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单一用药组、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用药组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效果;发热消失时间、腮腺肿大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一用药组45例中2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0.00%,联合用药组45例中30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5.56%。联合用药组发热消失时间、腮腺肿大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3.25±0.87d、3.76±1.20d、3.14±1.02d、2.45±0.55d、比单一用药组3.25±0.87d、3.76±1.20d、3.14±1.02 d、2.45±0.55d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两组患儿未有一例出现心肌炎、睾丸炎、脑炎和胰腺炎。结论: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症状消退时间,促进患者饮食恢复正常,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关键词:利巴韦林;喜炎平注射液;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
流行性腮腺炎为呼吸道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和直接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在春夏秋冬均可发病,但以早春和晚冬发病为常见[1-2]。本研究探讨了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单一用药组、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男性、女性各有25例、20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6.34±1.56)岁。联合用药组男性、女性各有27例、18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6.31±1.52)岁。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单一用药组采用利巴韦林(国药准字H19993063,名称利巴韦林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根据患者体重给药,10mg/kg,缓慢静脉滴注,治疗7天。联合用药组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249,名称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其中,利巴韦林应用方法同单一用药组,同时将0.2-0.4ml/kg喜炎平注射液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缓慢静脉滴注,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效果;发热消失时间、腮腺肿大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效:3天内发热消失、腮腺肿大消失、饮食恢复正常、疼痛消失,无出现急性胰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有效:3天内腮腺肿大、发热和疼痛减轻,饮食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计数数据比对统计,分别作t检验、χ2检验,P<0.05说明对比之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用药组患者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效果比单一用药组高,P<0.05。其中,单一用药组45例中2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0.00%,联合用药组45例中30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5.56%。
2.2 发热消失时间、腮腺肿大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联合用药组发热消失时间、腮腺肿大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3.25±0.87d、3.76±1.20d、3.14±1.02d、2.45±0.55d、比单一用药组3.25±0.87d、3.76±1.20d、3.14±1.02 d、2.45±0.55d短,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两组患儿未有一例出现心肌炎、睾丸炎、脑炎和胰腺炎。
3 讨论
腮腺炎病毒潜伏时间在2周-3周作用,在腮腺肿大出现前1周至出现腮腺肿大后1周,唾液腺中可分离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具有强传染性,可对腮腺和各种腺体组织造成侵犯,引发心肌炎、睾丸炎、脑炎和胰腺炎等。喜炎平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等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毒副作用少,耐药性低,安全性高,对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等均有良好灭活作用。而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对多种病毒生长进行抑制,但单一用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抗病毒作用,辅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可减少耐药性和副作用出现[4-5]。
本研究中,单一用药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用药组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患者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效果比单一用药组高,发热消失时间、腮腺肿大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疼痛消失时间3.25±0.87d、3.76±1.20d、3.14±1.02d、2.45±0.55d、比单一用药组3.25±0.87d、3.76±1.20d、3.14±1.02 d、2.45±0.55d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利巴韦林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症状消退时间,促进患者饮食恢复正常,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董颖.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喜炎平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应用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1):1777-1779.
[2]彭曙辉,周雄飞,孙艳萍等.喜炎平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05-506
[3]何足元.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16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0):1527-1529.
[4]武玲.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5):664-665.
[5]谢志军.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4):294-296.
论文作者:朱秋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时间论文; 腮腺论文; 注射液论文; 患者论文; 流行性腮腺炎论文; 两组论文; 饮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