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岁儿童友谊特质的认知发展*

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友谊论文,认知论文,特性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研究目的:(1)考察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2)探讨儿童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研究采用结构访谈法,被试为来自北京市普通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6岁、8岁、10岁、12岁和15岁儿童共100名(每个年龄组20名,男女各半)。结果发现:(1)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5个维度组成,即: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亲密交往。(2)对6—15岁儿童,友谊特性中的5个维度的重要性次序为: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亲密交往。(3)从发展上来看,对友谊特性不同维度的认知发展趋势有很大年龄差异。6—8岁儿童只能认识到友谊特性中一些外在的、行为的特征;以后才能逐渐认识到那些内在的、情感性的特征。但是,原来那些外在的特征并没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被取代,而是与内在的、情感性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在认识中逐渐深化。(4)小学六年级儿童在共同活动和游戏上表现出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而在冲突解决上,女生的认知水平高于男生。此外,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互相欣赏方面,男生的认识水平高于女生。

关键词 友谊特性,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对同伴群体的接受或拒绝及其后果已有很多探索。研究者把同伴关系划分为两种:一是在同伴群体中的被接受性或受欢迎程度;二是朋友之间相互的、一对一的关系[①],第一种关系是群体指向的、单向的,表示群体对个人的看法;第二种关系指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同伴关系的研究分别沿着两条路线——群体关系和友谊适应性向前拓展。先前多数研究致力于查明儿童的友谊概念,界定友谊关系的含义,以及儿童对友谊的期望[②—⑦]。但是,儿童怎样认识他们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友谊?他们又怎样适应与同伴的友谊关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友谊适应性指儿童是否具有满意的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它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儿童参与友谊的程度,即儿童是否承认与另一个儿童有相互的友谊关系,二是儿童最好的友谊关系的特性(quality,或译为质量),即这种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交往的程度,它的支持性,以及冲突水平,其中第二个要素对友谊适应性是最重要的。此前研究者们主要探索了儿童对友谊概念的知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期望,而非实际上的友谊,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开始转向对儿童真实友谊即友谊特性的探讨。

Parker和Asher[⑧]对友谊特性结构的研究,测量了3—5年级儿童的群体接受性和友谊关系、孤独感、他们与最好朋友的友谊特征及其对友谊的满意感。作者所说的友谊特性包括,第一,友谊为儿童提供玩耍、交往和娱乐;第二,友谊双方的亲密性和交流的程度;第三,朋友之间相互分享、帮助和指导;第四,友谊关系的有效性和自我价值的提高。他们对484个有最好朋友的儿童在友谊关系质量问卷(含有40个项目)上的回答作因素分析,得出儿童友谊关系特性的结构,包括6个因素:亲密交流;冲突解决;交往娱乐;帮助和指导;有效性和关心;冲突和不忠。

儿童友谊关系研究的另一新倾向是,研究者开始关注存在于友谊中的紧张压力,即友谊中的冲突和不一致[⑧—⑩],研究者发现,在儿童中期,这种冲突最突出、最频繁。但儿童自己却常常声称朋友是不相互打架和争执的,即他们期望在理想的友谊中不存在冲突。

Selman[④]曾提出儿童友谊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之后,Furman和Bierman[③]考察了2、4、6年级儿童对友谊概念的认识,把友谊特征分为行为特征和意向特征,他们发现,儿童对友谊的意向性特征的认识随年级升高逐渐进步,主要表现为对意向性的亲密性和意向性的支持性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相似性和团结性、喜爱等方面则无显著年级差异。Furman[11]还归纳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友谊本质的认知差异:学前期幼儿把共同活动和游戏看作友谊关系的核心,主要以外在行为特征去界定朋友和友谊;学龄初期儿童认为互惠、平等、合作是友谊关系的基础,朋友的作用是提供行为规则,传授情绪调控技能,而青少年则把亲密性看作友谊关系的核心[12]。

我国对儿童友谊的研究,有的是针对儿童的友谊观或者友谊概念的理解进行的[(3)—(6)],这为我国同类研究奠定了一些基础,但还没有充分揭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在友谊关系认知、特别是友谊特性认知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本研究目的是:(1)儿童、青少年的友谊特性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2)探索我国儿童、青少年友谊关系特性的结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取

从北京市的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里随机选取6岁、8岁、10岁、12岁、15岁学生各20人,男女各半。

2.2 研究方法

采用个别访谈法。首先设计访谈提纲,然后分别在各年级抽取被试4名(男女各2名)进行预试。根据预试结果,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如下的正式访谈提纲。

(1)你在班上有几个好朋友?有没有最好的朋友?(如果答没有,可以提示“你再好好想一想”;如果仍答没有,则从第6题开始。)(2)谁是你最好的朋友?(3)他(她)为什么是你最好的朋友?你们在一起做什么?你们在一起谈些什么?(4)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有没有不高兴的事,如闹意见、争吵或者打架?为什么?这些不高兴的事主要有哪些方面?发生这种事你怎么办?(5)好朋友在一起有没有比赛(或竞争)?为什么?(6)你在班上有没有一个同学和你关系最不好?(对于小学儿童,可不要求说出名字,只要说出性别就可以。)(7)为什么你和他(她)最不好?(8)如果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应该是怎样的?(9)你和好朋友会不会一直好下去?为什么?

