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组实验人员分配策略优化性实践研究论文_刘雯雯

科学小组实验人员分配策略优化性实践研究论文_刘雯雯

江苏省南京市立贤小学 210028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这一基本理念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但是现今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定式,为培养提升学生特定的能力而进行各种操作,但是忽略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学习培养,这样造成学生能力存在弱势项。如果研究出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激发出他最大的潜能,或者说不同的学生从事什么样的职位才能帮助他平衡发展,这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急迫的问题。

一、对我校学生进行实验性分组

为了能更好地研究科学小组合作实验人员分配策略,笔者对同年级各个班级运用了不同的分配方式:

1.班为异质组,由1-2名优等生、2-3名中等生、1名后进生组成,组长由优等生担任,负责实验器材的领取放回工作,同时管理本组纪律,后进生为操作员,中等生为操作员或者观察员;

2.班为同质组,优等生组2组,每组5名学生;中等生组4组,每组5-6名学生,后进生组2组,每组5-6名学生,组长每个月换一次,轮流担任;

3.班为自由搭配组,每组5-6人,采取了“轮换小组”的方法,只决定每组的组长,然后组长组员双向选择形成小组,教师在小组形成之后才采取微调措施,每组可调整最多一名成员,最终形成各个小组。小组中,组长和组员共同完成纪律方面管理,如果组内人员多次不遵守纪律,小组将被取消,人员将由别的组进行接收,同时从别的组抽调成员形成新的小组。

二、优化分配策略的调查研究

1.班异质组: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实验非常积极,每名同学基本都能得到自己想干的工作,结合着自身兴趣学生们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时间一久(第三单元开始),学生们慢慢不满足于自己的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常有学生与我谈心,组长不满足于操作员对实验器材的操作和把玩,觉得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实验器材,没有认真做实验,因此抢着进行实验操作或者与操作员发生冲突;操作员认为只能按照既定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不够自由,渐渐对实验操作失去兴趣,不再认真完成实验操作,造成实验的失败或者索性把实验丢下进行自己的事情;观察员和记录员因为缺少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性过程,经常发生开小差等行为。

2.班同质组:在此次研究中,同质组表现出了非常优势的一面,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在进行过分配策略优化后,之前后进生组存在的一些问题基本消失,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能够较好的听讲,偶尔有学生开小差时,能够及时提醒注意倾听,2组后进生中6名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发言,2名学生极具表现力,知识面广阔,能够在课堂上提出各种精彩的汇报,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后也变得爱和教师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验操作上后进生组仍有一些问题,在听讲较为认真的情况下,仍然有时候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

3.班自由搭配组:经过分配策略的优化之后,3班的课堂纪律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仍有小组私下交流过密造成小组成员分散的状况,这是笔者没有想到的。本来只打算作为一种约束性规则来调控学生,可是真实行起来发现此条规则破坏了自由搭配组的基本原则,学生自由搭配组员的变成了一句空话。第二学期期末时所有组的学生都已经支离破碎,没有原来小组的样子了,学生也经常抱怨分组不得当,组员间的矛盾也日益变多,之前好转的课堂纪律反而被进一步的破坏了。所以第三学期开始,笔者放弃了此种分组策略,考虑到同质组优势较明显,所以3班变为同质组2,后期效果基本同2班同质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班级差异,3班比较活跃,中等生组表现较2班更为活跃,学生们总能比较兴奋的完成实验,实验汇报环节也更为出彩,甚至能运用表演等形式的来进行汇报,如《昼夜交替》一课,中等生组使用了表演的方式对地球的自转进行了演示,一名组员作为太阳,另一名组员作为地球,太阳目光所及的部分为白天,看不到的地方为黑夜,更有小组以这种方法演示了时区的划分,课堂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总结

1.经过以上研究发现,对于科学小组合作实验人员分配来看,异质组和同质组对于学生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与观察,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也能在实验中循序渐进得提高,而自由搭配组的效果差强人意,不适合放在活跃的班级中,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甚至影响到实验的进行与结果。

2.小组分工的重要性。在异质组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小组组员分工不能只关注于学生本身的能力,更应该关注学生缺失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均衡发展。因此,“组内组员轮换制”的开展就得到了肯定,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从不同的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会暴露出学生能力方面的不足,这时不能让学生放弃,应该予以鼓励,使他们从中能够有更大的收获,而这个过程时间持续较长,希望教师可以坚持不懈的把此种方式持续下去。

论文作者:刘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科学小组实验人员分配策略优化性实践研究论文_刘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