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基于O2O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

互联网+视域下基于O2O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

互联网+视域下基于O2O 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赵丰超,易述鲜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四川成都)

摘要: 现如今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商业运营中已经向着O2O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发展,如果将O2O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还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特别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进行线上、线下整合,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互联网+;O2O;高校体育教学

一 前言

O2O 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涵盖社会多领域[2]。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创新2.0 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并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一种重要工具,成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直接动力,在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O2O 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高校学生对于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兴趣出发更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同时O2O 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便捷性、直观性、娱乐性、互动性,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3]

(二)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通过O2O 教学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好线上、线下的学习任务并进行监督指导,学生可以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和教师进行线上互动,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4]

(三)丰富体育教学资源

由于四川省的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不如发达的省份,但是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教育资源,通过O2O 教学模式将教学资源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从而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O2O 教学模式的应用,会整合各种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补充相对匮乏的教学资源。

Alyn Wallace曾经研修天文学、工程学与物理学,现在是一位全职天文摄影师,他在家附近的威尔士及其他地区开办摄影讲习班。

(四)填补教师资源的不足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让O2O 不仅仅在商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也逐渐的涉及到了体育教育领域,O2O 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远程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线上、线下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推进体育教学[2]。特别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高校学生中比较普及,也为O2O 教学模式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对各种体育动作进行示范、讲解,学生模拟学习,但是教师的讲解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应用其中,不仅能够对各种动作进行标记、重放、定格,还能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传终端,学生进行手机智能终端接收相关内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观看学习,从而更为具体、直观、方便的学习教学内容,并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动作模型,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比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将运球的技巧进行分解,将腕关节、腕关节的运用方式以及力度等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到在运球中身体不同部位的配合,从而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更好的掌握运球相关知识,同时对于教师的知识运用和组织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三 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坦诚沟通

第四,存在一些科学性错误.两个课题的教学都出现了科学性错误:在第一个课题的教学中,认为实验几何是不科学的;在第二个课题的教学中,认为非等腰三角形就是不稳定的.

(二)缺乏对空间和时间的超越

传统体育教学形式具有知识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的特点。信息化手段没有得到有效运用,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教学资源就不可能建立在网络学习社区的基础上,不可能实现瞬时生成和瞬时传输,使得学习效率大大下降。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在基础知识教学和普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主体没有转化为学生,学生自主性不强,这是一种基于兴趣和关注点的定制化的交流和学习。使具有共同兴趣和关注的学习者无法通过网络走到一起。通过分享、沟通和协作,每个学习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自主地、积极地参与,不能反思、理解和规范自己的参与行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没有网络作为共同学习的载体,目前主流的学习社区没有包括邮件、论坛、博客/微博、在线课程等。

(三)教学形式低效

传统体育教学课堂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课堂上完成。学习者只要不能通过终端(如PC、智能手机等)接入互联网,就不能登录学习平台参与学习、交流与协作。O2O 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局限性,成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有用的补充,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有吸引力。

(四)忽略共同的学习观和经验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无法实现集体智慧的凝聚和个体智慧的发展。学习者不能通过学习理念和学习经验聚在一起,不能通过开放的交流分享教学信息、资源、个人观点、个人经历和智慧。他们不能凝聚成集体智慧,不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五)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速卫起重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SWF在中国的贸易公司。SWF是全球起重机和起升设备行业的业界领先者,客户包括独立的起重机制造商、提升设备经销商和服务公司。SWF拥有极为全面的产品目录,被广泛应用于对性能和质量有极高要求的领域。此外,公司还拥有完整的服务包,包括全天候客户服务支持、客户专用配置软件、技术和销售培训以及一系列的客户特定服务。

传统的体育教学不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主要以学习者的广泛参与为主,学习者通过选课参与课堂学习。第二,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也不是一个共享的资源平台。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所有的学习资源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学资源的封闭,使得学习者不可能进行公开的交流学习。

四 O2O 教学模式在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线上学习

在体育项目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四川省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O2O 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海量互联网教学资源作支撑,能够弥补师资的不足,特别是可以弥补小众的,新兴的体育项目教师资源。

(二)线下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布置,在线上进行通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进度同步到手机智能终端,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疑问可以直接与教师建立联系,教师将学生们所反馈的问题整理后,给出详细的解答方案,以此来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积极的学习体育运动。比如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教师将“白鹤亮翅”的连续动作,以及分解动作制作成视频或动画,让学生根据视频进行自学,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掌握双手和双腿的协调性,教师就可以进行示范,或是根据学生上传的自己学习的视频给予针对性纠正,这样学生对每一个招式都能熟练的掌握,同时还能弥补因教师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教学不到位问题,在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三)课程评价

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运用和掌握程度,所以可以在线上进行考试题目下发,学生提前复习相关知识,最终评分中教师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考试的表现。这样让传统应试教育考试的模式被打破,不需要集体考试,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考试内容,在练习后自己录制视频上传,让整个评价过程更加的智能化,教师在评分中不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缩短学生的考试时间,最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聚焦环保督查抓整改。把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切实扛起监督责任,全程派员参加8个方面问题的整改督查工作,建立周督查、月通报工作机制,确保整改一项、核查一项、到位一项。对“回头看”交办的256件信访件,建立挂账销号和快速处置机制,通过现场督查、会议调度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置。目前,256件全部程序性办结,立案查处116起。

五 结语

现如今的高校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差的问题,学校也更多的“重智轻体”,让体育教学沦为形式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下,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改革的机会。但是体育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改革中需要拥有清晰的改革路径,通过“互联网+ 视野”推进智能环境变革、课程形态改革、教学范式改革、学习方法改革、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教育管理改革和教师发展改革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发展中,营造全新的教育环境,推动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继伟.“互联网+”背景下O2O 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7(9):214.

[2]孟欣欣.“互联网+”时代基于O2O 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7):115-115.

[3]李蕊.“互联网+教育”视域下“O2O”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10):54-57.

[4]汤飞飞.“互联网+”视角下基于O2O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17,5(385):67-68.

本文引用格式: 赵丰超,等. 互联网+ 视域下基于O2O 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7):67-68.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课题TY201840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7.023

标签:;  ;  ;  ;  

互联网+视域下基于O2O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