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国平

(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观察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出本科室的10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病患,视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开放组与经皮组,均为50例,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经皮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相关指标,经皮组的手术历时、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少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患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组间后,差异不显著(P>0.05);开放组的总有效率是84.0%,经皮组是96.0%,经皮组比开放组高,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手术历时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明显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值得推行。

关键词: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因间接性的外力撞击胸腰椎骨质所致,可分为为单节段脊柱骨折或多节段脊柱骨折,后者的致伤因素更为复杂,临床治疗难度更大【1】。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病患常伴有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截瘫或死亡,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有效疗法,常用的术式包括传统的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两种,后者的疗效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两种术式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中的治疗效果,选出本科室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的10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病患的病历资料展开分析,见下述总结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出本科室的10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病患,都经X线、CT、MR等影像学检查证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都是伤后2周内的新鲜骨折,临床上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胸腰背部疼痛、脊柱活动功能障碍、肌力下降等症状。视不同术式将病患分为开放组与经皮组,均为50例。开放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9~73岁,平均(45.6±7.8)岁;致伤因素中,交通意外伤24例,坠落伤13例,跌伤10例,砸伤3例;骨折部位中,胸椎段21例,腰椎段29例;骨折类型中,爆裂性骨折27例,压缩性骨折16例,骨折脱位7例;Frankel脊柱损伤分级中,A级4例,B级9例,C级15例,D级22例。经皮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1岁,平均(46.0±7.6)岁;致伤因素中,交通意外伤23例,坠落伤14例,跌伤10例,砸伤3例;骨折部位中,胸椎段22例,腰椎段28例;骨折类型中,爆裂性骨折26例,压缩性骨折17例,骨折脱位7例;Frankel脊柱损伤分级中,A级4例,B级10例,C级15例,D级21例。比较开放组与经皮组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骨折部位、骨折类型、Frankel脊柱损伤分级等资料,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行数据分析。

1.2治疗方法

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于伤椎及其上下两椎骨间植入椎弓根螺钉,把金属棒弄成弧形并装于合适部位,内固定复位伤椎。经皮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全麻,病患体位为俯卧位,于C臂X线机辅助下明确手术部位;作6个小切口,穿刺针在伤椎左右侧椎弓根10点钟方向与2点钟方向分别进针,取出针内芯,放置导丝,取出针管;利用3级软组织扩张器慢慢扩充软组织通路,撤掉前2级软组织扩张器,最后一个软组织扩张器充当保护套;攻丝椎弓根,旋入椎弓根的中空螺钉顺导针,于C臂X线机辅助下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把金属棒弄成弧形,使其符合脊柱生理弧度,并将其与螺钉连接,于二者交汇处安装螺钉延长棒;撑开延长棒,复位螺钉,锁紧螺帽,拿掉延长棒;利用C臂X线机观察复位状况,复位良好则冲洗、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历时、切口长度、出血量;(2)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3)综合评价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不受限;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肩关节活动稍微受限;③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数据分析

选用SPSS l9.0系统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经皮组的手术历时、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少于开放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创伤性疾病,常伴有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能力与劳动能力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该疾病具有致伤因素多样化、病情复杂等特点,若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给予治疗,病情恶化后可能会导致截瘫或死亡。

手术是当前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目的主要是对骨折进行复位,以纠正椎体高度丢失,恢复脊柱生理曲度,进而减少椎管对脊髓神经造成的压力,确保神经功能的稳定性【4】。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成功治疗的关键【5】。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术式之一,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该术式的固定强度与稳定性较佳,相比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其钉棒松动或断裂的发生率更低,且在畸形矫正及脱位复位上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6】。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结果显示,经皮组的手术历时、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少于开放组,且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开放组(84.0%),提示经皮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组,说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综上所述,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手术历时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明显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张超,皮红林,刘家矿,等.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J]. 医学综述,2015,v.21(5):899-901.

[2]何海潮,吕晓强,张永进. 短节段经皮微创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比较[J]. 中国骨伤,2016,29(4):329-334.

[3]张强,李瑞龙,杨刘柱,等.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活动度改善12个月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9):1242-1248.

[4]刘亮,蔡丰,刘晓东,等.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9):713-716.

[5]陈建光. 连接棒内固定法与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41-41.

[6]柴旭斌,周英杰,黄勇. 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7,10(2):81-84.

论文作者:王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