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质量变化分析_贡献率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质量的变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质量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反映工业增长质量的基本内容,本文分别从工业增长效率和效益的变动、工业增长结构的变动、工业品出口和竞争力变化等三个方面,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增长质量的变动态势和特点。

一、工业增长效率和效益的变动

工业增长效率与增长效益有不同的含义。增长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增长效益除了反映这个关系之外,还反映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程度,或产出实现的程度,它受到产出结构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表1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变动

注:①全部数字均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字。②资金利税率数字中,1992年以后的资金总额改为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和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之和,与1991年以前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别。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年鉴》(1992—1995)、《中国统计摘要》(1996)及有关统计资料。

1.工业增长中经济效益水平的变动

从我国考察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看(见表1)。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每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和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指标在80年代均大幅度下降。90年代以来,前两个指标继续呈下降态势,后两个指标的水平有所回升;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却大幅度降低,由1991年的每年周转3.04次下降为1995年的1.55次;工业增加值率这个新指标波动较大,1993年较大幅度上升,此后就迅速下降;产品销售率从1992年以来一直稳定在95%—96%的较低水平上,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则明显下降,1995年只有90%,与1993年相比降低6.6个百分点。总的说来,工业经济效益在工业高速增长中并没有上升,而是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幅度降低。

应当指出,由于工业部门资本与劳动比率(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以及工业与其他产业价格结构和利益分析格局变化的影响,与工业资金使用有关的效益水平的下降是有一定内在原因的。但是,大多数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资金效益水平的下降幅度很大,毕竟反映了工业增长的质量问题。

2.工业增长效率的变动态势

由于工业效益水平的下降并不能确切反映工业增长效率的变动态势。因此,我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增长因素分析法,来进一步计算工业的增长效率。虽然工业增长因素的变动也难以避免体制转换中利益机制变化的影响,但通过合理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可以较为确切地反映工业增长的效率水平。

表2提供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产出、投入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数据。其中1991—1995年期间因缺乏工业净产值和增加值的连续性数据,工业产出增长改为使用工业总产值指标;考虑到近年来非国有工业企业常用现价来计算增长率,随着它们的产出比重迅速增大,以及高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使工业总产值可比价增长率的计算失真,因而我们改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扣除工业总产值的价格变动因素。资本投入数据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之和,并分别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劳动投入数据使用全部职工投入人数;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均定为0.4∶0.6。

从表2可以看到,1981—1995年,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9.1%,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分别增长10.6%和3.6%,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2.7%,全部要素投入对工业产出增长的推动作用为70.3%,综合要素生产率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9.7%。这种工业增长的效率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是大幅度上升的。改革前的国营工业基本上相当于全部工业。改革以来的工业增长效率至少比改革前提高5倍多。

但是,改革以来工业增长效率存在着较大波动。“六五”期间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9.5%,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3.4%,对工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35.6%;“七五”时期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7.6%,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1.4%,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7.9%,比“六五”时期间下降近18个百分点;到“八五”期间,工业产出的年平均增长为10.2%,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3.2%,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31.6%,比“七五”期间明显回升,但仍低于“六五”期间。工业增长效率波动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增长超过产出增长,其贡献率大幅度上升。在三个五年计划之间,工业部门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及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是持续降低的,而资本投入的平均增长率由“六五”的8.1%上升到“七五”的10.5%和“八五”的13.4%,由前一时期的低于产出增长上升到后两个时期的大幅度高于产出增长,资本投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34.1%提高到55.3%和52.5%。显然,资本生产率下降是导致工业增长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表2 工业增长因素的变动

注:①全部数字均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字。②括号内数字要素投入和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全部贡献之和为100%。③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为0.4∶0.6。④工业产出指标,1981—1990年为工业净产值指标,1991—1995年为工业总产值指标(这一阶段缺乏净产值和增加值的可比数据)。⑤资本投入指标为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的年平均余额之和。⑥劳动投入指标为企业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其中1995年数字为估算数。⑦1981—1985和1986—1990年的计算结果取自郭克莎1993年专著第102页。⑧1991—1995年的数据,工业产出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固定资产净值用投资价格指数扣除价格因素;流动资产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的平均数扣除价格因素。