2.3 研究步骤

正式施测前对主试(发展心理学专业5名研究生)进行培训,掌握访谈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正式施测,对被试进行个别访谈并录音。

2.4 数据处理

全部实验完成以后,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先对结构访谈中的全部录音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写。然后制定记分手册。记分手册的制定步骤如下。

(1)对被试的回答记录进行编码。阅读所有被试的回答记录,列出所有的表述方式,对这些表述方式进行编码。

(2)划分维度。对编码结果加以分类、概括和归纳,并参照Parker和Asher的友谊特性问卷(简称FQQ)的维度,概括出32种表述类型,分属于以下6个维度:(a)共同活动和游戏,包括4种表述类型;(b)个人交流,包括5种表述类型;(c)相互帮助和指导,包括7种表述类型;(d)相互愉悦和支持,包括5种表述类型;(e)冲突解决,包括5种表述类型;(f)竞争和激励,包括6种表述类型。

(3)计算评分者信度。根据以上记分手册,先由两名研究人员对随机抽取的30名被试(每年龄6人男女各半)的回答进行评分,计算出的评分者信度为0.852,证明本记分手册具有较好的评分者信度。

(4)正式评分。根据以上记分手册,对全部访谈材料进行记分,如果被试的答案中有此项目,则记1分,无此项目则记为0分。

(5)数据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结构访谈结果

3.1.1 各年龄组儿童在友谊的6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发展特点

图1 各年龄组儿童在友谊特性6个维度上的得分的年龄发展趋势

图2 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认知的年龄发展趋势

表1 各年龄组儿童在友谊特性的6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差异检验

说明:a,与8岁组差异显著;b,与8岁组差异显著;c,与6岁组差异显著;d,与6、8、10、12岁组差异显著;e,与6岁组差异显著;f,与6岁组差异显著;g,与6岁组差异显著;h,与6岁组差异显著;i,与6、8、10、12岁组差异显著;j,与6岁组差异显著;k,与6、8、10岁组差异显著;l,与6、8、10岁组差异显著;m,与6岁组差异显著;n,与6、8岁组差异显著;o,与6,8、10、12岁组差异显著;p,与6岁组差异显著;q,与6、8岁组差异显著;r,与6、8岁组差异显著;s与6、8、10、12岁组差异显著。

表1和图1显示,对于6到15岁儿童来说,友谊的6个维度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从全体被试在每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来看,6个维度的重要性依次为:共同活动和游戏(维度1),相互帮助和指导(维度3),个人交流(维度2),冲突解决(维度5),竞争和激励(维度6)和互相欣赏(维度4)。其中共同活动和游戏对他们最重要,得分远远超过其他5个维度。

分年龄组来看,不同年龄儿童对友谊特性各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差异。对6岁的学前儿童来说,共同活动和游戏的得分(1.45)远远超过其他5个维度的得分。对8岁、10岁和12岁组儿童来说,除共同活动和游戏之外,相互帮助和指导成为他们友谊特性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共同活动和游戏。对这3个年龄组来说,其他4个维度的重要性虽明显低于上述2个维度,但随年龄增长,这些维度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15岁组的少年中学生来说,个人交流成为最被他们重视的友谊特性,其次是互相帮助和指导,而共同活动和游戏下降到第三位。

从年龄发展来看,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趋势非常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得分平缓而稳定地增长,其中,从8岁组与6岁组之间差异极显著(t=4.95,p〈.000),10岁组与8岁组之间的差异也极显著(t=5.37,p〈.000),12岁组得分也高于10岁组,但差异不显著(t=1.81,p=.08),从12岁到15岁组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3.17,p=.004)。

分维度来看,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在所有6个维度上,年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但在不同维度上,这种显著性程度也不同(见表1后面的说明)。

统计显示,本研究中各年龄儿童在友谊特性6个维度的认知发展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的差异只出现在维度1的12岁组、维度4的15岁组和维度5的12岁组。另外总分的12岁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t=2.11,p=0.057)。从男女生得分的绝对值差别来看,还有些项目有较明显的差异,但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3.1.2 儿童友谊特性的结构分析

