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问题的两个杂项问题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关于国际问题的两个杂项问题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国际问题杂议两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问题论文,两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对美国的关系

最近,美国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搞了不少动作,使得中国人民深受教育,进一步看清了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在人权问题上千方百计干涉我国内政,在核问题上对我国施加压力,在复关问题上竭力加以阻挠,尤其是美国国会鼓噪和美国白宫允许李登辉访问,更清楚地暴露了美国遏制和分裂中国的图谋。美国这一系列动作表明,美国统治集团在苏联解体以后,对我们实行施压和牵制、遏制政策,目的是企图置我于从属的地位。苏联垮台以后,我们成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唯一的大国,美国统治集团出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竭力想整倒中国,对此,我们一定要清醒。

有许多事情,我们往往需要反面教员来进行教育。我们常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会用一切手段(当前主要是和平演变的手段)来搞垮我们。有的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同志往往不大相信,仿佛只要我们顺从美国的意志,美国就会帮助我们搞建设。现在,美国以自己的行动对我们进行了教育,这使得许多人头脑清醒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不是慈善家,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而他们的利益本质上是与中国人民对立的,这种利益决定了他们的对华政策。难怪最近一次对青年人的调查表明,87.1%的青年人认为美国是“最不友好”的国家。这不能不承认是美国进行反面教育的结果。

应该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美国统治集团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既定方针不会改变,遏制我们发展、强大、统一的图谋不会放弃。这是由他们的帝国主义本性所决定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表现形式、方法、手段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只要还是帝国主义,美国对华的根本方针、根本图谋是不会改变的,“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方针、图谋,说到底就是搞和平演变。邓小平同志在1989 年11月对世界局势作出了精辟的论断:“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4页)。不看到这一点,我们分析国际环境和形势,就失去了基本立足点。

当然,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出于现实战略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又需要同我们进行接触、打交道、发展关系,不这样,生意没法做。资本家总是要赚钱的,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无疑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在其他国家竞争的压力下,美国也不得不与我们发展经济贸易往来。所以,美国对华政策是两手:一手是想整垮我们,另一手是与我们接触。这两手不是并列的,前一手是根本的、战略性的,后一手是第二位的、策略性的,从属于前手。他们主张“全面接触”、“发展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中国的政治产生影响”,其实质是促使中国从内部发生“西化”和“分化”,使中国发生类似于苏联的那种变化。美国一位即将来华担任外交官的人公开声称:保护中美两国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是为了“促进各种思想向中国自由流通”,“能更多地把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带进中国,从而导致中国更多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这位外交人士在美国国会的证词是坦率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告诉我们,美国发展同我国的经贸往来、合作交流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针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手”,我们对美政策也应该有“两手”,这叫做用“两手”对付“两手”。我们在对美关系中必须坚持原则、坚持斗争,该硬的时候就要硬。对于想整垮我们的人,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不能麻痹大意。要维护我们的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样的原则问题上绝不能示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不会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更看不起你。事实证明,在事关原则问题上我们硬了一下,顶一下,这些想整垮我们的人就软了下来。当然在斗争中要防止感情用事,过头的话我们不说,过头的事我们不做。要讲究斗争艺术、斗争策略,注意分寸,掌握火侯。要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必须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发展自己的力量。有斗争也要有缓和,有张有弛,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作点必要的妥协,但妥协不是投降,而是为了下一次战斗。所以,我们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地妥善处理问题。就象打拳一样,不是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有时要缓一下,缓一下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前进。我们要准备同美国长期打交道,还要与它作买卖。我们用“两手”对付美国的“两手”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其中斗争是绝对的,这是由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的性质所决定的;妥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为更好地斗争服务的。概括说来,就是坚持原则、坚持斗争与有理、有利、有节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处理对美关系时,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关于纸老虎与真老虎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6年,即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内战,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对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人民(《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39页)。 他说:“提起美帝国主义,人们似乎觉得它是强大得不得了,中国的反动派正在拿美国的‘强大’来吓唬中国人民。但是美国反动派也将要同一切历史上的反动派一样,被证明为并没有什么力量”’(同上)。我们的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得到美国支持的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这一事实,后来抗美援朝胜利的事实,以及其他许多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正是基于“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这一论断,我们在战略上,在整体上藐视它,从而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敢于夺取胜利。

这一论断,多年不提了,有人忘记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有的人被美国强大的表面吓坏了,对美国资产阶级繁华奢侈的生活羡慕得不得了,竟然提出要承认美国的领导,甘心当美国的孙子,要在外交上实行“孙子路线”,唯美国之命是听。这种丧失了最起码的民族尊严的人,犹如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

我们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是从它的本质来说的。应该看到,美国毕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还是西方的“头”。美国还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因此,战术上、策略上,在每一个具体斗争问题上,又必须把它当作真老虎对待,要重视它,斗争中要采取谨慎态度,讲究斗争艺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对形势要冷静分析,斗争要注意策略,可以采取静观其变、后发制人的办法。

