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数据挖掘和无缝化对接技术的研究论文_章杜锡,郑东亚,周洋

分布式电源数据挖掘和无缝化对接技术的研究论文_章杜锡,郑东亚,周洋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浙江省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对某煤矿2605综采工作面大角度延面加架(工作面与顺槽夹角135°)和延面加架后工作面对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备用支架摆放和施工工艺,调节与控制工作面对接设备中线,实现了延面加架状态下工作面无缝对接。

关键词:大角度;支架定位;延面加架;无缝对接

1前言

电力系统的安全分析、经济运行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量数据的正确性、测量值的冗余度、正确的网络拓扑及网络参数。其中由于网络参数难以被直接测量,所以常用设计值或经验值代替。由于电力设备参数会随着实际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设计运行条件与实际运行条件可能相差较大,而且运行中的设备参数也会因设备改造、环境变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网络参数误差不仅较大,而且很难被发现并用正确值替换。要提高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准确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估计设备的相关参数值。

2电源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

2.1可视化技术的开发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大数据化的背景下,电源数据的挖掘技术的使用使采集到的数据统计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采集的数据符合所需标准。大部分数据的分析结果都包含着一些数据背后的特殊含义,这些隐含的特征意义如果想要被发现,分析上就要多下力度,一般采用数据图表分析和散点图分析等数据分析方式。通过电源数据的统计可以直观的分析出数据统计结果的涵盖特征,帮助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通过有效分析而提供的方式得到有效提升。从实际意义层面出发,开发出可视化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高维度的数据提取和管理分析。但由于可视化技术正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想要把高维度数据分析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当中,还需需要不断的探索的,这给可视化计算机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决策树方法技术的开发

决策树数据统计开发方式所涵盖的数据数非常庞大的,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和数据计算预测技术方式,这种技术是在根据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决策树对于数据的分析方法是比较多的,主要采用的是CHAID和RINT的计算统计,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讲比较成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数据统计所用的方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现如今又开发出了SLIQ与SPRINT的新数据分析体系来应用于决策树技术中。SLIQ与SPRINT可以将庞大的数据归纳到决策树,使分类属性中对于连续属性的处理上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方式。

2.3遗传统计法的开发

从生物学遗传角度出发,分析遗传数据可知,电源数据统计技术对于智能学习方面也是有所建树的,通过电源数据技术对遗传学数据的有效分析,可以宏观的得出数据和生物突变之间的关联。生物学理论中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理论在各个行业中都可以适用,而电源数据的挖掘技术在于统计开发领域中也是需要遵循此自然规律。在分析处理技术过程当中,对于数据做出系统的分类,把重复的、无用的数据进行淘汰,将合理的、需要保留的数据进行真理储存,出具一个全新的数据整合系统,这样对于数据长期的使用和分析可以对系统起到长期的优化作用。通过上诉分析,在我国早期的电源数据挖掘技术开发的主要定位就是应用于比较集初级的数据统计中,而计算机书记开发技术更加需要的是以服务为主的方向进行应用技术的开发。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在各个层面的决策者中,对于其数据储备量的要求正逐步降低,决策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库从而避免了对于数据储备量的不足之处。这也大大的提升了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对其的研究以及应用越来越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作面无缝对接关键工艺技术

3.1安装初期

对接部位设备定位刀把式工作面对接最重要的是考虑溜槽的对接,所以初期溜槽的位置定位非常重要。安装之前,将工作面的机头中线定好,然后由DD'的距离计算出工作面推进到该处时机尾的位置。工作面2#切眼的溜槽和支架定位严格按照此时模拟的机尾位置进行定位。在大范围不便的前提下,工作面后期推进至该处时通过调节中线的方法实现对接。现场实践证明经过前期准确计算,2#切眼内溜槽和支架安装有了依据(65#~75#支架挤架布置,架间距调至最小),待工作面推进至对接位置,仅靠调节中线法便实现了工作面顺利对接,有效避免了通过加减槽子的方式实现工作面对接的复杂工艺。

3.2过程控制关键

以工作面改造巷Ⅰ段内巷道偏中线(距巷道下帮0.8m)作为定位线,1#、2#切眼内支架和中部槽对接以此线进行定位,为保证1#、2#切眼对接顺利,需严格控制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上窜下滑。改造巷I段外口绞车窝内存放有8节中部槽,工作面机尾对接时,需要将机尾部分(机尾+过渡槽+三节变线槽=9.66m)拆除,将1#、2#切眼剩余距离用中部槽补齐,工作面在改造巷I段推进时,控制输送机上窜下滑,保证对接时机尾外沿距偏中线距离为500mm,偏差±50mm。为保证工作面1#、2#切眼对接顺利,工作面推至改造巷I段时,对机尾位置进行定位,工作面推进期间,机尾严格按照定位位置向前推进工作面。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机尾外沿上用白色自喷漆划一条控制线,保证该线和偏中线重合的前提下设备可以实现无缝对接。2605综采工作面现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待工作面推进至对接位置,上下槽子合口距离140mm(要求合口处距离保证在100~200mm),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工作面对接。

3.3现场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存在的关键问题:初期控制线施工时没有考虑顶底板倾角带来的影响,导致初期误差较大。因为巷道顶底板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以从顶板拉一铅垂线到设备同一位置处的不同高度处有一定的间距存在,距机尾外沿同样宽的地方到底板的铅垂线位置不一样。工作面对接以底板距离为准,所以初期A点以为是正确的,但是后期机尾有倾角后发现,原A点位置与顶板控制线重合后,铅垂线所在的底板位置不再与底板位置重合。所以将A点进行纠正,修正到B点,避免了错误的产生。解决办法:生产中除了看机尾上所划控制线是否与顶板控制线重合以外,还要定期校正顶底板倾角对机尾控制线的影响程度,或是直接在底板施工控制线进行直接测量。

4结语

经过前期精密设计与计算和现场掌控,实现了延面加架状态下工作面无缝对接(即加架对接后工作面没有再出现加减槽子的工序)。2605综采工作面若采用单一的刀把式对接工作面,工作面部分煤体无法回收,通过延面加架和工作面对接两种回采工艺结合,为某煤矿多采出三角煤柱15306t,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采掘接替,同时表明该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高翔,陈贵凤,赵宏雷.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J].电测与仪表,2018(12):15-17.

[2]张吉生,张波,沈青.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系统安全态势估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21):77-79+83.

[3]裴秀高,王勇,吕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入侵检测系统防护结构及性能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26(04):391-394.

[4]刘沛.入侵检测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4(22):92-93.

论文作者:章杜锡,郑东亚,周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5

标签:;  ;  ;  ;  ;  ;  ;  ;  

分布式电源数据挖掘和无缝化对接技术的研究论文_章杜锡,郑东亚,周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