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愤怒背后的自卑——小学生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案例研究论文_吴安

扫除愤怒背后的自卑——小学生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案例研究论文_吴安

【摘要】间歇性暴怒往往使得患者自身以及周围人的生活陷入烦躁、焦虑的情绪中。运用“客观诊断,明确根源;持续追问,激励自助;制定方案,指导方法;从旁观察,协助辅导”的方法,扫除愤怒背后的原因,才能让暴怒降温,让生活稳定。

【关键字】间歇性暴怒障碍;案例研究;小学生

问题呈现

周五放学时,我让几个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留校复习。其他几个学生马上看语文书准备默词。唯独小曼皱紧眉头,背着书包,站着一动不动。一个男孩提醒她快点复习。小曼瞪着眼睛,伸出右手,指着那个同学,嘴里发出愤怒的尖叫声:“你,你……”其他同学围了过来。小曼更加愤怒了,伸着手,指着一个又一个同学的鼻子,大叫着。我看情形不对,让学生坐在座位上开始默词。大家立刻安静下来做默词卷。而小曼虽然坐了下来,却依旧满脸不开心,看看同桌异样的目光,把自己的书包重重地摔落在桌上,书本掉了一地。保温杯滚出来,她一脚踢过去,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写起字来。

原因分析

小曼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小姑娘,性格内向,内心敏感,写字速度慢,记忆力差。今年课程内容变难,作业量增多。她的成绩大幅度下降,性格产生了变化,经常与身边的同学发生矛盾。同学发卷子给她,她就去打同学;回答错问题时,她就敌视周围看她的同学;同学提醒她放学留校,她就冲着同学大叫大嚷;同学冲她笑一笑,她就推同学……老师和她交流时,她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但是每隔2-3天,这样的情况又会发生。通过班主任沟通、家长交流、心理老师个体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过教育,但是她自始至终觉得周围的同学看不起她,教育效果不太明显。

综上所述,小曼频繁发脾气,表现为口头攻击、针对财产或他人躯体攻击等不能控制的攻击冲动;爆发的力量超过所受压力的范围;频繁的攻击爆发是冲动性的;频繁的攻击爆发破坏了她的人际关系,给她带来痛苦;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6岁。因此,她可能有间歇性暴怒障碍的倾向。【1】

我觉得,小曼的性格转变源于学习成绩下降,影响她和同学交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同学的歧视,而是她内心中的“自我歧视”,即自卑心理。

教育过程

小曼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让她在我面前坐下来,一起分析她刚才的言行。

师:小曼,刚才你的心情很不好,自己的心里一定也很痛苦吧!

生:是的。

师:今天你很生气哦!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生:我……因为我今天要留下来。

师:你不开心真的完全是因为要留下来吗?如果今天老师让你留下来参加作文比赛,你也会不开心吗?

生:不会。

师:哦,你不开心并不是因为留下来,而是因为要留下来默词语,可你不会默,是不是?

生:嗯。

师:看来,你喜欢做一名成绩好的学生。所以,今天同学提醒你准备默写,你想到了自己会默不好,就指着同学叫;刚才同学们围过来看你时,你更紧张了,对着同学们大叫;你面对默词卷时,把书包摔在桌上,把书掉了一地,还踢了保温杯……实际上,你真正不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陷入沉思。)

师:其实,让你不开心的不是同学,不是保温杯,不是默词卷,而是默不出词语、考不出好成绩的你自己!

生:好像是的。

师:之前,同学把卷子递给你,你就去打同学;回答问题说错时,觉得同学看不起你;周围同学冲你笑,她觉得他在嘲笑你……其实,都是因为你不喜欢学习不好的自己,所以觉得别人也都不喜欢那个差劲的你!

(学生开始悄悄流泪。)

师:小曼,你真的差劲吗?你有很多优点,是不是?

