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论文_解正甫

征地拆迁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论文_解正甫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土地资源流转和使用也变得愈发活跃。在实际土地资源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的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巨大,一些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困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在土地征收利用的过程中,政府、企业、人民的利益牵扯其中,造成了很大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对此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征地补偿和拆迁政策,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部分地区仍闹得民怨沸腾。对此本文就将对征地拆迁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从国家政策导向出发对征地政策的制定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矛盾问题的有效缓解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征地拆迁;不稳定因素;解决对策

引言

想要促进征地拆迁矛盾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首先是国家的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对征地地区的利益补偿是否符合当地的经济现状。征地过程能否保持公开公正。是否能在拆迁后对当地居民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以上问题是征地地区人民群众考虑的重点问题,设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妥善有效解决,对促进征地问题的有效解决有着直接和关键的影响。

1 国家对征地工作的总体要求

国家和党中央对征地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管理,妥善处理城市发展和征地拆迁的关系,做好征地补偿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征地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6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征地补偿新标准实施,确保补偿费落实到位;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并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来计算发放征地补偿安置费。201年5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征地拆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严格征地拆迁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突发事件;开展全面检查,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

2 征地拆迁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特性

2.1具有较强的对抗性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当地百姓的对抗性较强主要表现在对暴力干预程度不断提升,对关键交通设施进行封堵,在政府前进行拉横幅抗议等,由于政府部分处理措施不当,可能引发相关对抗的进一步升级。

2.2征地反抗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百姓和政府拆迁活动进行对抗,一方面是对自身合理诉求的伸张。另有原因则可能是有幕后组织者进行操控,以此来博取更多的拆迁利益。无论是哪种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百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更加紧密,也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反抗活动的组织力度。

2.3 对抗的规模呈现扩大趋势

在征地拆迁社会矛盾发酵过程中,百姓的组织活动人数越来越多,从十几人到百十号人规模不等,即使有正当诉求,政府也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和听取意见。

2.4网络在对抗事件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舆论和新闻传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一方面网络舆论的加入有助于社会媒体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促使政府行为更加顺应事实和民意。但另一方面,网络上的恶意造谣捏造行为,也给政府的形象造成抹黑,使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受到不断的挑战。

3 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的原因

3.1土地征用存在根本性的利益矛盾

在土地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组织的征地活动经过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土地价值便会成倍的上涨和增加。这对当地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此外政府在征地初期财政资金有限,难以对百姓的诉求做出充分的满足和补偿,也造成百姓不满心理增长。最后征地行为是政府和企业拿走大多数商业利益,必然会引发政府征地权力的滥用,导致对百姓的盘剥和压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 3.2农民作为被征地主体被政府限制在征地过程之外

在政府征地过程中,农民作为事实上的土地使用者却往往被限制在相关政策制定之外,导致相关征地补偿内容缺乏民意基础和公开性,造成群众对拆迁政策的严重抵制。

3.3征地补偿措施未按当地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结算

在征地补偿过程中,相关征收价格和补偿措施应该按照居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和周围平均生活水平进行修正和补偿。然而在实际征地过程中,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征地补偿条例。但仍有大量的政府罔顾事实,采取的补偿措施和征收价格不合理,强制行政管理行为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惧和不满。

3.4村干部可能对补偿资金截留,个体补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上分分析补偿政策的非公开性给农村管理基层提供了损公肥私的机会和手段。村干部可能对不同的村民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对部分补偿资金进行截留,导致村民感受到明显的不公和歧视,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加剧和凸显。

3.5征地计划对当地居民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欠缺考虑和补偿

农村农民的生活技能和手段相对较少,拆迁工作可能对当地居民造成长期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失业问题,陡增村民的焦虑情绪,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4 降低征地拆迁过程中不稳定因素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4.1加大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普及和政策宣传

征地拆迁政策应该建立充分的法律保障和依据,政府有义务对相关征地政策进行公示,并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对于反对声音可以诉诸法律手段进行解决。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使群众对政策做到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避免引发群众不必要的恐慌情绪。[2]

4.2坚持先安置在拆迁的民本思想,确保安置房具有增值价值趋势

在民本思想指导下,政府需要对居民的生活场所进行提前安置,并补偿相关的经济收入损失,确保民众基本的生活得以保障和维持。同时保证新居住场所具有至少和原住址同样的发展和升值潜力。

4.3对农民的长期生活和发展予以充分考虑

在拆迁征地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农民的谋生和工作手段进行充分考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征地拆迁完成后的一些便利管理岗位,应该首先考虑对当地居民的招聘。给农民留下足够的商用房产面积等。

4.4广泛吸收群众意见,吸纳群众合理意见和建议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政府应该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考虑到当地村子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村民反映的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防止出现政府内部的闭门造车,强制推行,引发群众的恐慌和不满。

4.5加强对村干部监管,确保货币补偿金的公开切实发放

在农村土地征收和拆迁过程中,村干部是极易进行损公肥私的群体。对此政府应该保持和群众的基础联系,确保相关政策措施和宣传得到有效落实,保持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度。此外政府应该对村干部进行财产审查和监督,确保多数人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障,防治村内少数人内外“勾结”,欺瞒群众的情况出现。

5 结束语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现代社会的土地征收拆迁过程中,政府必须对多数人负起责任,保证多数百姓能够获得足够的合法既得利益,避免出现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利益侵占和掠夺。此外政府自身也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群众的意见进行征地政策制定,使百姓的心理达到预期和平衡,保证当地社会的长治久安,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出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杨朴伟,孙秋鹏.基层政府处置征地拆迁中农民群体诉求事件之对策[J].行政与法,2019(12).

[2]古丽给娜•塔依尔江.征地拆迁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X):36-36.

论文作者:解正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征地拆迁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论文_解正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