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及其与周边省份的比较研究论文

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及其与周边省份的比较研究*

袁庆林,关耀美,赖 帆,蔡 萍

(赣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 最低工资是雇主按照法律支付给雇员的最低回报。在收集赣粤闽浙湘鄂皖七省2008-2017年间相关数据基础上,首先,展示与分析了该期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总量和环比增速变动趋势;其次,比较与分析了该期间江西省内不同区域间最低工资标准总量和环比增速变动趋势;最后,分别将江西省与其紧邻的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及中部省份,进行了最低工资总量与环比增速的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整体呈增长态势,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类别差距在逐渐扩大;江西最低工资标准与浙江、广东两省还有一定差距,相较沿海的福建,及中部紧邻的湖南、湖北和安徽等省,竞争优势不再;这种趋势不利于江西大力承接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产业转移

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良好区位优势。但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与其周边省份相比,在地区经济总量上一直处于劣势。近年来,因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快速上升等原因,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速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转移。作为毗邻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江西,能否继续抓住机遇,充分吸纳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直接关系到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为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最低工资标准是地区劳动力成本的基本反映。在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工资收入分配”下“政策文件”中的“最低工资”专栏数据,及江西、湖南等省统计局官网中“统计公报”下的“实际到位境内省外资金”专栏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近10年来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整体和地区分布变动,并将其与紧邻的长珠闽发达省份及毗邻的中部周边省份相比较,以期探讨江西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还有多大竞争优势,为进一步吸引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未来江西省在最低工资标准管理中,可以采取何种策略?

一、文献回顾

最低工资制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新西兰、澳大利亚,随后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效法。二战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跟进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我国于199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随后在31个省市施行。最低工资制度实践,不断引发中外学者的思考。国际学者主要从最低工资对就业、收入分配、人员技能、劳动力价格和企业利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但由于数据范围、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论也不同。如在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方面,研究结论很不一致。Alison J.Wellington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增长10%时青少年就业率只减少0.6%,这与传统就业减少1% ~3%的估计存在明显差异。[1]Machin,Stephen;Manning,Alan发现,因为最低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其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没有太大影响。[2]Aspen Gorry;Jeremy J.Jackson也证实,合适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基本没有负面影响。[3]但也许是因为国情不同,虽然中国学者结论也不一致,但他们更多地发现了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周培煌、朱飞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证实最低工资每上升10个百分点,将导致广东制造业就业下降6.64个百分点,最低工资对就业产生了较强的负效应。[4]Wang,Guangxin;Yao,Xianguo利用2000-2005年数据证实,中国最低工资对雇佣水平确有影响。[5]Jia,Peng研究则发现,中国最低工资提升对女性就业有负面影响,但对男性就业没有影响。[6]杨翠迎、王国洪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7]Chunbing Xing&Jianwei Xu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的地区变动问题,发现自1990年代以来,其地区变动差异是下降的;他们认为经济因素是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主因,但也受政治因素(地方官员竞争)影响。[8]另外,中国还有些学者基于数据分析,发现了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如我国学者傅允生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发现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规模大,商务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快,产业转移压力与动力明显强于东部沿海其他省区。[9]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正推动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快转移;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体现在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方面。

我国1995年起施行的《劳动法》和2008年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所谓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般来说这两种形式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要求,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在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考虑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因素,同时还应适当考虑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因此,最低工资的调整方向也反映了当地社会平均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

邮政包裹模式主要是指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和新加坡邮政小包等。邮政网络覆盖范围广,比其他物流渠道都要广。价格方面中国邮政小包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来说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同时比香港小包价格也要便宜;相对来说邮寄方便,可以寄达全球各地。选择邮政包裹发出的货物要考虑到出货口岸、时效及稳定性等。

二、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

江西省从1995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随社会经济发展,历经多次调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可从总量和环比增速变动两方面来反映。

(一)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总量变动趋势

最后,根据粗集方法自动获取的转换规则,来对2011年武汉市光谷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模拟预测.模拟预测的结果见图3(a),对比2011年的实际土地利用类型3(b),通过Kapp系数的计算,得出K=0.6646,表明模拟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也计算了模拟城市用地和实际城市用地的混淆矩阵(表4),总体精度达到83.49%,模拟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对比模拟和实际结果图,城市的用地类型的轮廓基本一致,只是模拟结果中的非城市用地更为分散,也许是计算机模拟中的粗糙集规则的智能化分散的结果,从而从另一方面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模拟的不确定存在.

