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用于再次剖宫产术中效果分析论文_钟燕

鲁甸县人民医院 657100

【摘 要】目的 分析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用于再次剖宫产术中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再次剖宫产患者资料64例,将其设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前者腹膜内剖宫产术,后者以腹膜外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最高体温较对照组低,肠胃改善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率6.26%较对照组21.88%低(P<0.05)。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有良好手术效果,能有效提高产妇术后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再剖宫产;剖宫产术;效果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in cesarean s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fo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 From January 2014 -2016 year in December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64 patients,which is set in the control group(32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32 cases),the former in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the latter with extraperitoneal operation,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surgery bleeding、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mprove the stomach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1.88%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6.26%). Conclusion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has a good effect on re cesarean section,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cesarean section;effect

剖宫产术是产科较常见手术,可有效解除产妇难产危险,提高新生儿分娩安全,对多种难产、胎位不正、胎儿窘迫、多胎妊娠有良好分娩指导作用[1]。但其存在术后发热、切口感染、肠粘连、子宫破裂、再次手术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尤其凸显于再次剖宫产[2]。对此,临床推行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其采用的微创分娩方式可有效减轻产后并发症,增强预后康复质量。本研究现就此术式取得的再剖宫产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并陈述如下。

1.资料方法

1.1 基础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再次剖宫产患者资料64例。纳入标准:①经产前超声确诊母胎正常;②均为单胎;排除标准:①糖尿病、高血压;②心脏病;③子痫前期、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前者年龄24-35岁,平均(29.71±3.26)岁;孕周37-40周,平均(38.42±2.69)周;孕次2-4次,平均(3.05±1.32)次;后者年龄25-36岁,平均(30.17±3.3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7±2.76)周;孕次2-5次,平均(3.41±1.39)次。两组基数资料未有明显高度差异(P>0.05)。

1.2 方法 腹膜内手术:经原剖宫产瘢痕切口,打开前鞘腹肌筋膜,由膀胱上段支撑腹肌,剪开腹膜,如腹腔粘连,则予以分离、结扎,再经原瘢痕处取横切口,以头位方式取出胎儿及胎盘,然后用可吸收线双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取生理盐水清洗后依次缝合腹膜、筋膜和皮肤。

腹膜外手术:打开筋膜后,以手指分离腹膜外,由左侧入路,纵形游离腹膜与腹直肌粘连组织,充分显露膀胱顶,于腹膜折返处取止血钳分离筋膜、膀胱筋膜,手指钝性分离膀胱左侧脂肪,暴露子宫腹膜,将膀胱向右侧腹膜推离8cm,于腹膜外子宫下段原疤痕处取横切口,打开子宫,取出胎儿及胎盘,用可吸收线双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再行膀胱缝合固定并清洗,最后依次缝合腹膜、筋膜及皮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最高体温、肠胃功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并发症有术后发热、腹胀,产后出血。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选用“±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以测定。P<0.05显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出血量、最高体温指标较观察组高,肠胃功能改善和住院时间较观察组长(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发热4(12.49%)例,产后出血1(3.13%)例,新生儿窒息2(3.13%)例总7(21.88%)例;观察组术后发热1(3.13%)、新生儿窒息1(3.13%)例,总2(6.26%)例;对照组并发症率较观察组高(P<0.05)。

3.讨论

剖宫产常用手术为腹膜内剖宫产,当孕产妇出现胎儿或母体生理反应异常而不能自然分娩时,可通过腹膜内手术快速取出胎儿,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母婴生命危险。但是,此手术出血量多、创伤大、腹腔感染率高,可较大程度上增加产妇手术痛苦,降低分娩承受力,影响其预后生活质量[3]。近年来,腹膜外剖宫产术逐渐取代腹膜内手术,有效减轻了产妇术中痛苦,成功解决分娩难产问题,为母婴生命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现就此手术于再次剖宫产中取得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二次剖宫产手术选择予以参考依据。

由上述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最高体温较观察组高,肠胃功能改善及住院时间较观察组长,并发症率21.88%较观察组6.26%高。由此证实,腹膜外手术可有效提高再剖宫产分娩效率,加快产妇康复速度,减少产后并发症。此结果与于云文献[4]研究结果相似,其文献讲到,剖宫产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再剖宫分娩对母体损伤大,经由腹膜外手术则无需进入腹腔便可达到取出胎儿的目的,可最大限度减少腹腔内部粘连组织分离、出血和脏器损伤,以不干扰腹腔生理环境,预防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及器官功能障碍,从而提高产妇预后康复效率。其次,腹膜外剖宫产能够降低术口疼痛程度,以减少产妇临床麻醉用药剂量,进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轻胃肠异常反应,且术后发热率低,康复效果好[5]。由此表明,腹膜外剖宫产术对再剖宫产分娩效率及预后康复有良好促进作用。受例数和外界环境限制,该研究尚未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作具体了解,还有待深入研讨。

综上所述,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用于再剖宫产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产妇分娩后康复效率,且并发症少,值得产科治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白桦.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13):2019-2020.

[2]伍玉凤.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术后盆腔粘连情况比较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7):818-819.

[3]杨爱芳.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98-99.

[4]于云,张前兵,欧阳仁堂,等.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用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33-37.

[5]纪国欣,董瑞峰,张倩,等.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40-242.

论文作者:钟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  ;  ;  ;  ;  ;  ;  ;  

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用于再次剖宫产术中效果分析论文_钟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