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研究论文_顾杨

上海市长征医院肿瘤科 凤阳路415号 200003

【摘 要】目的 探究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进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且使用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58例,按照随机编号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方法做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使用外科胃造瘘方法做肠内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以及手术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使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方法作肠内营养支持相比外科胃造瘘方法更经济,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恶性肿瘤;肠内营养支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外科胃造瘘

临床调查显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其中营养缺乏最为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中伴随出现营养不良病发症的患者数量最高达87%,并且由营养不良导致的患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0%到50%之间,可见营养不良作为并发症的一种给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创伤和威胁有时可以超过恶性肿瘤[1]。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接受各种手术治疗过程中耗损了身体大量的营养元素和元气,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患者身体做及时有效的营养补给,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恶性肿瘤中包括外科胃造瘘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等,本次实验围绕该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做分析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且使用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58例。照随机编号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8例,平均年龄(49.8±3.7)岁,肿瘤包括:食道癌、胃癌、直肠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2.1±4.3)岁,其中食管癌、结肠癌、胃癌。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治疗过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胃造瘘方法做肠内营养支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手术之前给患者进行日常体征检查,确保患者身体适合手术操作,同时在手术前12小时提醒患者停止进食任何食物,术前8小时内禁止患者饮水,手术过程中首先为患者进行气管内置管操作或者为患者的气管硬膜外进行全麻处理,接着按着规定进行全面消毒工作,消毒完毕后进行胃腔造口手术,常用的造口方式有两种分别为荷包式和隧道式,根据患者胃腔和身体需要选择最佳造口方式,具体术中各项操作均依据手术的相关流程进行。

1.2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方法做肠内营养支持,同对照组相同术前首先给患者进行体征各项指标检查,排除各项手术中明令禁止,或者忌讳事项,确保患者各项体征适合手术操作,术前8小时内禁止患者进食任何饮品和食物。除此之外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从而确认患者幽门不存在梗塞和堵塞情况,确定穿刺部位后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并完成铺巾操作,随后为患者进行身体局部麻醉处理,在患者手术部位处于麻醉状态下时,通过胃镜来观察并完成下行穿刺置管操作,此外还要通过胃镜监测置管效果,确认置管成功后将胃镜撤出,并对患者体外实施造瘘管的稳定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各项分析指标包括评价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费用。(1)手术时间为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手术所需时间,即本次实验中外科胃造瘘手术时间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时间;(2)患者手术后不适感指标的评测依据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定,针对患者在手术执行过程中以及手术完成后患者主观感知到的不适感进行评估,对痛感程度用0-10数值进行赋值,0表示痛感最低即无疼痛不适感,10表示疼痛感最强烈,患者几乎无法承受,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完成患者术中、术后不适感测评。(3)手术费用仅仅包括完成肠内营养支持的手术,即本次实验中外科胃造瘘手术费用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费用。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x±s)表示,使用T检查方法,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各项分析指标,研究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手术费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

3.结论

临床提到的恶性肿瘤即为人们常说的“癌症”,近年来,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较大的痛苦,也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通常恶性肿瘤患者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营养缺乏症状,主要是因为临床手术、化疗对患者身体的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耗损,同时体外的营养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被机体高效的吸收,使得患者整个身体机能处于营养不足的状态。以上临床问题在头颈部位或者消化道相关组织出现恶性肿瘤的患者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该部位肿瘤的存在以及治疗的操作使得患者机体的消化道发生梗阻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进食功能[3]。一旦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便会导致免疫机能下降,使得体内良性细胞的生长、繁殖受到影响而无法发挥应有的免疫功能,从而加速肿瘤的扩散,降低治疗的效果,严重的将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营养不良带给患者机体的不良影响,给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成为扭转其营养不良状态,提高其肿瘤治疗效果和身体机能的重要措施。

数据显示肠内营养支持在众多营养补给方式中效果最佳,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直认可。本次实验也基于对外科胃造瘘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在手术时间、患者不适感、手术费用方面对比给出了选择参考意见[4]。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相比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低,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同时在手术费用方面具有经济性,差异明显(P<0.05),更适合大众患者,因此成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中较好的选择。

综上可知,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中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机体营养,大大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生命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丽梅,杨波,陈仕梅.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5(3):280-282.

[2]赵桐.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67-69.

[3]王立明,姚国忠,吴醒.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203-204.

[4]保红平杨浩雷高瑞岗李奎周娟娟姚永良方登华.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2(10):32-34.

[5]黄毕林,丁西平,殷实,等.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5):533-535.

论文作者:顾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研究论文_顾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