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周卫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周卫

广西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地基处理环节非常重要。所谓的地基是将整个建筑物的上层所承受的部分重量承载传递至下层建筑物本身,而由于上层建筑给下层建筑带来极大承载力的同时,也使地基不断向下沉积,但有最大的沉积范围,不会造成一般性的损害。做好基础的工程地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生活水平,也是对社会经济稳步升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强化建筑工程地基的基础检测和工作探讨,对于我们今后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优化对策

引言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涉及到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涉及到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也涉及到施工质量的评价,甚至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使用的检测方法面临科学选择的问题,做好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确保检测结论的科学、准确、公正的唯一保障。

1地基基础检测概述

地基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承载力试验;二是变形参数指标测定;三是评价岩土性状或地基施工质量评价。在进行地基检测时,最关键的检测是检测承载力,包含天然地基承载力、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桩基的承载力(抗压、抗拔、水平);其次为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天然地基检测目的就是承载力的检测。

人工地基包含:桩基、换填垫层地基、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和夯实地基、复合地基(桩土联合地基)、注浆加固地基、微型桩加固地基。包含承载力检测及完整性检测。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地基检测前需要首先做好核对检查,熟悉地基检测要点。第一,核查地基具体位置和大小;第二,核查地基持力层情况,核查是否出现渗透和塌方等情况;第三,核查建筑工程位置,避免损坏地下电缆和管道,避免影响到建筑工程地基检测工作。第四,核查施工资料,确认施工工艺和现场施工状况,沟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制定合理检测方案并通过各方会签。确保施工现场满足检测的需要。

2.1桩基检测

在建设行业,桩基检测最重要的规范就是《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106-2014,对桩基检测的两个方面:承载力检测和完整性检测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规范了边界。从承载力检测的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检测、钻芯法孔底持力层核验到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低应变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钻芯法检测、高应变检测的适用范围、检测条件、检测数量、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安装标准、现场检测的方法、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标准、检测报告的内容都做了详细规定和解释。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由于规范要求建筑桩基甲级和乙级的桩基必须采用静载荷试验来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故为设计提供单桩承载力依据的试验必须为静载荷试验;

而验收试验时,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同样必须采用静载荷试验;而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过为设计提供单桩承载力依据的静载荷试验的,在静载检测以外,则可以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验收试验;在遇到边远地区的验收试验,特别是交通不便和场地狭小的一些工地,也可以考虑自平衡法、钻芯法进行试验;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桩基,除了静载荷试验,在满足高应变检测条件时,也可以采用高应变法进行验收检测。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403把自平衡这个新出现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化,强调了它的适用范围,从法规方面杜绝了用自平衡造假的可能,确保了这个检测方法的生命力,大幅减少了边远地区长桩的检测成本,是值得推广的检测新技术。

针对不同等级的桩基进行合理选择方案,即能达到确保质量的目的,又能减少支出,增加经济效益。

2.2天然地基检测

简单的天然地基极其简单,复杂的天然地基极其复杂,综合各土层的实际情况采用环刀取样、十字板剪切、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扁铲侧涨试验、土工取样试验、静载荷试验等检测方法。而对应关键的静载荷试验,由于某些土层具有的特性,合理选择载荷试验的压板成为了关键,因此要求检测技术人员,对地基变化情况做好掌握,确保检测数据能准确反应各个土层承载力。

2.3处理地基检测

处理后地基原来都是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规范来执行,但自从《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出台后,这个规范成了处理后地基检测的依据。

处理地基指的是人工加固土体,可以提升地基的抗压性。因为土体加固方法是比较多的,因此地基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考察具体工程,根据加固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测手段,确保过程和结果均达到设计要求。

其中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和夯实地基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的检测,多用环刀取样、十字板剪切、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土工取样试验结合验收时的静载荷试验、以确保地基稳定。

复合地基的检测中,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均需要过程检测,通过标准贯入、动力触探、钻孔取芯、开挖、干密度抽查等手段结合静载荷试验来完成所以的试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除了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等具有粘结强度的桩尚需抽检10%的桩身完整性。这里注意的一个,就是规范要求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要求对桩进行钻芯检测,但设计给出的水泥土搅拌桩是90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而工程实际是无法等到90天再进行试验的,造成了这项检测基本不进行的局面。

