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作用_幼儿园论文

理解和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作用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认识与发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功能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贯彻落实《规程》的过程中,幼儿园应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环境对幼儿施加正面的影响,使幼儿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中受到教育,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幼儿园研究环境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对环境教育功能的认识

环境教育是相对于传统学科教学的一种教育体系。所谓环境教育,主要是使受教育者与各种环境因素以及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全过程。环境因素的具体构成包括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用具、材料的排列组合,既有物的构成,同时又包含人与物、自然与社会现象、时间与空间以及由这些造成的氛围等各种因素。

幼儿园环境要素应该具有综合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最初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的,可以说幼儿对环境有极强依赖性。因此,环境客观存在着教育价值,环境教育是实现幼儿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的优劣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影响甚大。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效果将会是良好的;相反,不良的教育环境却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在提高园内环境与教育质量上作了不懈的探索。

二、创设教育环境的实践

我园目前是一个拥有40多名保教工作人员、300 多幼儿的中等规模幼儿园。近年来,在教育环境理论的指导下,全园上下致力于提高教育环境的创设质量,坚持做到“三个统一”和实现“三个价值”,即教育环境设置的整体性与局部性统一,开放性与社会性统一,生活性与教育性统一;实现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教育环境的设置上,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尽力营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多给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场所和接触事物的机会,借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一)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创设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

环境与建筑心理学告诉人们,物质环境对人的心理有重要影响。设计、安排合理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容易诱发问题行为,产生负面的教育效应。幼儿园应怎样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发挥其良好的教育功能呢?

1.创设良好的园舍环境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幼儿园办成孩子们的乐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几年来,我园根据《规程》的要求,从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依靠良好的社会信誉多方筹资,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有计划地对房舍进行更新改造, 现已建成综合活动楼1座,教学活动楼2座,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彻底改变了过去房舍陈旧,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并对幼儿园的室内外进行了重新布局,配置各种设备设施。目前,设有音乐舞蹈室、体育室、电教室、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综合游戏室和刚刚竣工的110 平方米高标准游泳池。幼儿园还配有电脑、电视机、录音机、幻灯机、投影机、复印机、过塑机、钢琴、风琴等。良好的设备设施为幼儿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为了保证幼儿在户外场地上有丰富的活动设备器材,幼儿园特地在体育区、儿童乐园、草坪上设置了大型的健身乐园、动物旋转玻璃缸,还有大中小型滑梯、攀登架、爬网、蘑菇屋、转动地球仪等。教职工还利用废旧物制作了一大批教玩具,如娃娃头、房子、跳环、钻筒、花蓝与健身器等活动器材。此外,在园内精心设计了一大块绿草地,幼儿可以在草地上任意坐、卧、爬、滚等。总之,这些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设施,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多种兴趣,发展良好个性,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幼儿园在各班内创设了各种活动区域。如:认知区、计算区、结构区、体育区、美工区、阅读区、娃娃家等,各区内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具有层次性的,便于操作的半成品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在晨间、茶余饭后、课间、自由活动时间里,可以自由入区动手操作,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得各种知识。良好的园舍环境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自主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充分利用三维空间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壁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提高幼儿无意识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熏陶,获取知识。

(1)地面的利用。在室内外、操场的地面, 以及阶梯上画些几何图形、数字、字母、迷宫及体育游戏时间来跳的格子、圆圈等等数字图案。例如,大班老师在阶梯右边自下而上画有自然数1——17, 阶梯左边则自上而下画有负数-1——-17,幼儿上下楼梯都可以看得见。 对幼儿来说,这些简单的数字图案,有得看,有得玩,自然会得到这些数字图案信息的刺激,从而对它们有所认识。

(2)空间的利用。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美化性的物品。 例如,在教幼儿认识现代国防武器时,可用泡沫做成的各种国防现代武器吊挂在室内,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幼儿对各种现代国防武器的认识因而会获得更加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墙壁的利用。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充分利用室内外墙壁、 阳台墙壁、走廊墙壁、楼梯两侧墙壁,画上一些动植物图案,丰富幼儿的感官。

(二)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协调好人际关系,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创设社会环境的中心是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教职工队伍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及个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园从加强道德教育入手,学习优秀教师事迹,并组织“读、讲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童心、细心、爱心”,“爱的奉献”等演讲会或座谈会,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来园作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及时表扬耐心细致教育和精心照料幼儿的教职工;另外,还组织教职工对口学习和经常性的操作观摩、讲座等,使全园教职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把爱幼教事业、爱孩子的情感渗透到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无私奉献,求实创优”的良好园风。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对幼儿必须以理解、信赖为基础,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幼儿接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都要全面了解,善于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活动与幼儿交朋友,象亲子那样真诚地关心、爱护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像“妈妈”,从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意识也随之增强。他们不会满足仅与双亲、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希望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情感交流。幼儿园中伙伴之间的情感交流,都是幼儿渴求的心理环境,它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感,而这种心理感受又是幼儿喜爱幼儿园,并成为接受良好教育的心理基础。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注意为幼儿提供一个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例如,通过开展“送伞”、“爱护小同伴”、“让座”等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尊师重道、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的思想品德和助人为乐、行善好施的高尚情操。

(三)环境因素要作适时调整,顺应幼儿对环境的要求,让幼儿在更为理想的环境中生活,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环境的提供、环境的组织并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幼儿园教师应从教育目标、效果出发,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对原有的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教育过程中,适时增补一些新的环境条件与环境因素,调整环境与环境、环境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幼儿在现有环境条件下的不同反应,不断修改完善原定的教学方案与相应的组织工作。

总之,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们在提高教育环境的创设质量方面只作了初步的探索,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收到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今后,我们愿继续与同行们一起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路子。

标签:;  ;  ;  ;  ;  

理解和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作用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