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论文_王勇

新时期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论文_王勇

王勇 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 750001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09-01

朗读是小学阶段每个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失去了朗读的语文教学是遗憾和不完整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都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教材强化了诵读训练,朗读能力已经成为学生语文能力之一,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形式。当前提倡大语文教育观,那么,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而更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与生活当中,朗读能力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朗读已经在语文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而这种语言感知能力的训练就要通过朗读来实现。朗读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朗读正是向大脑输送信息的过程,有利于小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在朗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朗读,朗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尤其是对一些名篇佳作,越是朗读越是有思想,这种品味语言的趣味无穷,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朗读者的语言积累,从而了解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才能将语言运用得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长此以往,注定会爱上阅读。朱自清先生曾经这样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是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同时,朗读又是一种对别人的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把书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是语言文字的二次加工,有利于更好地运用语言,把在朗读中积累的语言情感加以运用。如今,有很多小学生写作困难,原因就是没有语言积累和经验,这就说明朗读对与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都有一定帮助。

其次,朗读能力的运用十分广泛。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朗读能力欠缺,把支支吾吾的读书视为朗读,既没有朗读的味道又没有投入情感,一提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开始“慢八拍”的读,故意放慢语速,拉长声音,怪声怪气地,孩子认为自己是有感情地在朗读。这归根结底是小学阶段朗读能力的训练不够,指导不到位,我们语文教学的朗读培养目标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目前这种“唱读”严重,并非少数。其实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准确地把语言文字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把文字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种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语言,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过程就是表达感情地过程。

最后,朗读具有感染力,一个朗读能力好的人往往有丰富的感情,他在朗读时会把自己融入到文字当中去,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来感染他人,愉悦自己的身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现阶段的小学生就需要这种“多情”的朗读,当然不应该是唱读,应该是语言文字的再创造,是抑扬顿挫的,是声情并茂的,更是语言本身散发的魅力。古人就有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说法,可见古人十分重视“读”的过程,明确了读的指标。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堂朗读能力训练,做好范读引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我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那么,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而朗读需要注意技巧,依不同题材的文章而把握感情基调。如教学《梅花魂》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有背景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一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而是初步把握感情基调为接下来的朗读打基础,学生在听朗读录音的时候会产生略微的感情共鸣。听完朗读录音后,教师再挑出最能体现真挚感情的段落范读,当然,范读是用“情”的,如读到外祖父教我读诗的段落和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段落,教师用十分伤感的心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做好范读引领的榜样。接下来,找学生单独范读,适时评价与指导朗读技巧。最后,以点带面,整堂课上全班学生都大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课堂充满朗朗地读书声,既体现了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要求,又实现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目标。

其次,让朗读贯穿在小学生学习成长与生活的茶余饭后。朗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向课外延伸,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一但有了朗读的习惯,学生就会以朗读的方式自我欣赏,表达心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晨读是培养朗读的最好时机,小学生容易被感染,喜欢合拍,就是有同学在朗读,他就会自然地加入,要求所有学生都放声朗读,不出声不算度,声音大就表扬,每天鼓励一位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朗读,内容不限,让朗读者在其他学生的掌声中获得自信,并且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朗诵一首诗词或诗歌,真正使朗读成为小学生的习惯,坚持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后,拓宽教学资源渠道,举办校园或班级《朗读者》栏目。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文本,更不能受限于课堂,而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走出课堂,让语文无处不在。当然,朗读也不能仅限于读课文,拓宽教学资源渠道,更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如鼓励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学习《朗读者》中的朗读者的朗读技巧,感受朗读者的人文情怀,以激发小学生模仿朗读的欲望,通过收看有关朗读的电视节目来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朗读者的风采,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朗读的艺术。除了收看电视节目,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在校园或班级举办《朗读者》栏目,每周利用一节课来展示,学生自己找喜欢的内容并且做好背景音乐,每期栏目根据时间限定人数,采取自愿报名,凡是报名参加的都颁发“最佳朗读者”证书,有条件的话可以录制视频,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朗读来展现自我,让朗读真正成为一种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朗读,脱离了朗读能力培养的语文教育是空虚的。新时期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有利于陶冶小学生情操,有利于树立自信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素养。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