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经济各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国有经济论文

我国国有经济分行业发展态势与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业发展论文,态势论文,国有经济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有经济保持较高速发展态势,在有力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同时,国有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年加快。特别是自“九五”时期以来,在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各级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基本要求重新定位国有经济功能作用,一方面有效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和改善行业分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国有经济经营实力和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进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改善。现据国有企业会计决算数据,对过去10年国有经济行业结构变动态势及未来10年发展趋分析如下:

一、近十年来国有经济行业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步入了较高速发展时期,规模总量始终保持快速扩张态势。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共有17.4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简称“国有企业”,下同),占有资产总额179244.9亿元,净资产总额61436.2亿元,利润总额2811.3亿元。在1990-2001年间,国有企业总户数减少1.4倍,但占用资产总额增加5.7倍,年均递增速度为14.8%。近10年来,各级政府通过淘汰落后、压缩过剩生产力、关闭转让等措施,逐步实现国有经济从失去竞争优势的领域退出;通过增大投入、兼并重组和加强资本运作等方式促进国有经济逐步向关键行业和重点行业转移,国有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不断得到改善。近10年国有经济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呈高速成长态势

为培育国有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整个经济的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电子、通讯、医药等技术含量高、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国有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成长。国有邮电通信产业2001年底资产总额达到13666亿元,较1990年(366.2亿元)增长34.2倍,年均递增38.2%,11年来邮电通信产业利润总额和销售收入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73.8%和56.8%,三项指标增长率为国有经济各行业之首。国有电子计算机制造业,2001年底资产总额达到429.5亿元,1995-2001年间年均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递增速度分别为32.3%、65.7%、29.1%。国有医药制造业通过引入高技术和更新改造,在20世纪90年代后也步入较高速增长时期,企业资产总额在1990-2001年保持了年均递增24.9%(同口径比较)的速度。另外,需求量日益旺盛的仓储业、烟草业、家具制造业等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销售收入年递增速度也都在25%以上。

(二)石油、电力等基础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为有效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产业“瓶颈”制约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国有能源等基础产业的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特别是部分大型企业通过集团化经营和资本市场融资等经营战略,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从而我国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现象正在逐步解除,部分基础产业的产品甚至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如1990-2001年国有电力工业资产总额年均递增速度达25.9%,利润总额年均递增20.8%;国有石油、石化工业受国际油价变化无常影响,出现一定幅度波动,但资产总额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990-2001年间递增速度分别为19.7%和15.8%。尤其是90年代后期,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的效益水平持续上扬,2001年实现利润占全部国有经济的39.4%,成为国有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基础性行业,如城市公用业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990-2001年间保持年递增24.6%的速度。国有煤炭及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曾出现反复或滑坡,而1990-2001年间资产总额递增速度也分别达到17.5%和20.4%,但效益水平一直处于微利状态。

(三)原材料、机械制造业发展速度减缓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原材料及机械制造业逐步从“短缺”转向结构性“过剩”,一些产品出现严重不同程度的滞销或“过剩”,发展势头明显放缓,但总体仍保持较高速增长状态。1990-2001年间国有建材工业资产总额年均递增17.2%,但1995-2001年间增速下降到1.1%;1990-2001 年间国有有色金属业资产总额年均递增18.4%,但1995-2001年间增速下降到9.1%;1990-2001 年间国有冶金工业资产总额年均递增17.4%,但1995-2001年间增速下降到6%;1990-2001年间国有机械制造业资产总额年均递增13.4%,但1995-2001年间增速下降到4.7%。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汽车行业,近10年来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了产业整合步伐,产业集中度有较大提高,规模总量始终保持快速扩张态势,1990-2001年国有汽车制造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30.3%。

(四)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电机制造及商业经纪、零售、餐饮、批发等行业发展缓慢

随着市场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较为庞大的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电机制造等产业的大批国有企业,由于国有经济结构逐步调整而逐步陷入发展的困难境地。如1995-2001年间我国国有经济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资产总额年均仅增长1.2%,大部分年份销售收入是负增长;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资产总额年均增长2.6%,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4%;电机制造业的资产总额年均增长2.2%,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此外,国有经济在商业经纪、零售、餐饮、批发等商业行业也都处于低迷的状态,如国有零售业1995-2001年平均仅增长0.93%,其中,1998-2001年都是负增长。

(五)一般加工、森工、外贸行业衰退走向十分明显

由于一些传统行业的加工设备技术水平较低,且遇到非国有经济的挑战,国有经济在一般加工工业中逐步丧失了优势,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1990-2001年间国有纺织工业资产总额年均递增7%,但1995 -2001年间年均负增长2.4%。其他如在食品加工与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化纤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国有经济无论是资产总额还是销售收入,近年来在总体上都处于缩减态势,有的行业在大部分年份处于亏损状态。但在印刷业和饮料制造业中,由于市场需求扩大及生产技术更新较快,国有经济仍保持稳步发展态势。森林工业在国家天保工程引导下,近几年退出速度加快,1999-2001年3年资产总额均呈现负增长,减少率分别是10.2%、8.1%、8.6%。近几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逐步放开,国有专业外贸企业逐步呈萎缩发展态势,在效益水平持续下降的同时,资产规模增长出现较大波动,如1998年国有外贸行业资产总额3867亿元,到2001年资产总额缩减到1272亿元,3年间减少67.1%。