资料来源:同表1经计算整理。

表3提供了几个制造业增长速度很快的国家在相近发展阶段和高速增长时期的增长因素对比数据。改革以来我国的工业产出增长速度相对低于几个制造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但问题还在于这个增长速度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大量投入推动的,日本、韩国和南斯拉夫等国都是资本投入增长明显低于产出增长,而我国的资本增长比产出增长高了1.5个百分点,资本的使用效率低,加上资本与劳动的配置关系不合理,使我们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贡献率较大幅度低于上述国家。

表3 工业增长因素的国际比较

注:①中国为工业部门数据,其他国家为制造业部门数据。②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均为0.4∶0.6。③括号内数字为综合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取自表2;其他国家数据根据钱纳里等,1989年中译本第400页,有关数据计算。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增长效率虽然大大高于改革前,但增长效率的迅速提高主要表现在初期阶段即“六五”时期,近十年来则存在着波动和下降的态势,工业增长效率提高的进程还很不稳定,与相近发展时期的国际水平相比,总体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3.工业增长效率与经济效益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工业增长效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是资本使用效率明显降低,这与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下降态势是相同的。但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由于产品质量和结构影响了工业产出的实现程度,工业增长效率并不能有效转化为工业经济效益,使效益水平明显低于增长效率。

例如,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监督抽查资料,1985—1990年工业部门的不良品(包括次品、废品和返销品)损失约工业产值的10%—15%,“八五”期间,工业产品抽查的不合格率由1991年的20%左右上升到1992—1994年的30%左右,1995年第一季度高达34.1%。同时,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水平上升和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使工业品的结构性滞销积压相当严重,在市场需求的过度扩张受到控制时,往往出现产销率的明显下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工业增长的效率(因为它们作为产量的一部分在统计中已经被计算到产出增长率中),使实际实现的效益与生产增长的效率存在很大差距。

二、工业增长结构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结构变动很大,这种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反映了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的矛盾运动过程(见表4)。工业增长结构对工业增长质量的作用和影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1.工业增长结构合理调整的阶段(1979—1984年)

这一阶段,在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调控下,工业增长结构改变了改革前片面重工业化的倾向,轻工业迅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7%,而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受到一定抑制,年平均只增长6.6%,比轻工业的速度低了5.1个百分点,轻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2%,比重工业高了18.4个百分点。在工业增长结构轻型化的过程中,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但重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只略高于原料工业,因而轻、重加工业的总体增长水平没有超过原料工业的承受能力。

这个阶段工业增长结构变动的特点是,工业结构高度化的速度大大减慢,重工业化的水平有所回落,使改革开始时工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迅速得到扭转,工业结构很快趋于协调。这个时期的工业增长效率大幅度提高,以增长效率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效益也处于较高水平,与工业结构的协调化过程有很大关系。这个阶段工业增长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工业资源总体再配置效应,达到年平均1.04个百分点,对工业部门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也就是说,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不是来自于工业增长结构的高度化,而是得益于使结构高度化速度减慢甚至逆高度化趋势的工业增长结构协调化。正是这种以促进协调化为目标的工业增长结构,改善了工业资源的配置格局,改善了工业部门与其他产业的运行关系,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工业增长质量的上升。

2.工业增长结构迅速高加工度化的阶段(1985—1990年)

这个过程实际上从1984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到1988年达到高峰。由于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价格双轨制的普遍实行,市场调节范围的大面积扩大,非国有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收入、消费和需求的高度扩张,市场机制刺激和拉动着加工工业高速增长,使工业增长结构表现出突出的高加工度化态势。这一阶段重工业的增长率已大幅度上升,但轻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重工业化进程基本上为高加工度化趋势所取代。工业增长结构的迅速高加工度化带来了两个结构矛盾:其一,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年平均增长11.2%,与农业产出的低速增长形成了冲突:其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和重加工业分别增长14.2%和13.3%,二者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之和为49.6%,而原料工业只增长10.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只为15.6%,加工工业与原料工业产生了新的矛盾。

表4 各工业部门对工业增长作用的变动

年平均增长率及作用率 %

1979—1984 1985—1990

1991—1994

全部工业

8.911.8 19.9

(100.0) (100.0)

(100.0)

轻工业 11.712.2 19.3

(59.2)(51.6) (48.2)

重工业 6.6 11.4 20.4

(40.8)(48.4) (51.8)

轻工业1

10.911.2 17.3

(37.6)(31.7) (27.5)

轻工业2

13.4 14.223.5

(21.6)(19.9) (20.7)

采掘工业 2.96.19.2

(2.2) (3.0) (2.0)

原料工业

6.510.3 15.1

(14.0)(15.6) (12.2)