图1 江西省2007-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图(单位:元)

最低工资标准增速是指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长率,计算方法是用本年最低工资标准(w)减去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标准(u),再除以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标准,求出百分比,计算式为:v=(w-u)/u。2007-2017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变动趋势见图2。

因为长期以来江西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增长趋势,所以为简便起见,在研究江西最低工资标准及其增长变动时,我们选用江西一类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做代表,进行相关趋势分析。2007-2017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总量变动趋势见图1。

(二)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增速变动趋势

图2 江西省2008-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增速变动趋势图

如图1,2007-2017年江西一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从360元/月增长到了1 530元/月,10年间共增长了1 170元。除2009年、2011年、2015年和2017年没有变动外,其他年份江西最低工资标准都呈稳步提升态势,尤其是2008年和2013年增长较为迅猛。推测来看,国际与国内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取向等,是影响当时江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主因。如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我国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影响,2009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维持不变;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提升中低阶层老百姓收入,增强改革开放成果获得感,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由2012年的870元猛增长到2013年的1 230元。而近年来,为降低企业成本,随着“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实施,江西最低工资标准增量都不大。

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有一件真事:“文革”中一位音乐老师和一位中文老师被下放到农村劳改,干一样的活儿——铡草。艰苦的劳动和精神折磨使中文老师去世了,而音乐老师过得好好的。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7年江西一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除外),10年间累计增长了325%。10年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都在0%以上,没有负增长情况。2008年后,江西最低工资标准除2013年出现第二峰值,及少数年份因内外经济环境及政策原因没有调整外,其他年份其环比增速呈下降趋势,至2016年降为10%。依据图2,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在2008年达到峰值,为61.1%;在2013年则出现了第二峰值,为41.37%。而2014年后,随着“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出台,江西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相应调低了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

(三)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区域比较

从1994年我国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以来,最低工资标准一般分为四至六档,最常见的是四档。然而每一年的分档可能会有所不同。截至2017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都按四档设置。如江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015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赣府厅字〔2015〕107号)中,就将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设为四档。其中,一类区域1 53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5.3元/小时,主要适用于南昌市较发达的中心城区和各类开发区;二类区域1 43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4.3元/小时,主要适用于南昌市中心城区边缘区域及其他地市中心城区和开发区;三类区域1 34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3.4元/小时,主要适用于南昌市郊县、其他地市较发达县区;四类区域1 18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1.8元/小时,主要适用于其他地市欠发达县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的这种划分,基本反映了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劳动力成本的地区差异。图3展示了江西四类不同发展程度区域之间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趋势的比较。

图3 江西省四类区域2007-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趋势比较图(单位:元)

1.从图3看,2007-2017年江西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都同步呈整体增长态势。除2009年、2011年、2015年和2017年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与其各自上年标准保持一致外,其余年份江西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都逐年增长,没有下降情况,这充分体现了工资增长的刚性。另外,除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两个阶段增长比较迅猛外,其他年份江西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相对平缓。在同一年份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存在只变动一类区域而其他区域保持不变、或者只有部分区域变动而其他区域保持不变的情况。

2.在区域比较方面,2007-2017年间江西四类区域间最低工资标准差距呈扩大趋势。也就是四档之间两两比较,其差距在扩大。尤其是2013年以后,第四类区域和前三类区域之间的差距更加扩大。如2007年一档和四档之间只相差90元,但到了2016年差距就提高到了350元。这是因为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由高到底分为四挡,对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四类地区。其中一、二、三类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上都远高于第四类地区,因而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前者对后者形成了“虹吸效应”。而且过高的劳动力成本也不利于欠发达的第四区域,吸纳从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与周边省份比较

