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探讨论文_阮晃钊

对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探讨论文_阮晃钊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电安建设有限公司 511400

摘要:我国电网建设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日益加快,并且通过持续的经验与实践累积,逐渐在世界范围了占据了优势地位。对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探讨与分析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以下本文对配网线路的带电作业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带电作业;配网线路;发展趋势

一、前言

作为电网设备检测和检修等的重要方法,带电作业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带电作业在我国也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力负荷不断增大,需要实现大容量和远距离配网;因此,我国的超高压交直流配网工程应运而生,与之相应的带电作业研究也得到了发展;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出现也使得带电作业工具和设备在不断进步。本文围绕配网线路的带电作业技术进行探讨,旨在给相关人员参考。

二、配网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

在配网线路带电作业中,关键技术参数有以下几项: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以及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就超高压线路而言,由于其杆塔较高、塔头的尺寸也较大,导线具有较多的分裂数;同时,其走廊的海拔所经过的区域范围很大;因此,在进行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时,需要与实际的线路杆塔结构、带电作业的实际位置、系统参数等相结合,经过严格的试验后获取。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对带电作业的实际线路上最大操作过电压进行计算;进行典型作业工况下的带电作业间隙放电试验;计算危险率并依据海拔进行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在最大操作过电压的计算上,与以往不同的是,一般不会考虑线路及系统的结构,采用的是系统的最大过电压,以此来进行带电作业间隙的确定;这种方法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可行性和经济性,可以避免带电作业无法实施的困境。进行配网线路带电作业间隙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不同工况下,确定间隙系数,获取相应的放电特性曲线。典型的作业工况包括:地电位工况、中间电位工况、等电位工况等。不同的工况电极结构也不相同,因此实施的操作冲击电压也不同,从而得到不同的间隙系数和放电特性。配网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率水平,能够为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提供依据。最终确定出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和绝缘工具最有效绝缘长度新世纪以来,同塔双回超高压紧凑型配网线路的应用逐渐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工况试验时,为了得到放电特性曲线需要进行“等电位人 - 下层横担”和“导线 - 人 - 下层横担”等试验;进行试验结果的计算得到带电作业的最小间隙参数,同时给出最优路径。在同塔双回超高压紧凑型配网线路上,塔头的尺寸十分紧凑,并且在三相导线之间没有安装相应的接地构件,相间及相地的距离很小,带电作业人员在进出等电位时具有较大的限制;在进行间隙试验时,要与实际工况相结合;针对间隙可能不足的情况加装相应的保护间隙,并配合绝缘确定的间隙值。

三、配网线路人员安全防护

在配网线路带电体周围具有较高的电场强度,作业人员在进出高电场强度区域时,电场会发生畸变从而增高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另外,电位在转移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电容放电,形成脉冲电流和电弧;这些情况都增加了配网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对于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人员而言,进行安全防护研究时,采用的是现场实测与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人体的体表场强在进出高电场强度区域时的变化特点是:作业人员在杆塔作业时,与带电导线的距离正比于体表场强;作业人员尖端部位的场强高,如:头顶、手尖等;进行等电位作业时其体表周围的场强最高。据研究,人体的感知电场强度为 240 kV/m。实践表明,直流线路上的可感知场强要低于交流线路,并且其对人体的影响要小。

在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时,人体体表的最大场强要高于感知场强,所经过的电流也要大于标准限值;因此,研究专用屏蔽服进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十分有必要。成套屏蔽服包括:上衣、裤子、帽子、手套、短袜、鞋子及连接头和连接线等。为了提高屏蔽效率,通常将上衣、裤子和帽子连起来。带电作业人员在进行等电位转移时,由于电容放电等原因会出现电位转移脉冲电流,相关研究表明,其大小及分散性受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的速度、导线的布置情况、接触导线的方式等的影响。在等电位过程中会出现电弧,打在屏蔽服上会出现灼伤痕迹。对此,需要研究电位转移棒,它可以增大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减少脉冲电流。为了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还需要进行以下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要穿全套超高压带电作业屏蔽服及屏蔽面罩;在进出等电位过程中,要使用电位转移棒,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地电位作业人员也要穿戴全套屏蔽服。

四、配网线路作业工器具及现场应用

当前,我国针对配网线路带电作业,已经研制出了相应的绝缘工器具。就金属卡具而言,通过相应的技术研究,依据超高压线路工程绝缘子串型的特点,制作了形式多样、结构优化的钛合金卡具,减轻了工具的重量,同时还配备有带液压传动装置的紧线工具。在研制超高压线路工器具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保证绝缘性能、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工具轻便并具有通用性。绝缘拉杆一般由多节连接而成,以满足不同的长度需求。在电气性能上,要与实际的线路工程相结合;机械性能要满足大荷载的要求。未来,在进行配网线路带电作业研究上,针对高海拔地区,要进一步研究合适的超高压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在带电作业材料及工器具上,要进一步研究柔性绝缘材料,研究软质柔性绝缘吊拉工器具;研究等电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轻型化和机械化装置;针对长绝缘子要研究智能化长串绝缘子检测工具。

五、结语

为了满足超高压线路安全运行的需要,需要不断研究适用于超高压线路的带电作业工具,考虑到横担的尺寸较大,绝缘子串较长,同时还需要研究适宜的绝缘子检测装置。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超高压变电站中的积污可能会发生污染,因此要研究相应的清扫技术和装置。依据超高压检修及巡视的需要,要不断提高静电防护服和屏蔽服的质量,保证其安全可靠,同时还应该研究相应的安全工具,如:验电器、测相仪等;要研究直升飞机带电作业。最后,还应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毅,刘凯. 超/特高压交直流配网线路带电作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9.

论文作者:阮晃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对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探讨论文_阮晃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