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电影的魅力在于现实_军事历史论文

“竞赛”:电影的魅力在于现实_军事历史论文

《较量》:影片的魅力在于真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影片论文,魅力论文,真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四十六周年之际,八一电影制片厂与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联合摄制完成的一部大型文献军史片《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相继在首都北京、广州、上海、天津乃至全国各地隆重公映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片在荣获广电部颁发的“华表奖”后,又获得纪录片“金鸡奖”特别奖。作为一名抗美援朝入伍的老兵,又是该片的编辑之一,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这场战争尽管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凡在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和老辈人中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激动不已。就连美国人也是如此。据前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将军回忆道:有一次他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出访美国,会见时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说:“我很想去你们中国。想见一见贵国志愿军管后勤的最高司令官……”洪老风趣地回答:“我这不自己送上门来了吗?”当翻译告诉他,洪将军就是当年朝鲜战争中主管后勤的最高司令官时,那位官员非常激动,立即伸出大姆指,连声说:“Perfect!” “Perfect!”(注:意即“了不起”“棒极了”)。据悉,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军事机关、军队院校和专家们仍把“朝鲜战争”列为研究的热点。国际上几乎年年都要召开研究朝鲜战争的专题会议。尤其是美国数十年来从总统到士兵,他们写的回忆录、文章和专著,光是目录摞起来就有一尺多厚,可见这场战争对世界影响之大。

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一起,打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的这段历史。这是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其战争之残酷、艰苦和激烈程度,也是中外古今战争史上少有的。在两年零9个月的战争中,中朝军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16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胜利实现了停战,保卫了我国的安全,打出了国威、军威,为维护东方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及其在世界战争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报刊上已多有评介。作为影片的编辑之一,我只想从资料的角度,介绍一下影片的特色。

第一,以史为纲,求真求实。

“真实”是《较量》这部文献纪实影片的生命力,也是该片赢得观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在参加影片制作的成员中,尽管有些人本来就是这场战争的参加者:如赵南起将军(军事顾问)、孟照辉(军事指导)、王金铎(导演)等。几位编剧也都是长期从事朝鲜战争问题研究的,不但对这段历史娴熟于心,而且手头都积累了不少资料。但他们不满足于此,为了对历史负责,为了真实地再现当年几亿中国人万众一心共同抗击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的辉煌业绩,他们仍然一丝不苟地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责任感,怀着对百万志愿军深厚的战友情谊,在充分运用军科院对“朝鲜战争”问题数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史为纲,以历史事实为脉胳,反复查阅、核实了大量中外专著、文档资料;观摩了上百部中外军事影视资料,并走访了健在的前志愿军首长如王平、洪学智、柴成文等。对外地的志愿军首长和当年的参战部队则通过电话、写信和寄剧本等方式广集意见。大至每次战役、每场战斗,小至地图上某个地名、某个山头都要搞得一清二楚。对敌方则更是如此。尤其是美军兵种繁多、“联合国军”番号庞杂、指挥官更迭频繁,为了做到准确无误,他们还多次到北京图书馆查阅美国当年的外文书刊资料,与中文书刊对照,直到准确为止。

第二,为了提高影片的史料价值和权威性。影片中多处使用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司令员的亲笔手稿、电文,以及来往信件。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都是由解放军档案馆直接提供的,绝大部分是第一次面世。其中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金日成给毛泽东的亲笔求援信,这封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特殊信件,则是经由当时国家领导人杨尚昆主席亲笔批准从中央档案馆借来的。为了达到影片真实的效果,中档馆领导答应提供原件,为了安全起见,馆领导专门派了一名处长和笔者一起护送这封信驱车直达八一厂动画车间。那位处长寸步不离地守在动画逐格摄影机旁,耐着聚光灯高温的烘烤,直到拍完已是中午,他饭也不吃就匆匆离去。等车驰出好远,笔者的耳边仍回响着他的话:别看这只是两片纸,它的价值可高了。它是几十年来东西方国家情报机构出巨金想猎取、连做梦都想得到而得不到的。现在让你们先饱眼福了……由此可见,这些首次披露的珍贵资料,其价值之可贵。以上这些资料,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而且观众亦能从中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大智大勇和卓越高超的指挥艺术。

第三,巧妙艺术地运用动画,发挥动画的表现力。影片动画的设计师祝锡勇、段增寿和张秀英都是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老同志,他们都是怀着对“最可爱的人”崇敬的感情,全力以赴地投入《较量》动画制作的。他们知道,《较量》这部战争巨片,双方动用的兵力都在百万以上,双方军队番号多、战争时间长、战役多、战斗次数频繁。而为弥补有些资料的不足,例如双方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场面等,还需要借助动画来表现,其动画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重、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但他们知难而进,在制作朝鲜地图时,他们主动放弃用三维电脑,而坚持用人脑,即通过油画绘制的手法和运用动画摄影技巧,达到地图立体透视的效果。为了增强动画艺术形象的力度,他们把首批入朝的25万志愿军分三路过江的宏伟场面,巧妙地用狭长的朝鲜地图作衬底,叠上我志愿军千军万马的出征步伐,再让镜头跟着脚步,将地图缓慢转了180°,使观众形象地看到我志愿军已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从而达到使地图和实景完全溶为一体的艺术效果。总之,通过动画设计师创造性的劳动,把影片《较量》复杂的敌我态势,双方的兵力部署和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以及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激烈场面等,运用动画高视角、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既能生动形象地看得明白,又能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第四,影片中大量的历史镜头,绝大部分都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大量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在炮火下我铁道兵、汽车兵抢修、抢运物资的镜头,都是当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八一厂的战地摄影队在炮火下冒着枪林弹雨抢拍下来的。八一厂20多位战斗在前线的同志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有一次,他们一个摄制组在祭奠罗盛教烈士墓前遭遇空袭,其中文英光和黄宝善负了伤,而摄影助理高庆生同志,为了保护摄影机,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用身体抱住机器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今这台染上过烈士鲜血的上刻有“光荣号”的摄影机仍然陈列在八一厂的荣誉室里。

影片中使用的数十帧历史照片,是从一千多张资料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可以说张张都来之不易。这些大量的照片除了由解放军画报社、新华社图片档案馆、军事博物馆、丹东和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单位提供外,还有一部份前志愿军首长当年的肖像照片如王平、洪学智、杜平等都是本人或其家属提供的。其中有一组“中朝高级干部联合会议”的照片尤为珍贵,她记录下了金日成与彭总、高岗等志愿军领涯人开会时交谈的情景和会后的合影。而这组照片却是由陈赓将军(前志愿军副司令)的夫人傅导同志翻箱底从将军珍藏了几十年的遗物中找出奉献给我们的。这组照片的贡献,不仅在于填补了影片这段历史资料的空白,而且由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这组照片早已绝版了。因此,她的史料价值之高、她的真实和珍贵所显示出来的魅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历史是部教科书。我们相信,今天放映这部影片,对于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特别是对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决议”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影响,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标签:;  ;  

“竞赛”:电影的魅力在于现实_军事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