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体会论文_沈文富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体会论文_沈文富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庄上小学 沈文富 363500

众所周知,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视觉思维能力)和美术教育有着天然和必然的联系。新课标教材试图从各种途径来维护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将各自的观察、体验、发现和想象转化为可视物象的能力。为此,培养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其中包含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表现能力,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发现美,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美的世界,是美术教材义不容辞的义务。新世纪的美术教材应该是开启儿童心灵之门的钥匙,是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种。

现代美术教育期盼一种符合当代人材素质需求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和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的,对维护学生个性发展、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自尊心(甚至自豪感)有益的学习成绩评价标准和方法,这种标准和方法和以往不同的是,它不但关注学习效果、结果,也重视探索、研究和学习的动态过程,它用一种亲切而具有启发、鼓励、鼓舞性的态度、语言、方法、措施,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结合特定的情况、特定的要求、特定的对象进行极积的有针对性的评价。现在一些地方运用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点评价方法则是其中有意义的探索。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人类有了艺术才产生了文明,艺术始终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美术活动及其作品折射出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同时反映了时代、国家、民族的文化。

美术教育理应是一种文化的教育。有的学者认为各民族、各种族的文化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映照,它们象可以单独欣赏的有着不同色彩的图画,相互拼接组合起来又成为一幅五彩缤纷的“马赛克”式的人类文化图卷。远远望去,它们都是灿烂辉煌的人类智慧、人类文明的象征。多元的美术文化使学生们感受到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人类表现美的形式、手段和风格的多样性,人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由此产生出对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的理解、尊重、欣赏、学习和借鉴的意识.多元的美术文化也使学生更加了解并感受到祖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伟大神奇以及它的独特性、珍贵性。从而产生对这些文化的热爱、保护、继承发扬的责任感。

重视原始美术文化、乡土民间美术文化、儿童美术文化和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的介绍和欣赏,意义非凡.前三者引起了无数艺术史家、人类学家的关注,许多现代、后现代艺术家在三者中吸收养分,寻找方法,获取灵感。中外美术教育实践发现,儿童也自然而然的对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以近现代、后现代艺术由衷的感到一种亲近和理解,并能很好的学习借鉴。因为在这四者中存在着许多表象和深层次的有机、有趣而自然的联系,这方面已有许多专家进行研究论述。

在中国,儿童美术文化(儿童美术文化包含成人为孩子创作的美术作品,这里特指由儿童自己动手创造的美术文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蹲下来看儿童,珍视每一颗心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他们生理、心理、精神成长的需要思考问题,从儿童自然的天性出发,从他们的视角和生活经验出发,这样才能大大缩短成人与儿童的心理距离,才能充分了解、理解孩子们的所见、所思、所作所为,彻底改变那种由于功利目的的技能训练以及成人模式,成人主观臆断所导致的对儿童内心情感的忽视,对儿童美术学习过程和表现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扭曲,这是新世纪对中国美术教材人文精神的呼唤。

重视儿童美术文化的第二个方面是引导孩子们从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自己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并为自己能有如此独特的观察力、感受力,有别于别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及表现创造力而感到由衷的自豪。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儿童往往只注意过程(也许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精神上的释放”,或是肌肉上的“锻炼”),低龄孩子常常对自己的作品的美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年龄稍长些的孩子又会盲目模仿成人赞赏的风格.追求“象”的境界,或企图获得某些成人的嘉奖(遗憾的是这些“嘉奖”往往是成人模式,功利主义的).他们轻视、不满意、看不上那些连艺术家也叹服的自己创造的美丽作品。老师们要努力从颜色、线条、形式、风格、手法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让孩子们由衷的感到自己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当然,还必须注意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真正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享受通过自己劳动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牢固的树立每位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新世纪美术教材应该具有的特征,同时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难点”.综合的理念要有科学性、时代性,要符合本国、本地区的实情.对它 “度”的把握,形式上的选择、内容上的确定均需要认真钻研、反复试验和不断探索,仅凭主观臆断脱离实际的为综合而综合将达不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这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正象美术课程标准上说的那样,这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重叠或交叉,望执教老师们注意。

新课标教材许多课的作品在表现手法、风格使用工具等方面常常是多元化的,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美感欣赏的多元性。

2、在表现方式和想象力等方面给予启发。

3、在作业的难易度上给学生予以选择的权利。

4、给学生按自己个性意愿选择的空间。

5、给学校课外活动提供参照。

6、有时每件作品都象一个菜单,进入后都可以探索一番。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学生引向自然、走进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每个学段都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建议低年级学生: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民间玩具、卡通艺术形象、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等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高年级学生可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或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等等。

论文作者:沈文富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体会论文_沈文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