总之,“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同上,第1136页)。毛泽东同志这一科学的充满辩证法的论断,应该成为我们认识和处理对美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二,关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在国际斗争中,我们要处理的矛盾和事情很多,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毛泽东同志说过,“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同上,第1卷第295页)。他提出抓主要矛盾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认为“捉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297页)。所以,我们处理国际问题时,不能着急,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仗只能一个一个地打,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美国是我们的主要对手,必须集中精力处理好中美关系出现的问题,促使形势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打好这一仗,对外交全局有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在国际斗争中,我们除了同美国存在矛盾外,还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在国际斗争全局中是次要的。西方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同美国一样,对我国实行两面政策,即既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又要同我国发展关系,这种两面性是我们开展对西方外交的客观基础。我们要善加利用,以两手对两手,长期同他们周旋。另一方面,它们同美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应巧妙地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扩大我们在外交上的回旋余地,维护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利益。要看到,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尽管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是共同的,但他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还是很大的。过去的中美苏大三角矛盾虽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的中美俄这个三角也不是一点不能利用,与俄关系加强一点,可以用来牵制美国。另外,中美欧关系,中美日关系,也都可以用来牵制美国。在国际斗争中要利用好这些“三角关系”,为我所用。解决次要矛盾必须服从于对主要矛盾处理,切忌四面出击,全面紧张,否则会使我们陷于孤立,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

二、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样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一时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弹冠相庆,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已经“大失败”,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已经或即将摆脱“历史的迷误”,回到“人类文明的正道”,资本主义将重新“一统天下”。而我们内部,有少数同志,甚至有的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在挫折的面前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因此,谈到当前国际形势,人们不能不思考一下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

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从《共产党宣言》问世到本世纪初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粉碎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战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尤其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再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起全世界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我们发表回击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有伟大的成功,也有严重的失败和曲折。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从根本上说都是与社会主义的高潮和低潮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就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遇到空前严峻的考验。但是,历史表明,这种低潮是暂时的,严冬过去就是春天,只要我们认真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把工作做好,社会主义的春天一定会到来。“隧道的尽头就是社会主义的光明”。

总结历史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要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有同资本主义作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为什么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存在的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所有的生产融合成一个社会生产过程。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但是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妨碍做到这一点,每种生产都由个别资本家经营,由他为所欲为,由他把社会产品攫为私有。于是生产形式与占有形式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这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唯一的出路是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变成公有的,即社会主义的占有形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资本成了和它一起并在它羽翼下“繁荣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0页)。可以说,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马克思是在100多年前作出这一科学论断的。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计划手段来调控经济活动,通过提高福利来缓和阶级矛盾,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但是,无论发生多大变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依旧存在,而且越来越尖锐化了。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不管出现多么险恶的形势,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仍然坚定不移,正是以此为根据的。

人们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规律、历史的必然趋势,为什么会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样的事变呢?为什么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还会发生资本主义复辟呢?从理论上讲这是源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的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要实现的客观规律,但两者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自然规律的实现往往不需要人们实践活动的参与,正如考茨基说过的,人们不需要组织一个政党去推动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人们多种实践活动的合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趋势,它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由于人们的利益不同,他们实践活动的方向并不一致,在阶级社会里,这就表现为阶级斗争。所以,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阶级斗争过程中,由于多种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阶级力量对比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因此,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不可能象自然规律那样是直线的,出现一些曲折、反复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我们党早在1956年发表的《两论》中就已经作过精辟的分析。40年过去了,现在看来,《两论》的基本观点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其中预料的一些问题不幸而言中。《两论》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规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在战胜了国王以后,接着就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接着又出现了1660年的旧王朝的复辟。直到1688年,资产阶级政党以政变的方式从荷兰迎来一个带着荷兰海陆军进入英国的国王,这才使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爆发到1875年第三次共和国成立,经过了86年,中间交织着进步和反动、共和和帝制,革命的恐怖和反革命的恐怖,内战和外战,征服外国和投降外国,尤其动荡不安。在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经过多次反复才得以巩固的。这说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作为同以往所有的剥削制度相对立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发生曲折以至严重挫折是难以避免的。100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虽然有许多曲折,但整个运动的进展是十分迅速的。当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在修正主义纂夺领导权的情况下出现了资本主义复辟,敌人就高兴了,有的同志和朋友就难过起来了,其中有些人甚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发生了动摇。但是,无论是敌人的高兴、同志和朋友的难过或者动摇,都是没有充足理由的。短时间的、局部范围的失败,不但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任何有远见的人决不会为此而感到失望和悲观,因为这只不过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旋涡,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反,失败是成功之母,目前局部的失败,正是增加了国际无产阶级的政治经验,从而为将来岁月的伟大成功准备条件。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有人可以阻碍其实现于一时,但社会终将粉碎阻力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我们前面的道路无论还有多少曲折,人类最后总是要走到光明的目的地——共产主义,这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

苏联东欧剧变后,并不象西方一些人预言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此要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不但依然屹立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且经济在一天天上升。而苏联东欧这些国家演变以后,情况并不美妙,国内政局动荡,经济破坏,困难重重,群众怨声载道。这样的对比,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增加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一些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重又开始活跃起来。事实也正在证明,苏东剧变尽管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但终究只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曲折,决不能因此而丧失社会主义的信念。正相反,正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越应该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必然趋势,坚定不移地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革命气度。

标签:;  ;  ;  ;  ;  ;  ;  ;  

关于国际问题的两个杂项问题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