:竖轴表示成本(C),横轴表示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资产的专用性程度(K)。△T曲线表示产业组织协调的生产效率问题,即组织的内部生产和外部专业化生产的最小成本差异或效率差异。由于外部专业化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T是递减的。△A曲线反映了内部生产和外部专业化生产的交易成本的差异。由于不存在“要挟问题”和机会主义的威胁,交易成本只包括谈判、签约和一般的履约成本。△A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递增。

△C是△T和△A在竖轴上的加总。它代表企业内部生产和协调的成本减去外部专业化生产的成本和交易成本。横轴上与△C最低点所对应的K[*]是两种协调方式效率边界的最佳结合点。该点以外属于市场协调的有效范围,以内则属于组织内部的有效协调范围。K[*]点的移动取决于外在的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和促进专业化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的状况。图1清楚地表明,产业组织和企业两种协调方式是截然分开的,不存在任何中间形式。产业组织不可能成为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如果我们把交易成本看作是固定的,则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将决定于规模经济效率,这是“斯密定理”所表达的内容。

第二种情况:在专业化生产的协调过程中,存在着和资产专用性相关的“要挟问题”和机会主义威胁。这加剧了事后谈判的成本和专用性投资减少的效率损失。威廉姆森通过图2描述了上述情况下产业组织协调对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权衡。

如图2所示,生产成本差异曲线△T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和图1不同的是,这种下降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规模效应的结果。尽管更高的资产专用性意味着输入品的更加专门化,面对“要挟问题”和机会主义的威胁,外部供应商缺乏投资和增加规模经济的积极性。资产专用性越高,外部专业化生产者越缺乏规模经济优势和生产成本优势。随着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提高,内部生产成本降低。在极端的情况下,△T为零,产业组织协调范围完全由交易成本决定。这种情况下,“斯密定理”将不再起作用。

△A曲线在低水平资产专用性时为正,高水平资产专用性时为负。当资产专用性低时,“要挟”不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市场交易的成本比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低。但是,随着资产专用性增强,市场交易费用随之升高;当超过某一点K[*]时,交易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比市场交易成本要低。当“要挟问题”所引发的交易成本提高到难以逾越的程度时,就会出现交易的“锁定”效应。这时,产业组织协调作用是完全无效率的,专业化生产只能在企业内部实现。

△C作为△A和△T的加总,如果该曲线为正,则外部专业化生产优于企业内部生产。如果该曲线为负,则产业组织协调的交易成本高于生产成本的节约,企业内部组织更优。点K[**]是两种协调方式的最佳结合点。

图2(a)和(b)的对照反映了当市场规模增加时,对两种协调方式范围的影响。随着交易规模的增加,厂商的投入品需求的增加,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所以它相对于外部专业化生产的成本劣势也将随之下降。△A和△T曲线(虚线代表市场规模扩大之前的量,实线为规模扩大之后的量)向下方移动,市场规模的增加突出了企业内部协调的优势,产业组织的协调范围由K[**]点缩减到K[***]点,即资产专用性和“要挟问题”的存在降低了市场协调的范围和效率。

通过图1和图2,我们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考察了双重成本约束下的产业组织的效率边界的决定问题。但是,无论是“斯密定理”还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都把两种协调方式看作是截然分开的,并且可以通过边际成本的比较实现最优化。这否定了产业组织成为企业长期利润和竞争优势来源的可能。但是,这一结论和我们所观察的现实情况是矛盾的。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冲突?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经济理论对企业和市场的简单的两分法和企业的同质性假设。在这一前提下,企业之间的关系被看作是完全竞争和非合作性的,产业组织协调不可能解决机会主义和“要挟问题”。事实上,产业组织不仅表现为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关系,而且表现为合作关系,“现代产业经济的基本特性是:选择自身行为方式的独立性;研究、改进、判断、选择的独立性,对未来的预测性和依据长远目标的形成行为方式的性质等。这些特性可能且经常使人们相互竞争,但这些特性另一方面又倾向于把各种好的、坏的竞争者都联合起来,共同合作”。(Marshall,A.:Priciples of Economics.8thed,p.5,London,Macmillan,1920.)但是,马歇尔在后来的理论研究中,由于坚持两分法和企业的同质性假设,仅仅分析了企业的竞争关系和价格机制的作用。

而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也看不到市场和企业简单的两分法。理查德森指出,只是把企业看成是市场关系海洋中有计划协调的岛屿是对产业实际组织方式高度误导的陈述。通过对现实中产业组织形式和功能的考察,理查德森把产业组织理解为把企业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和隶属的网络,在许多情况下企业之间是有计划的合作关系。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促进专业化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成为产业内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要回答这种合作关系发生的条件和机制。

三、共同知识和产业组织的本质

上述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对产业组织的分析在本质上是静态的。一旦动态地考察问题,考虑到共同知识积累对专业化生产效率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情况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事实上,产业组织对专业化生产的协调是在产业内企业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企业间长期互动将导致共同知识的积累,这不仅会改变企业交易活动的成本—收益特征,而且会改变生产活动的成本—收益特征。事实上,企业的能力理论和演化论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为我们深入地探讨产业组织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线索。

90年代兴起的企业的能力理论把企业看成是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作为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企业之间在整体上是异质的。企业的异质性不仅表现为企业的产品差别化经营和规模的不同,更根本的表现为企业之间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实质上是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过程。企业的能力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和被竞争对手模仿。因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最基本的来源是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演化论经济学进一步把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看作是企业组织动态演化的结果。

