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论文_冯丽

冯丽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骨三科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提高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选取本病房的医生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影响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结果:经过有效干预措施,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提高。结论:对病房医护人员实施的干预措施,使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证明干预措施有效可行。

【关键词】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185-01

医生护士在医院里进行各项检查治疗操作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病原体是主要的致病菌,手部卫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医院感染控制中[1]严格执行手卫生是最简单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方法。为了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更好地了解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我们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干预措施,有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骨三科病房自2011年10月选择在岗医护人员18名,其中医生8名,护士10名为对象。

12调查方法:现场观察法:指定1名负责病区的感控护士和1名感染管理科人员,对不知情的被调查者,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被调查者在接触患者前、后,换药前后、处理污物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的次数,实际洗手次数和正确的洗手操作法。根据《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的合格标准,即标准的手部卫生7步骤来洗手,洗手时间大于或等于15s,干手方法: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手器。根据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

13干预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 根据我们观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培训。重点强调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洗手的指征、解释七步洗手法的步骤,进行现场培训,培训行不定期检查,将洗手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牢记把握手卫生的知识。

14改善洗手的环境设施:为了更好地使医护人员勤洗手,对原有条件进行改进,如原有的水龙头改成感应式水龙头,将肥皂换成感应式洗手液,使用一次性纸巾,避免洗手后在工作服上擦干。

15反复宣传并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 经常对医务人员开展手卫生知识讲座,利用门诊候诊大厅及院内对外宣传栏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增加广大民众对手卫生知识的认识,更好的监督医护人员,同时加强感控监测,加强手卫生依从性,不定期地对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及考核。

2结果

经过有效干预后,明显提高了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提高,见表1。

表1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n,%)

3讨论

医护人员比一般人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但患护人员却缺乏严格遵守的理念。采取有效的防止医院感染手段,建立完整、健全、科学的制度,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让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2]。经常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的培训,不定期考核七步洗手法,医护人员从思想上要有那种只要接触患者就要洗手的意识,要形成制度,使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使用合格的速干手消毒液,能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护人员每天上午的工作都很繁忙,使用流动水洗手费时也不方便,如使用速干手消毒液,就会降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3]。我院已在应用健之素快速手消剂,手细菌培养均达标,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只有了解了手卫生导致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才能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必须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自觉执行手卫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把细节做好了,才是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对医护人员本身负责,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机率。

参考文献

[1]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行为干预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

[2]林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院内感染[J].黑龙江医院学报,2010,4(34):297-298

[3]朱立红,沈元,张申,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42-544

论文作者:冯丽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论文_冯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