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谈论文_黄建坤

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谈论文_黄建坤

广西省柳州市青华中学 黄建坤 545116

【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组的词多,读得有感情,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启蒙教学, 国学, 创新,课堂、

面对语文课改,在前几年如果是抱一种“任尔东南西北风”,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尚可得过且过。但现在,上必须响应教学改革的多重要求,下又要面临学生个性需求的直接压力,兼之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不顺应时代的需求,转变教师旧有观念,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就很快要被形势淘?、被学生厌弃了。所以时不我待,迅速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也可以把这种现实思考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因此我想我们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有这方面的基础,我们就根本别想在将来有什么大师级的是人物,即使是有,也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而已。

最近,我们可能从各方面的信息中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学大师”,“XX大师”的光环和头衔,我想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到了一个繁盛时期,相反,我觉得这正好说明我们的传统正在面临着一个衰落的时期。正是因为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长期冷漠,让我们都丧失了基本的文化判断力,认为只要是读过几本国学典籍的人,有点拙论的就是某某大师了,产生了一种盲目的推崇之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殊不知,在古代,汉代和清代这两个被认为是?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却也没有人提出过什么大师之说,有点也只是那一本本足够可以压断我们现在学人脊梁的骇世之作。因此,我希望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的现实境况,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传统延续这一重大问题。

另外,这一阶段的启蒙教学一定要让孩子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这一点到具体落实上就应该体现为让孩子多背点古文,多背点诗词,童年和少年应该是一个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刻,同时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小孩都喜欢贪玩,为此,就需要老师多一点督促,让孩子多一点基础的积累,这对于他将来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而对于国学的培养来说,这应该就是必备之事了。

除了上述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我觉得是每一个小学老师,乃至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上课的45分钟,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时间就不重要了,相反,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时间仍然是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时间,但是鉴于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效率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学会用课外的一些时间来弥补这些不足,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相反,我们首先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尽情的玩耍,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更是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依据,因为我们不能破坏孩子美好的童年时期,而在童年的玩耍中学到的东西,例如团结,勇敢等都将会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品质。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这要求我们应该学会把学习融入到孩子的游戏玩耍之中,让孩子玩的更加的有意义,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小游戏都可以拿来与孩子们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孩子们对于他们陌生的游戏方式也会倍感兴趣的,这样我们就在无形当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了他在课堂上学不到,或者也是不愿意学的知识。

此外,在我们的国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各家的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方式,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层太深,以至于他们的理解力还不至于到那那个层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思想上的一些思想启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典籍中的许多仁孝德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去直观的感受代表这些具体思想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通过讲述庄子的那些寓言让孩子有对于道家思想的模糊印象,也可以通过向孩子讲述商鞅与韩非的人生?历让他了解法家思想的轮廓。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于孩子的那些仁孝故事的教育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从小就形成了一颗“仁义礼孝”之心,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同时这种学习获取也会让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

最后,由于孩子们正处于思想与思维的形成期,我们的国学启蒙一定要是围绕基本的教学实践展开的,我们决不能因为让孩子重视传统就让孩子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其实在国学的学习中,创新思维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正是因为一代代的前辈在学术上严谨同时又是大胆的超越,才会让我们的国学一直到了今天还在继续发扬光大,让每位华夏子孙为之自豪。因此国学这种传统的学习并不是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矛盾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传统的学习将会让孩子在创新的思维的培养方面有更多的启发。

论文作者:黄建坤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谈论文_黄建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