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国社会主义研究若干问题综述_公有制论文

1996年中国社会主义研究若干问题综述_公有制论文

1996年我国社会主义研究若干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我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本刊过去曾经常编发研究综述性的文章,既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资料,也是为了推动有关研究的深入。但这项工作做得不够系统,缺乏连续性。我们打算从今年开始,每年年初发表有关上一年度社会主义研究状况的述评。今年这项工作由于做得比较晚且比较仓促,因此一是只作了“述”而未及“评”;二是概括的情况和观点不甚全面,多有疏漏;三是未能将有关成果的出处一一注明;四是文章发表的时间滞后,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我们热诚地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就社会主义研究的各专题综述踊跃赐稿。

1996年,我国理论界把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入,在“更精”、“更深”上做文章、下功夫,取得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现对报刊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问题

1.为什么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有作者认为,一门科学要达到理论的有体系性,这门科学的对象必须具有整体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有体系的,就在于这一理论对象的整体性,即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这应该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方面。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俄国10月革命胜利以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问题,是几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探讨的最为重要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最迫切需要解答的时代课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总结历史、直面现实、放眼未来的过程中,对构成这一时代课题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并由此而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一理论就是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的,是以现时代怎样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研究主题的;对构成这一时代课题的方方面面问题新的、科学的解答,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这一对象的整体性,内在地决定了这一理论的体系性。

也有作者认为,评判一种理论是否属于科学理论体系,主要标准有三条:一是看它是否有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了所论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二是看它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彼此之间是否具有内在逻辑联系;三是看它的主要观点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从这三条来看,首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了这个对象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它一以贯之的研究和论证的主题是关于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它一以贯之的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以贯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是“发展中国”。再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它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论点的真理性,已被18年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属于科学理论体系。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情况

第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16个方面的内容。从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层次的本质上看,可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条件理论三个部分。贯穿于其中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条红线是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条件和目的。该理论的科学体系就是围绕性质、条件和目的这样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而建构的。“性质”主要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条件”主要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种观点提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线索,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纲要》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历史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现实依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国际条件和时代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纲要》提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脉络看,它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为基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这个核心,逐一展开。其中每项具体内容都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理论体系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

1.“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包含的内容

第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根本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它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根据。

第二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立体型地蕴含着三个层次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自我完善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第三种观点认为,邓小平1992年春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的五句话,包含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根本目标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根本,生产关系是途径,共同富裕是目标。

2.关于公有制等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

这里明显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是“肯定论”。持这种意见的作者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最高抽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本质论”中未提公有制绝不意味着忽视它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属于生产技术构成的生产力要标志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保持因果关系。所谓“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必然性、优越性双重意义提出的,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本质形成与实现中居于主导地位。公有制要在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中成为主要承担者,就要看它在解放生产力中是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必须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改革,并要想方设法使其他经济力量变成它的助手。也有的作者认为,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以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失误,不是在于认为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规定,而是在于离开生产力,片面地去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还有的作者认为,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个复合概念,从更高层次、更深刻的含义上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原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说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另一种意见则是“否定论”。持这种意见的作者认为,“本质”一词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原来的品质、素质”,二是“本质和现象”这对范畴中的“本质”。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本质”应从第一种含义上去理解。也就是说,他所讲的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原来的或本来的品质、素质,也可以说是本性,是根本特质。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反映社会主义原来的品质、素质和根本特质,从而同资本主义根本区别开来。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等等方面,当然是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但与解放生产力等相比较,是次等重要的,不足以反映社会主义原本的品质、素质和根本特质。也有的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按劳分配,仅仅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面的基本特征。如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样,都不应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还有的作者认为,一些同志所提出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极其重要,又“没有被明确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的理由难以成立。首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这个命题至多才说出事情的一半。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具备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两个前提,而不是生产关系一个方面的前提。如果前提应该排除在外,又为何不把发展生产力给排除在外?其次,“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已蕴含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根本目标之中”的立论是因果换位。既承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又要为不把其明确“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找出充足理由,这实际是在做一件做不到的事。再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是在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可以不把社会主义的有些基本特征列入”的观点也不能成立。因为,要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将其最基本的特征列入。

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社会主义才能在现代文明的轨道上疾步前进,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得以逐步实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初级阶段,其实现的重要体现在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应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缓解贫富过分悬殊或地区间经济发展过分悬殊。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

1.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

有作者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主的本质与民主政治方向;党的领导与党内民主;民主建设必须同法制建设同步进行;民主制度化与民众监督;权利下放与中央权威。

另有作者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要重视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和作用;要分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制度化和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要由共产党来领导。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本质区别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障下的人民当家作主。资产阶级民主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形态,是占人口少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对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没有真正的民主。西方议会民主的形式,主要是议会制、两党制和三权鼎立制。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本质区别是:第一,赖以存在的国体和政体不同。第二,经济基础不同。第三,民主的范围不同。第四,民主的虚实不同。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本质区别在于:第一,从民主的经济基础看,社会主义民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西方议会民主则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第二,从民主的政治基础看,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在阶级结构和由此决定的政治制度以及领导力量方面都是不同的。第三,从民主的思想基础看,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民主,而西方议会民主则是一种个人主义民主。

第三种观点认为,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三权分立与民主集中制,多党竞选轮流执政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西方议会民主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几个不同方面。把这几个方面集中起来,它们之间的根本界限是:西方议会民主是剥削者的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多数人的民主。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论者指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提高全体人民民主意识的根本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靠保障。

