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黄恺

技能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黄恺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新桥中学 526116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优质资源形式,满足了信息超载背景下人们的学习需求。本文从论述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入手,重点研究技能型微课的应用策略,以期给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课 技能型微课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指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这预示着,技术的作用将会从一般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转向为改变学的过程与方法的结构性变化。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学习方式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基于微课的微学习,正是顺应了当下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成为一种潮流。加上日新月异的技术工具,使得微课创作越来越多样化、低成本化、高效化。同时由于具备可观看性强、制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微课迅速普及开来,几乎形成了“全民微课”的景象。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在《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 的访谈中,对“微课”进行了新界定。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者结合某个教学环节和某种教学方式,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微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因此,微课是辅助性教学方式,是帮助高中生快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课相关知识点的一种辅助性学习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微课在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课堂难点,在课中可用于课程导入、操作演示、实验指导、问题研讨、案例探究、成果展示等教学活动;在课后则可作为知识巩固、学习拓展等学习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软件类、操作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将要讲授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步骤及要点放在微视频中,并在课前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课上鼓励与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学习目标。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微课的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分为理论与技术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占比例很小,技术操作内容占比例较重。例如网络信息检索、文本信息处理、表格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以及编程、数据库应用等。教师们普遍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对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对于复杂的操作,教师们要反复讲解。信息技术课上,操作技能类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其中有一个步骤没做到位,就会导致后面的操作无法继续进行。而且,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熟练操作技能,并对技能进行灵活运用;教师也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追踪和辅导。利用微课的方式可以清晰而轻松地再现教师的操作细节,突破重难点,学生就能更有效地掌握操作技能,并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技能课中,实现课堂翻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照顾学生学习差异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和准备情况不同,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质量不高。很多微课只是简单的幻灯片录屏,或者操作步骤的演示,导致学生体验不佳,学习困难。要做好微课,还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微课制作的质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技能型微课

根据微课使用的场合,微课可分为导入型、问题型、实验型、幻灯片演示型、技能型等等。在此,我们将以学科工具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为主线制作的微课归为技能型微课,这也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录制的微课中较多的种类。

(一)技能型微课的三大特点

1、小步子教学原则

操作技能的学习,强调步骤分解,适当地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技能要点。小步子教学就好比爬楼梯,教师将技能步骤进行分解,然后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帮助学生完全掌握该项技能。例如以必修一第三章“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制作的微课为例,要设计一份电子海报,需要先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再确定版面,然后输入文本,插入艺术字、文本框以及自选图形等元素,最后进行修饰。

2、强调步骤的顺序性

技能的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步骤顺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步骤的操作即是相互独立的,也是有整体顺序关系的。步骤之间存在内部的联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往下进行的。比如插入艺术字:单击“视图”菜单指向“艺术字”单击“艺术字”命令弹出“艺术字”工具栏……在微课中教师要将常见的操作步骤清晰、明确地展示出来。

3、技能操作有实践效果

技能型微课重在让学生掌握技能操作,所以它不仅要讲清楚操作的步骤,同时还需要效果明显,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动手操作,从而内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微课,学生可以课前自己观看微视频动手操作,关键步骤不明白可以反复查看。

(二)技能型微课的设计流程

图1 技能型微课设计流程图

1、呈现技能需求

在技能型微课的初始,常用的导入方法是提出技能应用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技能的应用情境和学习目标,有助于他们对技能的应用、迁移和创新。如“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微课,可先展示制作好的电子海报样板,提出制作的要求。

2、明确技能步骤

接着,教师要对技能操作进行整体的步骤梳理。在开始进行技能操作前,应该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操作步骤共有多少步,每一步的关键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先关注整体,再关注细节。又如制作电子海报,教师展示完样板之后,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开展工作,应该是先确定好主题,再收集资料,然后确定好版式,再开始动手操作。

3、重现技能操作的具体过程

教师操作演示作为技能型微课的关键步骤,其作用不容忽视。演示技能操作要关注两点:其一,应该针对该步骤操作的重点与难点展开,其二,讲解与操作同步配合开展。由于微课时长限制,在适当的时候可简化不必要的操作过程,突出重点、难点的技能操作。

4、提出技能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微课中可以提出该项技能操作的小技巧或者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避免犯错,少走弯路。同时,技能操作通常有多种等效的操作方法、常见问题,甚至操作的快捷键等等,教师可以在展示规范的操作后进行补充说明。

5、小结并确定技能训练要求

“重复多次地练习”,是熟练掌握技能的必要方法。在完成技能的整体演示之后,可以对整个技能操作过程进行快速的小结,并提出对应的练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该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当然也可以针对这项技能进行应用拓展,起到举一反三,迁移应用的作用。

(三)技能型微课的制作要点

1、演示时间分配要合理

一般情况下,技能型微课是通过录屏和PPT混合编制而成,在演示部分,教师在前期可以将整个演示过程完全录制下来,但是后期视频编辑时应该有“突出重难点”的设计理念,避免犯“流水账”的错误。

2、对演示画面进行适当处理

在计算机软件类技能演示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大、缩小录屏界面,使学生看清楚鼠标的每一步操作或整体效果;微课还应该配有旁白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字幕突出强调,也可以用动画闪烁突出关键内容,还可以采用标注来提醒学生避免出错。甚至可以放大鼠标尺寸,高亮鼠标轨迹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使用技能型微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好技能型微课后,最终还是要使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技能教学的一般规律,合理使用。首先,教师要注意控制微课演示的节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和进度,适当的时候可以暂停微课,实际演示操作给学生看。同时也要注意学习的进度,若是学生跟不上进度,需要进行单独的答疑解惑或让学生重看微课自学。其次,技能学习,也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教师可以在演示之前以提问的形式提出理论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穿插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跟上节奏,在示范的同时讲解和让学生动手操作,随时注意进度,边讲解边示范。

四、小结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资源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使用,微课的出现不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技能型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 课程教学研究. 2013(07)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 远程教育杂志. 2014(06)

[3] 王国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教育技 术装备,2013,(31):94-95.

[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5]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论文作者:黄恺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技能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黄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