对100名6—15岁被试表述出的32种友谊特性成分进行了因素分析,以考察儿童对同伴友谊特性认识的结构。由于6岁组儿童的表述过于简单,故将其略去,只保留8—15岁组的数据。主成分分析提取出13个主因素,累计贡献率为71.1%。然后分别进行了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方差极大斜交旋转、等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和方差四次幂极大正交旋转。其中,方差正交旋转和方差四次幂最大正交旋转的结果基本相同。在这四种方差旋转结果中,以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结果具有最好的解释性,因而采用这种旋转结果对因素加以解释。

根据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结果,13个主因素分别为:亲密伙伴关系,个人交流,对自己有帮助,大度和慷慨,榜样和示范,情趣投合,争取地位,帮助对方,鼓励对方,亲密交往,互相竞赛,喜欢对方,善于解决冲突。

对上述13个因素继续进行二阶因素分析,提取出5个主因素,累计贡献率为54.9%,这5个主因素是: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亲密交往。

原来,我们根据被试表述出的32种友谊特性,划分出6个维度,即共同活动和游戏、个人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冲突解决、竞争和鼓励。现在,根据对这32种特性的因素分析,提取出上述5个因素,和我们定性划分出的6个维度非常接近。

4 讨论

4.1 儿童、青少年对友谊特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4.1.1 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认知的发展特点

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得到了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初期在友谊特性认知发展上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各年级间差异较小的是共同活动和游戏,从幼儿组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儿童都把共同活动和游戏作为友谊关系存在的重要元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友谊,这既是建立友谊关系的重要条件,又是友谊关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幼儿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期。但在幼儿期,儿童在友谊当中获取或付出的帮助和指导还处于较低水平,到小学时期,儿童经过较长时间的同伴适应,逐渐认识到帮助和指导对友谊的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稳定。在这一点上,不但各年龄组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而且各组之间的年龄差异也不显著(只是在相互帮助和指导上,幼儿组有差异)。

在友谊特性的各维度中,共同活动和游戏,以及相互帮助和指导相对来说较 具体和外化,是一种“行为倾向”的友谊。在小学低年级,这种友谊关系已在儿童友谊关系中表现出来,并被儿童所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之间在一起进行共同的活动并没有减少,而是一直持续着并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个发现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似[④][③]。

相对于行为倾向的友谊特性,儿童对较抽象、内化的特性认识得较晚。这体现在儿童对个人交流、互相欣赏及榜样和竞争的认识上。从学前期一直到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友伴之间的交流还非常少。到小学六年级,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交流;到初三,青少年开始表现出与小学儿童很大的差异,此时,他们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有广泛的个人交流,这是其他同伴关系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交流,它开始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的深层次上,例如:相互交流自己在班级、学校或者在家庭中所碰到的事情、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谈论彼此共同的兴趣、理想、志向和对重大事物的看法等。认识到个人交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初中阶段才发生的重大转折。

在互相欣赏方面,在学前及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缓慢,似乎处在一种萌芽状态,直到初中三年级,才出现大的转折。青少年友伴之间表达了更多的相互喜欢的情感,以及更多的情感上的相互支持。

儿童的友谊关系中也存在着冲突和竞争,儿童对此如何认识,是我们感兴趣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在幼儿时期,儿童友伴之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只有一些萌芽状态的游戏性的比赛,如跑步、唱歌等,进入小学以后,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对友谊关系中的竞争认识逐渐地缓慢地发展着。在这种发展中,如何解决冲突,是儿童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对友谊中的冲突性质还处于一种未觉知状态,他们认为冲突和友谊不能同时存在、协调共处,有冲突即说明没有友谊。一直到小学四年级,这种认识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到小学六年级和初三,这种认识达到了较成熟水平,少年开始认识到友谊也可能包含着冲突,同时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和策略解决冲突,减缓友谊关系中的紧张,使友谊关系得以恢复和持续发展。

综上述,儿童在友谊关系特性的共同活动和游戏,以及相互的帮助和指导方面认识较早,它们始终作为友谊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维度。相形之下,儿童在友谊关系的其他各项维度上——个人交流,相互愉悦和支持,冲突解决以及竞争和激励上,认识则较晚,到小学高年级才达到较高水平。

4.1.2 儿童对友谊关系特性认知的性别差异

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水平是否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者对此的结论也不同。我们的研究发现,儿童在大多数友谊特性上的认知水平与性别因素没有关系,仅仅在某些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小学六年级儿童在共同活动和游戏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冲突解决上,女生高于男生。此外,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互相欣赏上的得分,男生高于女生。根据我们的资料,发生在小学六年级的性别差异表现在2个维度上,一是共同活动和游戏,另一个维度是冲突解决,可能的原因是男孩较女孩有着更多的共同活动的机会,它们又为男孩制造着较女孩为多的矛盾、争端和冲突。由此,在冲突解决上不如女孩那样富有成效。在其他维度上,各个年级的儿童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些发现与先前有些研究结果相一致[⑨];而与另外一些研究结果又不相一致[⑧][⑦]。当然,如同我们在结果分析中所指出到,样本小是本研究结果中性别差异不显著的一个可能原因。

