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_陶文斌

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_陶文斌

中共黄冈市委党校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就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引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带发展的基础条件

(1)具备优越的发展条件。一是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湖北长江经济带北靠河南,南接江西、湖南,东邻安徽,西依四川、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是中国水陆交通枢纽。铁路贯穿东西南北,公路四通入达,水运拥有武汉、宜昌、黄石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心城市武汉距国内主要城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香港、深圳等的直线距离均在1000 公里左右,航空、铁路、公路运输均十分便利,成本低廉。二是矿产和水利资源丰富。拥有矿产资源百余种,其中磷矿、石膏、石灰石等十余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水力资源丰富,宜昌是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三是人才和科研实力强劲。湖北长江经带人才资源丰富,教育基础扎实,科技实力雄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科学技术人才比较集中,其中武汉堪称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

(2)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湖北沿江城市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和产业基础较好,历来是湖北全省经济的精华和优先发展地带。同时,多年的重点建设已使沿江城市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沿江城市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经济职能上也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分工性。这些城市以长江为纽带,以武汉为中心,围绕特色资源和传统优势进行分工协作,有效地优化了湖北的经济结构。

(3)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湖北沿江城市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铁路网络建设加大,客运、货运能力增强,邮政、电信、金融服务提升等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一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给湖北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一方面中央的政策倾斜将使湖北直接受益;另一方面它将形成一种导向,创造一种氛围,推动各类要素向中部地区流动。二是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推动沿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沿江城市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沿江城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随着沿江城市政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湖北沿江经济带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二、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

(1)编制协调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编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包括先进制造业规划、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等。在利用沿江城市原有产业基础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将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是工业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协调,以实现区域产业要素的空间流动与优化组合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规划要以市场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着眼于形成合力,力求协同配合,共同发展。

(2)确立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利用湖北长江经济带这个平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协调发展需要的综合开发体制和机制。作为产业集聚地的城市,彼此之间应该建立由政府推动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支柱产业配套、新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产业联动机制,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有效率的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使沿江城市成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区域协作共同体。

(3)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融合及产业布局一体化,是湖北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实现共赢的基础和前提。一是现代农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要以荆州、黄冈、宜昌等市为重点,在加强国家和省级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要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宜昌、荆州、鄂州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环保产业,形成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三是汽车、钢铁、船舶、化工和纺织产业发展及布局一体化。要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发展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建设中国内地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以武汉、黄石、鄂州为依托,发展船舶工业,进一步打造沿江船舶产业带;要以武汉、宜昌、荆州为依托,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磷化工和轻纺工业,提升、再造石油化工、磷化工和轻纺工业基地。

(4)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企业是构成产业的细胞,是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一是要积极培育和支持盈利和利税大户,通过集团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带动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要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的要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资产为纽带,以大企业为依托,以产品为核心,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营、组织专业化协作等各种形式发展企业联合,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一批具有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5)加强政府之间合作与服务。沿江城市政府应在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尊重市场、依靠企业原则的基础上,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效率,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产品、要素、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能够遵循市场一体化的原则运行。

三、结束语

长江经济带将在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努力建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试验田、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程瑶,黄玥.醒脑!听习近平讲长江经济带这几个“故事”[J].理论导报,2018(08):11-13.

[2]周国兰,龙强,周吉.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比较[J].开发研究,2017(02):79-84.

论文作者:陶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以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_陶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