注浆加固地基分为水泥为主剂、硅酸钠溶液及碱液这三种注浆加固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注浆材料分别采用标准贯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面波、钻孔取样的方法与静载荷试验共同完成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微型桩加固分为树根桩、预制桩、注浆钢管桩,检测均为静载荷试验,树根桩和预制桩还需要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而注浆钢管桩如果注水泥浆凝固后强度大于8MPa则需要进行完整性检测,如果低于8MPa则不需要,以设计要求的强度为准。

这里非常要注意的,就是所有的处理后地基验收试验均为静载荷试验,部分包含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钻芯检测。

2.4 基坑检测

基坑检测包含:完整性检测、支护桩的水平承载力检测、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及强度等级检验、锚杆试验、土钉试验、钢筋检测等。

完整性检测包含了桩的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地下连续墙的完整性检测(声波透射法、钻芯法)、重力式挡土墙的完整性检测(钻芯法)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优化对策

3.1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应遵循技术规范

为确保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检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和《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403-2017中的规范要求。这八本技术规范对于不同检测方法的关系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且还强调了不同方法一起使用的详细关系,是我国建筑行业现阶段最全面的检测技术规范。因而,检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应将这些技术规范作为主要依据,当规范之间有出入的时候,以设计指定的规范为准。

3.2数据处理分析和检测报告环节管理

检测机构应制订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分析和出具检测报告的整套流水化作业制度,做到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如检测数据安排给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专职处理,现场检测人员不参与数据处理分析,但参与审核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除实行审核、签发程序外,在盖章之前建议增加一个最终审查关,重点审查程序执行是否符合规定,以杜绝问题报告。以下是审核、签发环节技术人员签字前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审核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1)检测现场记录是否真实、直观、全面,收集的材料是否经过甄别,手续是否完备;2)检测所用仪器设备是否确认无误,是否与检测项目相对应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3)客户的要求是否被描述准确;4)结论性数据的科学性,结论描述的准确性是否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2)签发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1)现场记录的信息是否充分,支撑报告内容的材料是否有效;2)对于客户的要求是否得到圆满的解决;3)检测方法标准是否现行有效;4)检测试验中的结论评定标准是否适用;5)技术数据包括原始记录的数据与检测报告中引用的数据是否一致且准确,检测数据的临界值、误差是否可控,检测出样品为不合格的,是否有十足的把握,对使用该检测方法不能明确得出结论的,是否建议了其他补充或验证方法。另外,验收检测中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24h上报制度一定要有效落实,以防止质量问题被隐瞒,因为地基基础检测多是抽检,抽检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很可能是整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预兆,不应轻易放过。

3.3选择并保持检测仪器的可靠性

建筑工程地基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检测质量和地基检测结果是直接联系的,因此检测设备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到检测准确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基检测需要的仪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但先进的以前不代表可靠性高,保证了仪器的可靠,才能更好服务于检测工作。而要使检测仪器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要做好仪器的相关保养、自校、检定、更换,确保相关仪器需要时处以良好的状态,从而使地基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3.4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

地基基础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会直接影响检测工作的开展和数据的准确,因而,检测机构应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贯彻落实下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检测机构应帮助检测人员掌握上述八本规范,了解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明确红线意识,并促使其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指导文件内容等,这样一来,检测人员才能在工作过程中结合检测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贯彻实施。

第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关系重大,因而检测机构还应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促使检测人员树立安全防范和质量责任意识,以确保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没有好的基础是不可能建起万丈高楼。地基基础检测是对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采用合理的措施,对现阶段地基基础检测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云.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9,26(01):84-85.

[2]李万福.试论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33):51-53.

[3]王春旭.简析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检测要点及其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9,(4):35.

[4]徐决华.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4):101-102.

[5]梁炳墙.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分析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42):176~178.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8]《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

论文作者:周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周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