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论文_何超群

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论文_何超群

广东省兴宁市叶塘中学 514500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样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要求班主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管理上“以人为本”,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拓展思路、开展工作,成为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实现班主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性转变。

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当做到以下转变:

一、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作为教师,能上好课是基本。在传统看来,班主任的角色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但这种观念在今天的新课程理念下是片面的。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班主任角色由发号施令型到平等对话的转变

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表现在班级管理上便是班主任为一班之至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管理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挫伤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放下自己的威严,主动亲近学生,扮演“对话者”、“引导者”角色,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并将自己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平等参与、共同决策、共同管理,与学生开展对话,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吸纳学生的意见,并以对话的方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班主任角色由包办型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型转换

“万事包办”是传统保姆式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由于对学生过分溺爱,导致学生自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严重不足。

四、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五、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另一时期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六、班主任角色由保守型向创造型转换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我们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七、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己一人包干,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班在校的时候,结果往往导致“狭隘的集体本位主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一个重要纽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意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八、班主任角色由监视刺探型向公开坦诚型转换

实施“间谍式”管理方式的班主任一般会在班级学生中安排一些“间谍”,让他们在暗中监视班级同学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这种管理方式严重欺骗和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会导致学生间的猜疑和对立,对学生的成长尤为不利。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管理方式深恶痛绝。

公开坦诚的班级管理方式的特点是,班级管理向所有的学生公开,吸收每一位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并鼓励监督。其实,要做到班级管理的公开坦诚并非难事:首先要相信学生,热情欢迎学生参与管理,把学生推向班级管理的前沿阵地;其次是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坦诚相待、真诚相见、相互信任。

总之,新课程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班主任在新课程中走向成长。

论文作者:何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论文_何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