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分析论文_胥玲,朱军伟

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分析论文_胥玲,朱军伟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电力行业是国家的命脉和基础性工程项目,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同期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电力供需形势缓解了过去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逐步趋向基本平衡。电力行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发展状况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科技创新;困境;出路分析

1 前言

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行业创新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科技创新技术尚未应用到电力行业中,导致我国电力行业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鼓励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用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去代替效率低下的人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效势在必行。

2 电力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困难

科技创新是确保我国电力行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在科技创新中还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过于分散的管理技术创新

我国的核电、水电、火电及其各种控制和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彼此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没有一个核心的管理部门对电力行业整体的电力科技创新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很难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电力行业同制造和发电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独立于电网经营企业。电网经营企业有着较为雄厚的实力,但是因为其同制造和发电等企业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不希望出资推动制造业和发电业开展技术创新,但是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从国外购进设备和产品,最后出现将国外设备引入进来带动国内技术发展的被动局面。

2.2 国家对电力技术投入不足

据调查,目前我国对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极低,甚至还达不到企业年销售额的1%。尽管一些创新科技开发市场前景良好,但投资巨大的一些重大项目的科技创新往往缺少资金投入或着投入甚少。投入已经严重不足,部分投资经费还被分配在设计、科研、制造、等其他专业和部门,这无疑给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电力行业造成雪上加霜的困境。

2.3 缺乏相应的创新型人才

在电力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往往是重视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不能直接产生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内部管理较为严格,员工工作任务很重,各种工作业绩、考核指标蜂至沓来,基层员工疲于应对,如果再对创新工作不够重视,工作的过程中责任意识不是很高,造成的结果是上级要求开展创新,基层通常以应付的状态来对待该项工作,导致电力科技创新不能很好地进行。缺乏创新工作的氛围,基层员工很难再创新工作上有所作为。在对该类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使人员不能有效的将理论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一线有经验的员工缺少创新的氛围和条件,有条件的研发人员又缺少一线的工作经验,缺乏对电力急需的创新项目的把握,电力创新复合型人才奇缺,进一步增加了电力科技创新的难度。

2.4 企业体制制约其创新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使用电价制定体系进行运营,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为了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经常会用还本付息的方式,按照当地的经济状况开展建设。如此一来,各地新建电厂的后顾之忧得到有效消除,在不担心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各地电厂大量引进国外设备。但是,向广大电力用户转嫁那些高成本、高电价的模式,也会阻碍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国家规定各个地区的电网调度处要率先确保应用引进国外设备或者获得外资支撑,导致忽略引进设备成本的现象时常出现,也给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带来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走出困境的对策

3.1 将电力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起来

电力科技创新与多个领域、多个行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并且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完善的电力科技创新制度体系还不健全,所以,根据国情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中出现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令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的发展。

3.2 充分认识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如今,全球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力企业领导作为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决策者和指导者,他们决定着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与否。因此,各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考虑电力企业长远的经济利益,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树立创新意识,重新规划科技创新战略,积极落实各级别科技进步责任制,真正意义上推动电力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而不只是虚张声势。对与涉及到的重大科技问题,要派遣专业工作人员研究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决策责任。

3.3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重点培养电力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军人物,首先,在高校对相关人员培养时,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利用校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科技创新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参与企业的一些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在实际当中进行应用。在企业进行电力科技创新工作时,还要建立出良好的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4 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

在推动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电力行业可以将输电、配电和发电设备的科技创新当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着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平稳性的原则坚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来。在对国外设备和技术引进过程中,掌握其中的技术要领,做到更深层次的开发研究,对引进设备的更新力度不断强化,将深入的二次开发工作开展起来。要高效地利用引进的设备,进而打造出更高新技术的产品来,提升设备的性能,努力实现自主创新。

3.5 建立电力科技创新基金和投资风险基金,加大投资力度

鉴于国家对电力行业投资过少的现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电力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为当地的科研机构提供投资风险基金,解决电力行业资金短缺的困境,保证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具有稳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另外,当地电力部门要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投入,可通过税收等方式维持电力企业的资金来源,使其成为电力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也可以让社会的金融界参与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企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能源转换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科技应用水平较差,达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就要将当前电力科技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寻找出来,应用合理的方式将其解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飞.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23):25-26.

[2]周艳红,易显飞.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与出路[J].伦理学研究,2012,62(06):47-51.

[3涂文学.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8):112-113.

[4]王洋.中国加快实施“资源多元化”战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市场周刊,2010,(07):84-86.

论文作者:胥玲,朱军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分析论文_胥玲,朱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