江西作为一个中部欠发达省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近年来吸纳了众多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江西并不是唯一选择。江西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及同在中部又邻近东南沿海的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相比,在吸纳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其劳动力成本究竟还有多大竞争优势?我们试以相关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来做相关比较。

(一)江西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比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用工成本快速上升、人民币汇率上升、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等,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快速上升。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我国中西部乃至东南亚低成本地区转移。那么,在吸纳产业转移能力方面,从最低工资标准看,与粤闽浙三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究竟还有多大竞优势呢?我们试以相关数据来分析说明。

(2)2007-2012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都属四省最低或次低。但经过2013年和2014年迅猛增长,江西于2014年成了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者,达1 390元。2015年江西和湖南均为1 390元,处并列第一。2016年由于湖北调升幅度大于江西,江西以1 530元最低工资标准,排名仅次于湖北1 550元。2017年随着湖北、湖南大幅调升,江西最低工资标准又落后于湖北、湖南两省。但2017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与其他三省差距不大,比湖南少50元、比安徽多10元、比湖北少220元。2018年初江西省又将最低工资标准一档调整为1 680元,仅比湖北一档少80元。

我们选取邻近的福建、浙江、广东三省,与江西进行最低工资标准比较(因各省相同年份不同档次最低工资标准具有同向变动趋势,且第一档往往代表最高水平,因此我们均选取各省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做该省代表)。图4反映了2007-2017年江西与发达的东南沿海三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变动趋势比较。

图4 江西与东部沿海粤闽浙三省
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比较图(单位:元)

(1)图4显示赣粤闽浙四省最低工资标准都随着时间推移而稳步增加,总体态势是逐步提升。整体看,浙粤两省最低工资水平差距较小,从2009年到2014年两省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呈交替上升态势,虽然2015年广东与浙江省又拉开了差距(达245元),但随后两年浙江进行了连续补涨,到2017年浙江反而比广东高15元。在四省中,赣闽最低工资标准均低于浙粤两省,这也与赣闽相对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赣闽相比,除2013-2016年江西比福建高外,其他年份江西最低工资标准均处四省最低水平。这也与改革开放后,江西地区生产总值属四省最低水平基本匹配。

(2)从图4可以看出,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与沿海发达的浙粤两省相比,还有提升的冗余空间。2007年以来江西与浙江最低工资标准差距大部分在300百元左右徘徊,2011年两省差距最大(为590元),之后又逐渐缩小,到2017年两者相差480元。长期以来江西最低工资标准都远低于广东省,2015年两省之间最低工资标准相差最大(为505元/月),但到2017年差距缩小为365元。改革开放以来,江西与粤浙两省工资水平的较大差异,是推动江西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粤浙两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原因。

表1 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占东南沿海三省的比例表

(3)从见表1看,2008至2017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与东南沿海发达的粤闽浙三省间的差距在缩小。2008年时,江西最低工资标准与三省相比,还低22%~39%左右,但到2017年就只低了10%~23%左右。这反映出近十年来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提升,劳动用工需求在增加,工资标准也就上升。但整体看,近10年来江西与粤闽浙三省的经济发展差距不减反增。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紧临粤闽浙三省的区位优势,江西主要接受了来自粤浙闽三省的产业转移。但江西与粤闽浙三省最低工资标准差距的缩小,特别2016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反超福建2%,这说明江西在吸纳粤闽浙三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缩小,甚至基本丧失(相对于福建省)。

杨宇冠(1956-),男,江苏东台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三是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年度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15亩=1 hm2,下同),全兵团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 30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62%以上。如期完成了病险水库、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和水毁堤防、护岸等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复工作,全面实施了69个团场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23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等。狠抓水利生产安全工作,连续9年水库无垮坝、堤防无溃决。

2.增速比较

5.1.3 Sustainable mixe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 in Peacock River valley.

增速比较是指涨幅比较,江西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比较如图5所示:

简单地说,主体是故事中追求某种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人物;客体是所追求的目的;发送者既可能是一个人,又可能是引发主角行动的抽象力量;获得对象的则称为接受者;帮助者是对主体起促进作用的人或抽象事物;阻碍者则起阻碍作用。