加工工业7.913.3 26.6

(24.7)(29.7) (37.6)

注:①本表数字均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字。②工业增长指标为工业总产值。③轻工业1和轻工业2分别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④括号内数据为各工业部门增长对全部工业增长的作用率或贡献率(百分比),全部工业部门的贡献率之和为100%。

资料来源:同表1。经计算整理。

以上结构矛盾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农业产出比重下降过快,难以支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高速增长;原料工业的基础薄弱和增长水平低,不能适应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迅速的扩张;加工工业的技术进步缓慢,物质消耗比重上升,对农业和基础工业形成了过大的需求压力。但是,矛盾的集中表现或直接根源毕竟在于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过高,工业增长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太快,超过了农业和基础工业的承受能力,超过了工业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可能性。

在这一阶段,工业增长结构的迅速高加工度化主要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的高速扩张,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没有带来工业发展水平的较快上升,对工业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并不太大;但由此产生的工业内部的结构矛盾以及工业与其他产业的结构冲突,却明显地阻碍了整个工业的有效发展,影响了工业增长质量提高。这个时期的工业增长效率与上一时期相比明显较低,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较大幅度下降,就是工业增长结构不能促进反而阻碍工业增长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形式。

3.工业增长结构进一步高加工度化的阶段(1991—1994年)

三年治理整顿尤其是1989—1990年期间工业增长速度的大幅度降低(1989和1990年工业增加值的年度增长率分别只有5.1%和3.3%),使工业内部的结构矛盾和工业与其他产业的结构冲突都大大缓和,因为工业增长速度的大幅度回落实际上就是加工工业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降,由加工工业超速增长所带来的各种矛盾自然就很快缓解了。但是,这只是一个短期的沉寂。80年代中后期连续几年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已经使加工工业形成了广泛的生产基地和较强的增长能力,加上一般加工工业具有投资小、进入易、回收快以及利税水平高等特点,有自身的产业扩张优势,因而随着1992年整个经济的回升,加工工业又表现出高度扩张的态势,并拉动工业高速增长和工业结构迅速变动,导致了新一轮的结构失衡局面。

这个阶段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对工业增长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高加工度化进程包含着一定的重工业化趋势。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部门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整个工业,这使工业高速增长对农业部门的压力没有那么突出;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3.5%,重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高达26.6%,二者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3%,对原料工业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同期原料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虽然达到15.1%,仍大幅度低于加工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下降为只有12.2%,而作为原料工业基础的采掘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9.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只有2.0%。这种工业增长结构,再度引发了工业内部的结构矛盾。

工业品价格结构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产出结构失衡的矛盾。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看,1994年与1990年相比,原料工业价格上涨103.9%,年平均涨幅为19.5%,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47.7%,年平均涨幅为25.5%,而同期重加工工业的价格上涨只是52.0%,年平均涨幅只为11.0%,轻加工业(包括食品类、衣着类、一般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只有44.5%,年平均涨幅只为9.6%,基础工业的价格上涨幅度大大高于加工工业,表明加工工业超高速增长形成的巨大需求使原料工业和采掘工业严重供不应求,而加工工业的价格指数中也有一部分是由原料工业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推动的。

与上一阶段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时期高加工度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伴随着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水平较高加工业的迅速增长,如“八五”期间电子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约达到28%,比“七五”期间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已具备微机、小型机、中型机的开发和批量生产能力,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8.5%,规模经济水平较大幅度提高;机械工业年平均增长20.1%,比“七五”期间的速度加快了11.6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基础产业和增长速度很快,提供重大装备能力明显增强;“八五”期间汽车的生产量达到587万辆,为“七五”期间的2.3倍,年平均增长23.3%,汽车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抽查平均综合得分值为87.83分,比“七五”期间上升7.59分;这表明加工工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对提高整个工业的发展层次,促进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起了一定作用。这个时期的工业增长效率比上个时期明显上升,与此有较大关系。但是,由于工业增长结构在趋于高度化的过程中引发了较严重的结构失衡,又影响了工业增长的质量,使这个阶段的工业增长效率和效益水平仍低于第一个阶段。这不论对于整个工业来说,还是在加工工业部门,情况都是这样。