在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企业能力理论和演化论经济学打破了正统理论对企业和市场的简单两分法,主张企业之间的关系的多样性和历史性。企业之间专业化生产的依存关系表现为从完全竞争到一体化两个极端之间系列点的集合。现实经济中,企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互补关系。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互补性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和一体化趋势相反,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的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是识别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为发挥专业化生产的效率优势,企业往往只保留与核心知识和能力相关的业务活动,而把非核心的业务活动纳入产业组织协调的范围。

从知识分工和演化的角度,我们把产业组织的本质界定为专业化知识分工与积累的协调体系。产业组织的协调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产业组织对专业化生产的有效协调保证了专业化生产的方向。专业化知识的价值往往不取决于该知识本身,而取决于对整个社会经济产业链条及其发展方向的适用性。产业组织的协调过程本身就是对企业内部专业化知识分工和积累的价值评估过程,这种有效的评估为专业化知识分工和积累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其次,在许多情况下,产业组织协调为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共同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例如,在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IBM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技术发展平台,加速了该行业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进程。最后,产业组织协调通过共同的行为准则有利于稳定企业之间专用性知识积累的预期。共同知识在促进专业化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机会主义的本质是知识和信息问题,威廉姆森从这个角度把机会主义定义为信息的扭曲问题。德姆塞茨是从度量的信息成本出发考察机会主义行为的。

事实上,产业组织的协调过程依赖于企业之间共同知识的积累。共同知识作为企业之间互动的产物,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础,并使产业组织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我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会明显地感觉到,对不同的产业或不同地域的相同产业而言,产业组织的协调的效率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着协调能力的差异。产业组织作为企业之间知识积累和成长的协调机制,其功能发挥及其效率差异的基础是产业内共同知识积累的差异。这种共同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专业化知识与能力具有某种程度的互补性,成为产业内企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来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产业组织效率边界分析的局限性。交易成本分析强调,连续性交易出现“要挟问题”及其“锁定效应”的前提是: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威胁。威廉姆森坚持认为,“要挟问题”及其“锁定效应”是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首先讨论机会主义假设。实际上,机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威廉姆森所说的连续性交易中的“要挟问题”;另一类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所说的组织内部团队生产中的搭便车行为。前者成本的增加强调组织协调,后者成本的增加则强调市场协调。两种分工协调方式的选择必须综合两类机会主义的成本因素。我们认为,即使对于连续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也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它带来的成本;二是通过知识积累减少和排除机会主义的成本。从动态的角度看,共同知识的积累将大大降低后一种成本。

其次,资产专用性是否和纵向一体化相联系,也需要具体分析。更一般地,资产专用性属于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专业化生产行为。资产专用性不是交易的障碍,成为交易障碍的是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在存在资产专用性的交易场合,不仅要考虑排除机会主义的成本,而且要考虑排除机会主义将获得的潜在收益。交易双方应当更有动力通过共同知识的积累排除机会主义行为。此外,现实经济活动中,资产专用性更多地表现为交易的一种信誉机制,是交易进行的前提条件。

在交易成本分析所依赖的三个基本假设中,有限理性才是交易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有限理性是知识不完全问题的重要表现。在许多场合,出现交易障碍的原因在于交易双方对各自行为规则及其结果缺乏共同的和一致性的认识。而产业组织内部共同知识的积累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

四、产业组织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

我们从产业内企业的相互依存的角度,把产业组织能力定义为产业内企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共同知识和能力。从共同知识积累的过程看,产业组织能力对产业组织内的企业是专用性的,是一组企业之间所共享的知识和能力。这种专用性特征对产业内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产业组织能力必然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第一,产业组织能力是有价值的,它能够提高产业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即帮助产业内的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第二,产业组织能力具有专用性,是产业内企业所共享的。这种共享性是建立在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内企业所拥有的专业化知识的互补性基础上的。对产业以外的企业而言,要想利用这些资源是有成本的。

第三,产业组织能力作为产业内企业的共同知识,主要属于默示知识,难以明确表达和契约化。产业组织以外的企业难以模仿。

产业组织能力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能够给产业组织内企业带来租金,成为产业内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产业组织能力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福斯(Fuss)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一是从行为性和技术性的角度分为行为性产业组织能力和技术性产业组织能力。如,共同的行为准则和相互信任关系属于行为性产业组织能力。二是从是否是合作的结果的角度分为合作性和非合作性产业组织能力。把这两种分类相结合形成了表1:

表1

产业组织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首先,产业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产业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从外部资源利用的角度看,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源于外部资源的专用性和互补性。企业的外部专用性资源既可能来自产业内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来自产业内共同知识的积累。一方面共同的契约性知识的积累和信任机制的建立提高了企业之间利用外部专用性资源的效率;另一方面共同的生产性知识(如共同的技术标准等)保证了企业技术开发的方向和效率,使企业之间的共同投资成为可能。

其次,产业组织能力对专业化生产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的意义。奥野正宽和村松于二把作为产业特殊的组织能力的分包制和有管理的竞争看作是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分包制和有管理的竞争依靠产业组织能力,在不排除竞争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合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但是,我们对产业组织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异质性假设基础上的。现实中,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取决于作为内部长期知识积累结果的核心能力。其次,企业核心能力的成功经营又取决于企业如何竞争,即能否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事实上,专业化知识和共同知识在积累过程中是互补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来源是相互融合的。

五、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面对的将是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企业自身的能力只是获得竞争优势诸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的因素是依托产业组织的协调能力,实现产业内企业之间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共同参与国际竞争。日本80年代汽车工业的成功事例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我们认为,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战略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和核心能力的积累,还要认识到产业组织及其能力对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政府投资、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等各种政策措施培育产业组织能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收稿日期]2000-12-1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产业组织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