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一,民主建设有了现实基础。第二,民主权利的实在性。第三,民主权利的自主性。第四,民主行为的法制化。第五,民主建设立足于国情。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

有作者认为,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探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途径:第一,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第二,以健全法制维护民主政治,包括加强立法工作、改进执法活动、普及法制教育等。第三,以借鉴外国民主来完善本国民主。

也有作者认为,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一,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可以保证中共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第二,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可以保证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三,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可以保证民主政治建设有步骤地顺利推进。第四,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强制性和严肃性。

还有作者认为,必须加强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实行的广泛自治和直接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种看法认为,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第一,社会主义是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关联的。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全面性的体系,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单纯的经济之上,而必须建立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国民素质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另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全面发展,就在于:第一,从现实来看,单纯的经济发展并不能满足社会的全部需求。第二,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单纯的经济发展难以支撑经济的长期性持续发展。第三,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是人类摆脱落后、愚昧状态,建立文明生活秩序的必由之路。第四,我们不仅需要物质文明、制度文明,还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五,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其他任何一方面的发展之间,都是一种双向构建过程,如果否认了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经济发展便失去了支持其发展的起码条件。

2.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论者指出,目前“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一等等看法和提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精神文明的意义、作用和重要性,无可非议。但应当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灵魂。”这一点,可以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的科学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内涵中,得到证明。如果这样“定位”,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端正“一手硬,一手软”的思想认识问题。

还有论者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开拓作用。如科学技术的“火车头”作用以及先进的革命理论、哲学思想对社会政治变革的前导作用。第二,导向作用。如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观念和积极、进步的社会精神力量,能指引人民前进的方向。第三,激励作用。即通过理想、道德、情操等精神因素去激发人的积极性、进取性和创造性。第四,调节作用。第五,保证作用。

3.关于“一手硬,一手软”的表现和成因

有作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失衡上:一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衡;二是经济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失衡;三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失衡;四是科学、文化、教育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失衡;五是抓经济建设与抓党的建设失衡;六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的攻势与我对“西化”、“分化”处于守势失衡。产生上述不平衡现象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有经验不足的原因,也有国际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干部、群众本身水平和素质方面的原因等。但其根本原因,是干部队伍的水平、素质不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

也有作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的状况,从认识上看,原因在于一些同志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面临的基本任务的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高度来认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问题。其中有些同志甚至存有各种错误观点,程度不同地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与支持,对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往往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视之为“软”任务。从实践上看,原因主要在于有些同志还不善于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不善于在实践中把握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还有作者认为,目前不少地方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第一,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第二,社会机制上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有待改进。如分配不公等。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不如物质文明建设来得明显、具体,往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易为一些急功近利者所不注意。第四,往往把精神文明建设仅仅看成是宣传教育部门的事。

五、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前瞻

1.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第一种观点认为,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有两点应当明确:其一,社会主义制度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垮台,只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决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之不可行;其二,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首先必须以现代化为努力方向。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建设的角度看,20世纪社会主义留下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是:应当辩证地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解决好民主政治建设这一跨世纪的课题,在对外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三种观点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是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尤其是清醒地认识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不等于教条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等于社会主义建成,借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不等于可以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四种观点认为,纵观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建设受挫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生产力发展标准的片面理解,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各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前遇挫的实质性根源之一在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新科技革命对全球的影响,特别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变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影响。同时,执政党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运动遇挫的重要原因。

2.未来社会主义的前景展望

有作者认为,从目前的整个情况来看,亚洲地区的共产主义政党大部分顶住了压力,基本保住了社会主义阵地;非洲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政党正通过“非洲社会民主政党联盟”保存和壮大自己的力量;拉美地区的各国共产党和左派政党仍坚持继续斗争。出现这种状况,除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象征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制度、运动的历史性重大影响外,从根本上说,是由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危机所决定的。可以预料,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曲折、震荡以后,社会主义必将重新成为一部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主潮流。

也有作者认为,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世界社会主义形势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改观。而当代资本主义将以其优势控制世界,削弱社会主义力量,演变社会主义制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进程,预计将是缓慢的、曲折的,小的反复还可能发生。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复兴,只是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从现实情况看,这种主客观条件的准备还需要一段时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在漫长、艰难的道路上跋涉前进。

还有作者认为,新科技革命将改变未来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发展方式和实现模式。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在吸取现代文明成果和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必将创造出新模式。世界是多元的,全球有众多国家、民族和社会集团,不可能强求一元化。世界一体,全球一村,未来的社会主义将是一元为主,多元互补,主调鲜明,异曲同工。

3.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振兴

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历史地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关键。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完善,深化了社会主义理论,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地,有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伟大实践,推动了人类进步事业,有助于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解决,从而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最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适应了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符合世界潮流,而且抓住了复兴社会主义的根本。

另一种看法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特点和时代特征出发,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使20—21世纪之交的世界社会主义低潮在性质上不同于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出现于19—20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低潮。首先,正如邓小平所说:“只要中国不垮,世界就有1/5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表明与传统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的一个现代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标签:;  ;  ;  ;  ;  ;  ;  ;  ;  ;  ;  ;  ;  ;  ;  ;  

1996年中国社会主义研究若干问题综述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