总的说来,1984年以来工业增长结构变动的特点是迅速高加工度化与反复失衡并存。这种态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轻工业一直增长很快,虽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相对增长水平(增长贡献率)的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农业部门的压力,但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与1984年以后重加工工业增长速度的大幅度回升一起,在技术进步缓慢从而物耗比重上升的条件下,对原料工业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加上原料工业的基础薄弱,增长速度相对滞后,因而发生了日益突出的结构矛盾。工业增长结构变动的两重性导致了其对工业增长质量双重作用,而1984年以后结构失衡的影响要明显大于高加工度化的作用,10余年来工业增长的效率水平和经济效益始终没有回升到改革初期阶段的水平,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是这种结构影响的一个反映。

三、工业品出口和竞争力变化

工业品出口包括初级产品出口和制成品出口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条件和资源开发状况,后者则较多地反映了工业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因此,我们可以从制成品出口的总量、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来考察工业高速增长中质量的变化。

1.制成品出口总量及其竞争力变化

我们用三项指标来分析这个问题:一是制成品出口对商品出口的贡献,用制成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二是制成品出口对工业生产的作用,分别用制成品出口额占工业品销售收入、加工工业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来反映制成品出口对工业生产和加工工业生产的作用;三是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制成品出口竞争性系数=(制成品出口额-制成品进口额)÷制成品进出口总额。表5提供了这几个指标的计算数据。

从制成品出口贡献看,改革开放以来是不断上升的,年度贡献率由1980年的49.8%上升到1995年的85.6%,提高约36个百分点,年平均贡献率由1980—1983年的53.8%上升到1992—1995年的82.8%,提高29个百分点。制成品出口对商品出口的贡献率上升很快,说明工业高速增长大大地促进了出口增长。

从制成品出口对工业生产的作用看,改革以来制成品出口额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和占加工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除了1988—1989年和1993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都是持续上升的,年度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3.1%和4.4%提高到1995年的22.0%和1994年的30.2%,年平均比重分别由1984—1988年的7.1%和9.9%提高到1992—1995年的17.1%和22.6%。制成品出口占工业品销售收入和加工工业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表明制成品出口增长对工业尤其加工工业的高速增长起了很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从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系数看,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指标为负值,但变动态势是呈波浪式上升的,年度数和年平均数都是这样,但年度竞争性系数由1980年的-0.18上升到1995年的0.08,年平均竞争性系数由1980—1983年的-0.09上升到1992—1995年的0.003,毕竟由负的竞争力提高到正的竞争力,这说明制成品相对竞争力的提高虽然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是竞争力提高的态势还是明显的。

表5 工业制成品出口贡献及其竞争力变化

制成品出口对 制成品出口的作用 制成品出口的

商品出口的贡献对工业对加工工业 竞争性系数

年份%% % %

1980 49.8 3.1 4.4 -0.18

1983 56.7 4.9[①]6.9[①]-0.11

1988 69.6 8.8 12.1-0.15

1991 77.514.420.40.03

1993 81.811.416.8 -0.09

1995 85.622.00.08

1980—1983 53.8 -0.09

1984—1988 60.7 7.1 9.9 -0.26

1989—1991 74.4 12.117.2-0.02

1992—1995 82.8 17.1 22.6[②]0.003

注:制成品出口对工业和加工工业的作用,分别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工业品销售收入和加工工业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加工工业数字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轻加工工业和重加工工业之和。制成品出口竞争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制成品出口额-制成品进口额)÷制成品进出口总额。

①为1984年数字。②为1992—1994年平均数。

资料来源:同表1。经计算整理。

以上分析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从制成品出口总量增长对商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对工业尤其加工工业增长的作用以及相对国际竞争力的变化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的质量水平是提高的。不过,工业增长中的国际竞争力仍很低,竞争力上升的过程还很不稳定(制成品出口对工业和加工工业增长的作用也有一定波动)。虽然制成品出口竞争性系数的变动与国内需求的波动和需求结构的变动有关(如1985年,一方面大量进口工业消费品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下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点,使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系数猛跌为-0.46;1993年国内需求高度扩张使制成品进出口大量增加,又使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系数再度下降到-0.09),但年平均竞争性系数的变动特点还是反映了工业高速增长中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波动状态。