二、影响国有经济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国有经济进入优化调整和结构升级的新阶段。1995年中央提出“抓大放小”和“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后,国有经济的调整和升级在一系列政策导向下加速进行,到“九五”末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总结近10年来影响国有经济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国有经济的激烈竞争

随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非国有经济不断成长壮大,总体增长速度逐步高于国有经济,在全国工商业总资产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统计资料显示,国有企业总资产占全社会总资产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0%降为2001年的53%。特别是在一般加工工业领域,由于资本进入“门槛”较低,规模要求不高,核心技术容易掌握,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我国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下岗失业人口日益增多的就业形势下,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成长较快,加之其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制度和机制优势,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很有竞争力。在其他竞争性工业中,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在“九五”之前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这使非国有经济在“九五”期间得以广泛进入,与境外资本一起与国有企业争夺日益饱和的市场份额。非国有经济成功进入工业领域,对国有工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是一般竞争性工业国有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退局面的主要原因。

(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的加大

进入“九五”以后,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提出了若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并出台了若干改革重组的新举措,一部分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途径迅速扩张规模,一部分劣势企业则通过破产、出售等退出国有经济。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国有企业总户数由1995年的30.2万户减少到2001年的17.4万户,净减少12.8万户,减幅42.4%,其中,同期新增企业5.5万户,实际减少18.3万户; 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期由9.2万亿元增加到17.9万亿元,增长94.6%, 户均资产由1995年的360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又如从1999年起,中央部门、 军队武警所办经济实体与主管部门脱钩重组,到2001年纳入统计的170 家中央直管企业(集团)资产总额61028.9亿元, 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36.6%,户均资产359亿元。

(三)国有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转换

国有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重量轻质”,使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长,而产品档次并未适当拉开。到“九五”期间,大部分工业产品实际上已经相对过剩,于是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产品积压、通货紧缩、投资和消费缺乏热点、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起来。面对这些新的变化,结构调整目标的重点由原来的拉长短线、舒缓“瓶颈”、增加总量,转为控制总量,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规模效益。“九五”后半期,国家对煤炭、钢铁、纺织品等采取限产压库的政策,关闭了一批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石化等行业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耗能高的小企业,就是结构调整转型的需要,而且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国家对大部分工业产品都已不再进行行政控制,而放手由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九五”时期,我国工业正处于总量相对过剩下的结构不合理状态,在工业总量保持适度增长的前提下,市场机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功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发挥,使得一般性加工工业和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下降,而高新技术产业以其广阔的市场容量和较高的附加值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未来十年我国国有经济行业发展走势预测

根据对国家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以为,未来10年我国国有经济行业发展大致呈现以下态势:

(一)国有经济中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行业

西部大开发与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工程的启动将带动电力工业、石化工业、石油工业的继续快速增长;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因而将拉动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虽然我国汽车工业会受到进口汽车的冲击,但是家用小轿车在城市居民中消费热点的形成,仍然会推动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烟草加工业继续成为税利的重要来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会促使小城镇的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也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期。

(二)国有经济中保持平稳发展的行业

钢铁、建材、有色冶金工业受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影响,在未来10年内,主要是总量控制和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的牵引下出现平稳增长态势;饮料制造业(如白酒、啤酒、果汁饮料)、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日用电器制造业等,也因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使未来的竞争进一步趋向白热化,企业重组整合、重新划分市场份额是主流,发展速度在未来10年将有所下降;印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虽然有着较为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受到非国有经济的竞争挤压,发展速度不会很快,只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三)国有经济中发展速度持续缓慢的行业

在未来10年,作为传统工业的煤炭工业和森林工业,主要不是如何进一步大发展,而是如何在满足其他行业发展需求的同时,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国家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天然保护林政策都将在一个长时期内发挥作用;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受技术转型和核心技术的制约,在较短时期内很难取得大的突破,仍然会呈现较为缓慢的发展趋势;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不仅会受到国家强制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非国有经济的激烈竞争,发展缓慢。

(四)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的行业

服装行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都是与人民群众生活联系密切的工业行业。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未来10年人民的生活质量还会有很大提高,对这些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些行业不是国有经济的优势所在,在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的指导下,国有经济从这些行业的退出速度会加快;普通机械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是高消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也是国有经济应当逐步退出的行业。

我们根据会计决算资料数据,对国有经济各行业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大体可以预测出未来10年国有经济分行业发展的基本走向(详见上表)。

前后十年国有经济行业发展态势比较

总之,我国国有经济行业结构调整在前10年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不仅表现在能源工业得到明显加强,不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原材料工业结束了“短缺”状态,高新技术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也表现在传统工业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10年,随着国有工商行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积极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退出,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国国有经济将会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办、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发挥主导作用。

标签:;  ;  ;  ;  ;  ;  

我国国有经济各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_国有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