图5 江西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增速比较图

(1)2008-2017年间粤赣闽浙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都属零增长或正增长,不存在负增长情况。其中,2009年和2015年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2011年江西和福建两省,2012年浙江和广东两省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对其各自上年环比没有增长。

(2)2008年因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和北京奥运会召开等原因,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都在50%以上,其中广东增速最高(为86.96%),江西增速第二(为61.11%)。除此之外,2013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达41.37%,属2008年后四省最高。经过2013年的再次猛涨,江西缩小了与其他三省的最低工资差距,甚至实现了对福建省的超越。

(3)除2013年外,2007-2017年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呈下降趋势,而其他三省环比增速则波动较大,其中广东波动最大,福建和浙江波动小些。从图5可以看出,在2008年这个特殊年份,四省最低工资标准均迅猛增长,增长率都在50%以上;其他年份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则大部分在0~20%之间徘徊(2013年的江西除外,为41.37%)。

(二)江西与周边中部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比较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利用地理、政策和侨乡优势等,成为先发之地。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土地资源变得稀缺、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等,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我国中西部乃至东南亚低成本地区转移。与江西一样,具有后发优势且临近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安徽、湖南和湖北,都成了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热土。那么,与鄂湘皖相比,江西在最低工资方面,还有多大竞争优势呢?为减少比较难度,我们同样选取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作代表,来进行展示与分析。

1.总量比较

(4)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与福建省的差距较小,而且2013年后赣闽两省最低工资标准优势地位还在互相转换。2013年和2016年江西均高福建30元、2014年和2015年江西高福建70元;但2017年福建调增后又高江西170元、2018年江西再次上调后还是低福建20元。但从地区生产总值分析,2017年江西与福建分别为2.08万亿元和3.23万亿元,江西只有福建的64.40%,两省经济差距明显。但从图4看,2013年后在最低工资方面江西相对福建,基本没有多大优势了。这反映江西在吸纳发达的闽南三角地带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的能力,正在急剧下降。

2007-2017年江西与周边中部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总量比较如图6所示:

图6 2007-2017年江西与周边欠发达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总量变动比较图(单位:元)

(1)从图6看,2007-2017年间赣鄂皖湘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相差不大,四省整体都呈增长态势。2007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处于四省最低,与最高的湖北省相差100元。2008-2011年江西省和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大致相当,与其他两省差距在扩大。2011年-2013年间,安徽迅速赶上甚至超越了其他三省,成为四省最高(为1 260元)。但2014年和2015年,由于其他三省均有调升,安徽维持不变,安徽又成为四省最低,江西这两年成为了四省最高。综合来看,2007-2017年间四省最低工资标准,湖北7年领先(包括2017年以1 750元领先)、安徽江西湖南各1年领先、江西湖南1年共同领先(为2015年)。

1.总量比较

2.增速比较

其次,语文教师要明白,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教学素养。尽管“翻转课堂”中使用较多的是多媒体教学,但是,在课件的设计中,教师必须体现出一定的特色,不能照搬别人的教学视频或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组织好课堂活动。如:山东省青岛二中某语文教师第一次在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创新了以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文言文知识到文言文能力的转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2007-2017年江西省与周边欠发达省份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比较,如图7所示:

图7 2007-2017年江西与周边欠发达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增速变动比较图

(1)从图7看,2008-2017年赣鄂皖湘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除2011年四省都没有调增外,其他年份都有省份调增,没有负增长情况。2008、2010、2012、2013四年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共同增长,其他年份则只有个别或大部省份增长。从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平均增速来看,从高到低的年份依次为: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3年。2008年赣鄂皖湘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整体最大;尤其以赣61.11%和湘58.75%为最,为2008-2017年四省最高的两个环比增速;其余两省增速都在25%以上。这可能是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产生了极大影响。2009年的湖北省及2010年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也较大(增速均在20%以上),这可能是因为2009-2010年中国政府为应对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实施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这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劳动力成本整体提升。2012赣鄂皖湘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再次整体达到20%(其中安徽达40.28%,为2008-2017年第四高环比增速),稍低于2010年四省整体环比增速。2013年,除湖北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为9.09%外,其他三省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江西达41.37%,为2008-2017年第三高增速)。2013年后四省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速则步调很不一致,但各省调增年份的环比增速都不高,均不超过20%。