生:我自觉写作业。我经常借给同学文具。我长得漂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听课认真……

(教师把这些优点列在纸片上。)

师:你看,你有那么多优点却一直看不到,只看到一个成绩差的缺点。所以,你心里的另一个小曼想对你说‘你多看看我的优点吧’。当你指责你心里的那个小曼时,你心里的那个小曼就生气了,发脾气了,摔东西了,和其他同学吵架了。所以,以后你心里的那个小曼再生气时,该怎么做呢?

生:我夸夸她的优点。我把纸片上的优点读给她听。”

后来,小曼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偶尔有一次,她因为订正得慢,和趴在她桌上看她写作业的同学发脾气时,我马上让她独自站在僻静处说说自己的优点,她的心情很快稳定下来。除此之外,她再也没出现过暴怒状况了。后续,在家长、老师、同学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下,她的学习状况得以改善,心理状况也日渐进入佳境。

教育反思

一、客观诊断,明确根源

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教师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沙盘、房树人等技术加以深入了解,并结合专业心理诊断书籍进行初步了解。必要时,可以请监护人带学生去精神卫生中心或者儿童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进行专业诊断。

这些诊断不需要让孩子明白,也尽可能不要让周围同学知道,以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剧心理问题的恶化。客观的诊断并不是要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把孩子特殊化;而是为了从实际出发,帮助孩子摆脱心理困扰,走出心理困境。教师还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根源,了解问题的起源,解除刺激源的进一步刺激,同时做好切实的计划,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出心理阴影,走向光明之地,在健康稳定中不断成长。

二、持续追问,激励自助

追问指的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当学生回答了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度发问”,旨在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某一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或作更清楚的表达。【2】

在案例中,教师通过“刚才你的心情很不好,自己的心里一定也很痛苦吧!”进行共情,然后用“为什么这么生气呀?”“你不开心真的完全是因为要留下来吗?”“实际上,你真正不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呢?”等一系列追问,激励学生自我探究,发现自己心中的需求。这个过程启发学生提升自我了解,同时也激励着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自助行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解决心理问题的措施才能更有成效。

三、制定方案,指导方法

解决心理困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细水长流。这一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外界不可控因素产生一些刺激,使得原先达到的效果又出现回落。所以,在制定方案时,既要告诉学生尽可能自控,又要告诉他万一无法自控该怎么处理,避免突发事件带来心理问题的突然爆发。

这一案例中,教师启发学生了解,暴怒情绪的产生来源于自我贬低,应该通过自我优点的发现来平衡心理状态;当学生遇到事情无法控制情绪时,可以把事先准备的记录优点的小纸片取出来读一读。这样,学生了解了自己平时该怎么做,情绪失控时也可以按照教师制定的具体方案来实施,可以避免暴怒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从旁观察,协助辅导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薄弱,所以即使有具体方案在手,依旧需要教师从旁观察,及时给予协助辅导:在遇到困难时给出指点,在难以坚持时提供鼓励,在面临失败时寄以安慰。

小曼按照老师的指导,基本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情绪状况。可是,有一次,她订正作业写得慢,一位同学趴在她桌上看她写作业,令小曼紧张不安,自卑心理加剧。后来,小曼忍不住发脾气了。教师马上让她独自站在僻静处采取“说说优点”的措施。她的心情很快稳定下来。心理状况的改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起伏的现象。一旦出现了负面效果,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内心动力,甚至可能导致放弃自我改变。教师的及时引导对激发学生行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间歇性暴怒的背后藏着各种原因,运用“客观诊断,明确根源;持续追问,激励自助;制定方案,指导方法;从旁观察,协助辅导”,扫除愤怒背后的原因,才能让暴怒降温,让生活稳定。

参考文献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理解DSM-5精神障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5.

【2】吴振东.幼儿教师教育现场追问策略[J].福建教育,2014(6).

论文作者:吴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扫除愤怒背后的自卑——小学生间歇性暴怒障碍的案例研究论文_吴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