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_唐诗韵 赵宇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_唐诗韵 赵宇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跨国文化交流学习不断加深,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风俗习惯、气候环境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中西方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在原料、口味和烹调方法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饮食方式、烹饪方式四个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加强不同国家饮食文化之间的融合互补,同时使更多人了解到两者的差异,从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饮食文化;差异对比;跨文化交流

一、饮食文化的概念

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较长时期中形成的关于饮食方面的人文风俗。在对食物的选材、加工和消耗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技术和传统,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博采众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明;同时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尤其关键。研究发现,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饮食方式、烹饪方式四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中西方人为什么吃?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所在。

二、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这句俗话明确地表明了中方饮食对美味的追求,不仅讲求菜品色泽鲜艳,香气四溢,对味道的要求更是十分严格,正所谓色、香、味俱全,因为除了饱腹的目的,饮食还满足了中国人身心的享受,因此中国人重点关注食物的口味,而在营养价值方面,通常只是一种经验性的组合,如一桌宴席上必定有荤有素,上荤菜的同时伴以清淡爽口的菜类来中和,以免过于油腻,但却忽略了营养的搭配。再加上中国人对菜品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常常会把多种原料放在一起烹调,使它们组合产生新的美味,加上同一菜肴会受到地域、人群的影响,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千变万化。

受理性化思维方式和西方哲学的影响,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他们会根据人的具体状况来搭配饮食,保证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如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但这就会使西式菜品相对单调,口感的要求就大为降低,同时为了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大多采用煎、炸、水煮、生拌等较为简单的烹饪方式。再加上受到固有思想观念的影响,西餐在原材料的选取上也会有所局限,比如大多数西方人不吃动物的内脏、头部和四肢等,他们便因此放弃了很多可以制成美食的原材料,造成菜品的种类大大减少。

总之,虽然西方饮食注重营养的分析和搭配,较为科学合理,但却阻碍了菜品的变化和口感,使给人带来愉悦享受的美食大为减少,而中国饮食在这一点上却正好相反,极其注重菜品的味道,并且敢于尝试,不断创新,保证了菜品的种类多样,但也正是因为过分追求食物的美味和用餐的愉悦,忽略了营养的摄取和科学的搭配,因此中西方饮食观念刚好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使饮食共同达到均衡。

三、中西方饮食内容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中,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蔬菜和肉类辅之。不仅因为中国的农业文明发达,还在于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对于佛教信徒而言,动物是“生灵”,不可以杀死更不能食用,他们一直提倡“戒杀放生”的思想,再加上儒家崇尚“仁爱”的观点和道教忌食鱼肉荤腥的态度,中式餐桌上始终是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特别是豆类食品的制作,从“宁可无肉,不可无豆”这句俗语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西方人多食动物类菜品,以牛羊肉、鸡肉、鱼肉为主,因为西方人的主要活动是畜牧、养殖和渔猎,这就决定了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同时西方人喜爱冷食,餐桌上常常会有沙拉、生鱼片等凉菜,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了餐前上的几份凉菜外,大多数菜都是热的。而且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口感就会下降,只有趁热吃才能品尝到菜的美味。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中国人的餐桌上肉类菜肴的比重不断加大,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内容里,蔬菜的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逐渐融合,趋向合理化。

四、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饮食方式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借饮食而团聚,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喜欢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如此,由于这种饮食方式迎合了传统家族观念,中国人常常通过它来保持亲戚朋友之间的联络和加强相互之间情感的交流,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关系稳定和促进家族和睦共处的作用,所以受到了人们广泛的使用。但这种用餐方式也存在不太卫生,较为浪费等弊端,因此已经逐渐加以改进,如我国的国宴已经实行的分餐制,家庭聚餐中也会准备公筷等现象,在社会中已经越来越普遍。

西方的饮食方式主要是分餐制,在西方宴会上每个人的食物往往是单独成份,大家虽然也坐在一起却各自为食、互不影响。而西方分餐制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就是自助餐,即用餐者自取餐具,从已经准备好的食物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放入盘中,随意找到座位便可以开始用餐。这种用餐方式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和不同的人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因此食物在西式宴会中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和陪衬,真正目的在于社交,但这种用餐方式社交和卫生方面的优点是值得肯定的。

五、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

对于中国人而言,烹调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价值性,中式烹饪包括炒、煎、炸、熬、烩、焖、烧、炖、蒸、卤、酱,熏,烤,炝,腌、拌,拔丝等多种方法,做出的菜肴五花八门。不同的食材,选取不同的做法呈现的味道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厨师往往会根据原料的变化选取合适的烹调方式以使食物呈现最好的口感,但这些菜的做法都较复杂,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也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因为盘中的部分装饰往往不能食用。

但总的来看这些变化多样的烹饪方式是值得西方借鉴学习的。

由于西方饮食强调科学营养,在烹饪方式上就较为固定和单一,因为西方人进食的主要目的不是享受美味,而是满足身体需求和补充营养元素,只要能够填饱肚子且营养成分足够,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而且西餐中的装饰可食性较强,入盘的食物作为配菜基本都是能食用的,同时西式菜品大多采用绿色、天然的原料,制作方式也相对简单,甚至仅仅通过水煮,但这样保证了食物所含的大部分营养元素不受破坏,同时能够充分保存其本味,因此虽然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但却是相对健康科学的。

六、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分析,可以直观的知道在地理环境、思想观念、民俗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上的差异表现。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的交流碰撞,中国人逐渐认识到食物的营养价值,西方人也开始注重菜品的味道,双方融合互补,最终形成更具魅力的饮食文明,这不仅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学习,还能使人们在享受更加美味食物的同时,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

参考文献

[1]姚远.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茶餐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N].南京林业大学,2008-06-01

[2]刘颖.浅议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J].《未来英才》2014-01-30

[3]孔润常.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9-01-30.

作者简介:唐诗韵(1999.09-),女,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

赵宇(1992.11-),男,四川省凉山州西昌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论文作者:唐诗韵 赵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_唐诗韵 赵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