壶天晓说得没错,飞鼠群很快就会从惊慌中回过神儿来并再次发起攻击的。壶天晓以及他的同伴们,将像待宰的羔羊,被送往黑暗的深渊。

(2)从图6看,虽然2008-2012年间赣鄂皖湘四省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湖南湖北在不同年份领先,但这期间安徽和江西分别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环比增长,这使得2013年安徽和2014年江西分别于处于四省领先地位。从2008-2013年安徽有三年达到四省最大环比增速(为2008年的36.59%、2010年的28.57%和2012年的40.28%),这使得安徽于2013年成为四省最低工资标准最高者(为1260元)。与安徽类似,从2008-2013年江西有两年处于四省环比增速最高(为2008年增61.11%和2012年增41.37%),江西还有两年(2010和2012年)环比增速超过20%,经过这几年猛增,江西最低工资标准从2008年四省最低(为360元),跃升为2014年四省最高(为1 390元)。2014年后,相对江西和安徽,湖南和湖北最低工资标准环比增长更为活跃,2016年湖北环比增速接近20%,2017年湖南和湖北环比增速均达到10%以上,因此2017年湖北和湖南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排名四省前两名,这也与两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位相称。

(三)最低工资标准差异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关系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或全部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区域去,从而在产业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梯度转移的现象。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成本上升倒逼和产业升级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广东、浙江等省的纺织、电子、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我国中西部省份乃至东南亚低劳动力成本国家转移。从2002至2008年间湖南从广东、浙江两省吸纳的省外资金,就占其利用省外资金总额的50.1%;2018年上半年江西利用省外资金也主要来自于东南沿海省份,其中广东占27.7%、浙江占22.49%,粤浙两省在江西利用省外资金中的占比超过50.6%。

鄂皖湘四省承接的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劳动力成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面,劳动力成本(可以最低工资水平为标志)较低的赣鄂皖湘四省,相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广东、浙江等省,具有比较大的成本优势;再加上人缘和地利优势,赣鄂皖湘四省成为承接东南沿海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力,也就理所当然。如表1所示,2008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只有浙江省的60.4%、广东省的67.4%,虽然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随后十年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2017年仍只为浙江省的76.1%、广东省的80.7%,江西与浙江、广东两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差距仍约在20%以上,这意味着江西在承接浙粤两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的潜力依然巨大。从图6来看,2007-2017年间赣鄂皖湘四省最低工资标准虽然都呈增长态势,但四省相互之间差距不大。所以赣鄂皖湘四省在承接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劳动力成本优势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基础、交通便利性及产业配套能力不一样,四省吸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资金还是有所差异的。具体可从图8来看,在保证统计口径相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2008-2017年江西、湖南两省“实际到位境内省外资金”的变动趋势,我们发现两省吸纳省外资金都程稳步增长态势,但两省相差只在100亿到500亿元之间。

图8 2008-2017年江西与湖南
“实际到位境内省外资金”比较图(单位:亿元)

四、研究结论

(一)江西最低工资标准呈领涨或跟涨态势

2008-2017年江西省最低工资整体呈增长态势,有时还很迅猛,如在2008年和2013年就出现了两个增长高峰;这大大缩小了江西与周边六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差距。但阳立高、谢锐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倒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或退出市场。[10]目前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属七省最低,江西最低工资标准的这种领涨或跟涨态势,并不利于江西大力吸纳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二)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江西省优势减弱

相对来说,江西与浙江、广东两省最低工资标准差距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与广东省差距还较大。这对于江西利用后发优势,吸纳更发达的浙江、广东两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十分有利。但近年来,江西与浙粤两省最低工资标准差距也在逐步缩小,这势必会进一步降低江西吸纳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能力。2013年后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江西省还曾超越福建省;而江西与安徽、湖南和湖北相比,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已无明显优势。