4.2 儿童友谊特性认知的结构分析

儿童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Parker和Asher(1993)[11],他们认为友谊特性的结构由以下六个维度构成:(1)亲密交流;(2)冲突解决;(3)交往和娱乐;(4)帮助和指导;(5)有效性和关心;(6)冲突与不忠。其中第六个维度“冲突与不忠”与其他维度呈负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索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的结构,探讨可能存在的跨文化差异,我们对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80名有效被试的回答作了因素分析。

一阶因素分析得到了13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进一步对这13个因子作二阶因素分析,得到了特征根大1的5个二阶因子,对这5个二阶因子的命名是: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亲密交往。原来,我们根据被试表述出的32种友谊特性,划分出6个维度,即共同活动和游戏、个人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冲突解决、竞争和鼓励。现在,根据对这32种特性的因素分析,提取出上述5个因素,和我们定性划分出的6个维度基本上一致,所不同的只是因素分析把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合并为一个维度。就是说,我们的定性划分与通过因素分析作出的定量划分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而个人交流与冲突解决被合并为一个维度,显然是有其道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包括成人)同伴间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与他们之间的冲突解决,虽然看上去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往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那些互相交流多、心理沟通做得好的同伴,他们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往往解决得比较快、比较好,反之亦然。儿童友谊关系本身包含着双方互为参照榜样,进行竞争和彼此激励的过程,这使友谊关系处于动态的发展中,友谊促进了双方的竞争,这种良性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友谊关系向前发展。

和Parker等人对美国儿童的研究结果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两国儿童都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有亲密交流、交往和娱乐、互相帮助、互相有用(有效性),不同之处表现在,美国儿童更强调互相之间的竞争以及同伴之间发生的不忠诚,这二者构成了Parker构建的儿童友谊认知结构中的两个维度,而在中国儿童中,较少有人作这样的表述,因素分析结果甚至把冲突解决归并于个人交流维度中,这是否与美国人提倡“竞争和进取”以及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儒家思想(“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之道”)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考察。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以下事实。

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5个维度组成,这5个维度是: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亲密交往。

对6—15岁儿童来说,友谊特性中的5个维度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在本研究的年龄范围内,5个维度的重要性次序为: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亲密交往。

从发展上来看,对友谊特性的不同维度的发展趋势有很大差异,其中共同活动和游戏早在学前期就得到相当的发展,其萌芽和发展的关键年龄显然在比本研究样本中包括的儿童更年幼的时期,即6岁以前;而其他4个维度,即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和亲密的个人交往,在6岁时尚处于很低的水平,从6岁到15岁稳步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10—15岁之间。总的来看,6—8岁儿童只能认识到友谊特性中一些外在的、行为的特征;以后才能逐渐认识到那些内在的、情感性的特征。但是,原来那些外在的特征并没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被取代,而是与内在的、情感性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在认识中逐渐深化。

小学六年级儿童在共同活动和游戏上表现出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而在冲突解决上,女生的认知水平高于男生。此外,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互相欣赏方面,男生的认识水平也高于女生。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R FRIENDSHIP QUALITIES OF CHIL

DREN AGED 6-15 YEARS OLD

Li Shuxiang Chen HuichangChen Ying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100875)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1)To reveal general lo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r friendship qualities;(2)to search children's cognitive structure of friendship qualities.The subjects were 100 children aged 6,8,10,and adolescents aged 12 and 15 who were from a kindergarten,a primary school and a high school in Beijing.The results showed:(1)The children's cognitive structure for friendship qualities consisted of five dimensions which ar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exempting and competition,liking and appreciating each other,common activities and helping each other,intimate personal intercourse;(2)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5 years ol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ve dimensions are different,the sequence of their importance are:common activitise and helping each oth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exempting and competition,liking and appreciating each other,intimate personal intercourse;(3)there ar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friendship qualities.The common activities and playing are developed at age 6 as well as at oher ages.It seems that the critical age of its development must be at earlier ages than 6 years.However,other dimensions locate lower lever level at 6 years old and gradually growthfrom middle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ce,the critical period is from10 to 15 years old.(4)Sex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ly in dimension of common activities at children aged 12 years old along with boys higherthan girls,in dimension of conflict resolution along girls get higher scores than boys,and in dimension of appreciating each other at adolescents aged 15 years old,along with boys higher than girls.

Key words Friendship Qualities,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Friendship Qualities,Structure of Friendship Qualities,Method of Story Explaining.

6.15岁儿童友谊特质的认知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