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唯物史观论文,马克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是在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创立的,〔1〕它在以后的具体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特别是在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根据当时斗争的需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使其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了。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克列茨纳赫(1843年)、 巴黎(1844年)和布鲁塞尔(1845—1846年)三个阶段, 其代表著作分别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2 〕这里包含有“生产关系决定国家”的原理,它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是相同的;马克思还认为,社会发展要经历古代、中世纪和新时代、未来社会即民主制等时期。他的这些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社会的其他所有方面,包括宗教、科学、艺术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而生产就是人同自然发生实际上的关系,他原则上已经完全彻底地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决着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问题;〔3 〕还暗示出社会发展的三个时期:(1)尚不存在私有制、分工、 劳动异化的时期;(2)私有制等等存在的时期;(3)消灭了私有制和一切与之有关的现象以后的时期。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最基本原理。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它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其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以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4〕。由此可以看出:第一, 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对唯物史观的实质和出发点做了深刻阐述,指明了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生产力所决定了的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认为人(现实的、社会中的人)的活动有两个方面,即生产(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和交往彼此相互制约着,但生产是决定的方面,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交往关系)〔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必然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革命的根源, 通过社会革命使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7〕,社会发展依次经历:(1)部落所有制,(2)古代公社所有制,(3)封建所有制,(4)资产阶级所有制(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 (5)未来的共产主义公有制。〔8〕第二, 阐明了市民社会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它“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9〕。 第三,阐述了上层建筑的结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组成要素。指出,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等政治的上层建筑决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的上层建筑〔10〕。第四,明确、科学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1〕。第一次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第一次被全面地描述出来,并且成为完整的概念。

唯物史观被创立以后,它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资本论》,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特别是恩格斯在19世纪90年代针对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歪曲和伪造,针对党内机会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倾向,在致康·施米特、约·布洛赫、弗·梅林、符·博尔吉乌斯等人的书信中,全面、完整地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一,恩格斯继续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论证了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因素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一种最终的决定作用,并且这种最终的、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是以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表现出来的〔12〕。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的思想更加完整、深刻而科学了。

第二,恩格斯在充分肯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着重论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而全面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经济因素归根结底具有决定作用,但是它并不是自动地发生作用,而是通过上层建筑来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的;不能认为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原因,而其余一切只是消极的结果,当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决定历史斗争的形式和特点,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13〕。

第三,恩格斯具体论证了上层建筑相对独立性的深刻含义,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从而形成了它在发展中的特殊规律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14〕;同时,他还第一次提出了意识形态各种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特点,指出,上层建筑各因素正是在经济基础的必然性制约下的这种相互作用中才对历史进程发生积极影响的〔15〕。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确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的意识形态学说。此外,恩格斯通过对历史发展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关系的论述,更加科学地说明了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16〕。

第四,恩格斯在信中一再指出,唯物史观是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论,是唯一正确的指南,而不是构造体系的公式。因此,他强调必须详细地研究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事实,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对实际历史材料中找出规律来〔17〕。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归根结底由社会存在,其中主要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来说明。社会生活是由人来参与的,任何历史事件都与人的活动分不开,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生产关系则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客观规律。同样,一定的上层建筑也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正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各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杰出人物的作用,都是顺应历史潮流,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来,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重温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于当前的改革开放、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注释: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7、574页。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0—253页。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126—12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

〔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32—33页。

〔6〕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79页。

〔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82页。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71,77—85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42页。

〔10〕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82—8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31页

〔1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

〔1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482—483、 486页。

〔1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1—502页。

〔1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5—486、506页。

〔16〕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507页。

〔1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2、475页。

标签:;  ;  ;  ;  ;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