(三)江西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差距呈扩大趋势

在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内部区域比较方面,江西省第四类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增速,明显低于其他三类区域,尤其是在2013年以后更为明显。随着江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生产要素将进一步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文明程度较高的一、二类区域集中,因此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三类以下区域,其最低工资标准与前几类区域的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式中,f(x,y)为回波信号函数, Xc为脉冲波形形心的时间位置.用式(1)对脉冲激光波形建模,激光雷达形心算法基于式(3)计算形心,为了降低信号中噪声对形心计算的影响,在对采样点进行滤波预处理后,通过滑窗找到波形位置,根据形心计算理论分别计算发射波的形心位置xf和回波的形心位置xr,距离信息的计算公式为

(四)江西等省最低工资标准将维持低速调升态势

2013年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及“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有效落实,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将难于出现大幅增长现象。但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们要增加老百姓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获得感,适当调增最低工资标准,就在所难免。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今后包括江西在内的七省最低工资标准,将继续维持低速调升态势。由于江西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周边七省中处于最低;在最低工资调整方面,江西完全没有必要去跟涨或领涨。因为工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一个区域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往往意味着该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下降。江西经济发展水平比周边省份弱,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因此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与周边六省保持一定梯度差,这对于处于大力承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阶段的江西,将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

[1] Alison J.Wellington.Effects of the Minimum Wage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Youths[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1(1):27-46.

[2] Machin,Stephen,Manning,Alan.Minimum wages and economic outcomes in Europ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3-5):733-742.

[3] Aspen Gorry,Jeremy J.Jackson.A Note on the Nonlinear Effect of Minimum Wage Increases[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17(1):53-61.

[4] 周培煌,朱飞.最低工资对广东制造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2):69-73.

[5] Ni Jinlan,Wang Guangxin,Yao Xianguo.Impact of Minimum Wages on Employment:Evidence from China[J].The Chinese E-conomy,2011(1):18-38.

[6] Peng Jia,Shiwei Zhang.Employment and Working Hour Effects of Minimum Wage Increase:Evidence from China[J].China&World Economy,2014(2):1-23.

[7] 杨翠迎,王国洪.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是促进,还是抑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管理,2015(3):12-22.

[8] Chunbing Xing,JianweiXu.Regional variation of the minimum wages in China[J].Journal of Labor&Development,2016(5):1-22.

[9] 傅允生.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基于浙江的考察[J].经济学家,2000(4):84-90.

[10] 阳立高,谢锐,贺正楚,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12):136-147.

A Study on the Variation Trend of Jiangxi Province Minimum Wage Standard and Comparing with Neighboring Provinces

YUAN Qinglin,GUAN Yaomei,LAI Fan,CAI Ping
(School of Busines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China )

Abstract :Minimum wage is the minimum return that an employer pays an employe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Based on relevant data collected from seven provinces of Jiangxi,Guangdong,Fujian,Zhejiang,Hunan,Hubei and Anhui in the last ten years(2008~2017),this study firstly shows and analyzes the total amount of minimum wage standard and the development speed with link-relative method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this period.Then,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minimum wage standard amount and link relative ratio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this period.Finally,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minimum wage standard amount and link-relative ratio between Jiangxi Province and its neighboring developed south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and the central neighboring provinces.We found that the minimum wage standard in Jiangxi Province showed a growing trend,and the regional gap of the minimum wage standard was gradually expanding.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minimum wage standard of Jiangxi and Zhejiang,Guangdong.However,compared with coastal Fujian and central neighboring provinces such as Hunan,Hubei and Anhui,Jiangxi no longer enjoys competitive advantages.This trend is bad for Jiangxi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of the developed south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Key words :minimum wage standard;trend of change;industrial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 F40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8332(2019)05-0114-07

* 收稿日期: 2019-03-06 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19.05.020

作者简介: 袁庆林(1970-),男,江西南康人,赣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关耀美(1996-),女,江西吉安人,赣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赖帆(1998-),女,江西于都人,赣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蔡萍(1997-),女,江西赣县人,赣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346.C.20190710.1022.014.html

责任编辑:侯伟浩

标签:;  ;  ;  ;  

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及其与周边省份的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