2.制成品出口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

从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变动看,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增长和出口比重变化可从某种角度上考察工业增长质量的变化。改革前,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到1978年,出口额仅有6.59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长,1984年出口额达到22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2.3倍。年平均增长22.3%。但到1985年,出口额下降为16.8亿美元。1986年起开始贯彻国务院关于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通知,使机电产品出口进入了一个持续大幅度增长的阶段。1991年出口额达141亿美元,比1985年增加了7.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2.6%,后6年比前6年的增长速度又翻了一番;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5年的6.1%上升到1991年的19.6%,而占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则由12.4%上升到25.3%。到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已达438.6亿美元,占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已达29.5%,并首次超过纺织品,成为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机电产品出口不仅增长很快,而且内部结构也不断得到改善,1994年,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已达87.5%,劳动相对密集的金属制品在机电产品出口额中的比重下降为12.5%,以上情况表明了制成品出口结构升级的某种轨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增长质量上升的态势。

衡量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与工业增长质量关系的另一个尺度,是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结构,即看相对竞争力变化较快的是哪些出口制成品,技术密集度和加工深度大的产品是否竞争水平上升得更快,从而带来竞争性结构的优化。

表6 各类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摘要》(1996)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表6提供了各类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系数的变动数据,从中可以看到,自80年以来,化学品及有关制品的出口竞争性系数没有多大变动,年度数和年平均数都一直在-0.4上下波动;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的竞争性系数的变动幅度较大,从年平均数看总体上没有上升;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竞争性系数一直很高,变动较小;其他(未分类)产品在1992年以后或没有数据或数字很小,1991年之前的出口竞争性系数基本上是上升的。在以上五大类制成品中,出口量较大的是中间三类,而加工深度和技术密集度较大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和部分化学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的竞争性系数在经历了1984—1988年的下降之后就转为持续上升,1995年的竞争性系数比1988年提高了0.37,1992—1995年的平均系数与1984—1988年相比提高了0.40,年度数和年平均数的提高幅度都相当大,这使制成品出口的竞争性结构有所改善或优化;然而,机械及运输设备的竞争性系数仍很低,1995年为-0.25,1992—1995年平均为-0.39,这又说明以此为中心的制成品出口竞争性结构水平仍然很低。由此可以得到的判断是,从制成品出口竞争性结构的变动反映出来的工业增长质量,在改革开放以来是有所上升的,但上升的速度比较缓慢,近几年的水平仍很低。

3.需要补充说明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与制成品的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相联系,还有一个制成品的出口质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创汇能力和创汇效益。有关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成品出口的创汇能力和创汇效益的提高是缓慢的,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宏观经济效益一直较低。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附加价值不高,档次和质量较低,以及出口成本上升等。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的质量竞争愈演愈烈,同类产品的质量差价不断扩大,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低对创汇能力和创汇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也是工业增长质量不高的一个表现。

另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成品出口总量增长很快,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以及相应的竞争力有一定上升,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加有很大关系。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导致了制成品进出口的大量增加,带动了出口结构的一定优化,以及出口竞争力的相应提高。1992年,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20.4%,到1994年,进一步上升到28.7%。同时,外资企业的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加工贸易,这导致我国制成品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持续上升。1990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1995年又提高到49.5%。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更高,1994年已达到71.2%,其中电子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高达85%。加工贸易出口,国内企业的收益和净创汇都明显低于一般贸易,其反映的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也较低。由于外资企业的作用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制成品出口及其竞争力变化,并不完全反映我国内资工业增长质量的变化。

四、工业增长质量变动的态势和特点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增长质量变动的基本态势和特点。

从工业增长效率和效益看,增长效率与改革前相比是大幅度上升的,但上升过程中存在着波动和下降的态势,总体水平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工业经济效益大大低于增长效率,虽然有改革过程中部门利益格局变动的原因,但产品实现程度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水平低,质量波动和下降相当严重,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的变动不合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水平上升和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

从工业增长结构看,改革以来的工业增长改变了改革前片面重工业化的状况,使结构矛盾趋于缓和,这在改革初期阶段表现得相当突出,工业增长结构的协调化对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但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增长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太快,又使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反复失衡,因而结构失衡对工业增长质量的影响大于结构升级的作用。

从工业出口的竞争力变化看,制成品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和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工业增长质量上升的态势,但工业品出口相对竞争力的提高比较缓慢,且存在一定波动,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同时,由于产品加工深度、技术含量,特别是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影响,工业品出口的创汇能力和创汇效益一直未能较快提高,这是工业增长质量不高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出口作用的不断上升,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迅速增大,说明工业品出口和竞争力变化只是部分反映了内资工业增长质量的变化。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质量与改革前相比是明显上升的,但在80年代中期以后存在着波动和下降态势,目前工业增长的质量水平还很低,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促进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依然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标签:;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质量变化分析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