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伤的防护对策论文_薛晶1,刘丽2

军事训练伤的防护对策论文_薛晶1,刘丽2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 康复疼痛科;2 陆军78集团军医院 手术室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国家部队军事训练医学研究的普及与深入,我国部队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军事训练中容易产生伤病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训练效果,也会对训练进程造成阻碍,此外,更会影响到战斗力的提升,这也是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就当前来看,对于伤病因素还有部分人员具有认识不正确的现象,在采取防治措施时也未选择适当的方式,这对于部队训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部队军事训练伤的产生因素加以分析,以此来探讨相关的防护对策,控制军事训练伤的产生。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伤病;因素;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中的多发疾病与常见疾病,位居第一的为创伤,其次为运动性疾病。凡是由于训练所引起的全身或者局部损伤,均为训练伤。现针对部队军事训练伤的产生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分析。

1军事训练伤产生的原因分析

1.1不科学不合理的组织训练

运动前所准备活动未落至实处,仅追求表面形式,运动准备不到位便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训练未能因人施训、局部负担过重、不合理的技术动作,不断重复同一种训练或动作,未及时安排间歇性休息等均会造成损伤问题。与此同时,官兵在反复疲劳刺激下造成肌腱、肌肉以及韧带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损伤与劳损[1]。训练后未进行放松与调整,消除疲劳,机体体能降低的基础上再次训练,如此累积疲劳从而形成机体损伤。除此之外,在训练时未针对受训者的训练水平、部队任务特点等具体因素来设置科学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未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此一来,受训者的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均不可控,这对于体能素质较弱的人员是无法承受的,最终造成训练损伤现象。

1.2不完善的防护措施

大部分组织人员均欠缺相关的防护常识与意识,在训练前未完善对器材、气候以及场地检查等工作,尤其在训练环境(如风力、环境、温度以及空气污染等)欠缺必要的监测措施。不足的防护措施往往也对训练效果造成影响,同时极易造成训练伤问题的产生。卫勤人员、基层指导员同时还欠缺在训练伤的急救知识以及各常规训练伤的防治知识,致使损伤处理达不到基本的规范度与及时性,严重的还会加重损伤或造成二次损伤[2]。

1.3基础体能薄弱

身体素质薄弱同样是造成训练伤的一项主要因素,近些年以来,随着生活节奏与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身体力量有所下降,在入伍前,新兵的身体素质往往存在差异性,并存在机体力量分布结构比例不合理与机体力量不足的现象[3]。力量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躯干稳定性力量少、小肌肉力量弱、关节力量、稳定性以及柔韧性的缺乏;力量不足表现为下肢力量、腰腹力量有所欠缺,总体力量一般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军事训练伤的防护措施

2.1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做好顶层设计

军事训练计划应依照训练大纲要求与条件来进行,在保障规定军事训练任务完善的基础上把握好下述原则,首先,需要保障训练任务质量的达标性,从最大能力上减少军事训练伤的产生率;其次,综合考虑参训官兵的生理心理承受力与适应力,确保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杜绝安排一切易造成损伤的训练内容。

2.2加强健康教育

在训练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动员教育,使训练伤知识得到普及。在训练准备期间,通过健康教育使全体成员了解到各类不同的训练项目所产生的损伤问题以及不同训练伤的相关表现与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每一位参与训练的成员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消除顾虑,并树立训练信心,使自我防护意识提升上来。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整体的卫生监督,在展开训练前,卫生人员应提前进入训练场,对训练器材、训练场地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是否与训练要求相符,对于参加训练的官兵健康状况与体能加以评估,向组训人员提出科学性的建议,传授急救技术,以此来提升受训官兵的互助自救能力[4]。

2.3维持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

优良的体能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性,这也就是说在产生损伤后还可减少损伤的严重度,这对于二次损伤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体能是军事训练的基本前提,在训练时需要加强躯干稳定性的力量训练,通过避免伤痛的方法来进行,重视小肌群训练,展开关节稳定性练习与平衡训练[5]。其次,在训练时组训人员应针对受训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区分,再实施具体化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收到最佳训练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区别对待病后初愈或新兵训练的受训者,遵循耐力、技巧与运动心理训练规律,灵活组训,这样可以提升受训者的训练积极性,同时还能提升训练质量。训练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受训者的身体素质也是在日常不断的训练中养成的,为此,应加强训练,提升综合素养。

3结束语

经过相关研究调查可知,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中的多发疾病与常见疾病,而位居第一的为创伤,其次为运动性疾病。运动性疾病的病因具体包含两类,即运动量过大所致的机体不适应与过度紧张。创伤在军事训练中时常出现且不可避免,但是对于运动性疾病则可以通过相关防治措施来加以预防。应提高官兵对于军事训练中伤病的基本认识,以此来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将伤病的各项防治措施找出来,根据具体的伤病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缩短伤员的康复时间,尽可能避免对部队军事训练效果与进程造成的影响。上文总结了军事训练的常见诱发因素,同时给出了具体化的防护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陈曦.消防员常见训练伤及防治对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02):130-133.

[2]饶南,孙金海.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伤现状及防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12):1173-1175+1178.

[3]邱磊.装甲兵某部训练伤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

[4]赵洪梅,甘露,张荣莲,王琳,徐春艳,崔淑华.军事训练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S1):77-78.

[5]胡军杰,张敬鹏.应用鱼骨图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治对策[J].西部医学,2016,28(3):393-395.

论文作者:薛晶1,刘丽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军事训练伤的防护对策论文_薛晶1,刘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