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的失败_道光论文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的失败_道光论文

道光帝与鸦片战争的失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鸦片战争论文,道光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香港即将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回归祖国之际,那场导致割让香港的鸦片战争又成为人们特别是史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这场开始了近代中国屈辱史的鸦片战争再次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鸦片战争为什么失败?是如何失败的?其中又有哪些教训可以汲取……?本文试就道光帝与鸦片战争失败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1820年登基的道光帝面对由盛转衰的大清王朝,颇想有番作为。继位以来,他致力于巩固边疆,整顿吏治。改革盐漕,开放矿禁。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力图挽回清王朝的颓势,也取得了一些政绩。随后,道光帝领导了禁烟运动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雅片战争。对这场战争,可以说,从禁烟到断交,从战争开始到和议告成,都是道光帝一手决断的。正如清人陈嗣初所说:“自雍正历五世至咸丰,尔时天子当阳,乾纲独断,任是差者(指军机大臣——笔者注),不过秉承意旨撰拟诏谕,绪共夙夜即事。道咸时之天子,实力日理万机,宰辅大臣之权不重,而言路之建立要非尽由门户之具,〔1〕道光帝正是这样一个大权独揽而非被权臣欺蒙、大权旁落的皇帝。鸦片战争之前,道光领导下的大清王朝与新兴的西方列强——大英帝国相比在军事实力上显然处于劣势,但战争的进行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天时、地利、人力等方面当时的中国仍占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当时英国发动的是—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战争的结局却是大清王朝这个庞然大物不堪—击,其失败得如此之惨、如此之快,简直出乎英国的意料。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有多种原因的,但道光帝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一系列决策及失误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

狂妄自大、对敌顢预无知、心胸狭隘和严重的民族偏见是导致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一系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一,道光帝昧于当时的世界大势,不了解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更不了解英国的侵略意图,虚骄轻敌,使其决策一错再错。

道光帝的致命弱点是他对急剧变化的时代茫然无知,面对张牙舞爪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仍顽固地坚持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中国是天朝大国,其他各国都不过是“蛮夷”而已,他们都应该向他——天子叩首称臣。这种虚荣心和自大狂,严重地妨碍他正视现实、面对世界,也影响清王朝妥善地处理国际关系,办理外交事务。所谓“抚夷”、“剿夷”之说,就反映了道光帝夜郎自大式的愚味和井底之蛙式的无知。

曾有人认为道光帝不满意林则徐的“轻启兵衅”,因而归罪于林。事实上,道光帝是最早主战的。道光十九年九月五日上谕 :“是该夷自外生成,有心寻衅,既已大张挞伐,何难再示兵威。〔2〕道光帝敢于下这样的决心,与他对当时世界大势的无知有关。作为一个大国的首脑,道光居然不知道欧美各大国的位置,甚至认为英吉利与俄罗斯是接壤的,尤其是他对于英、法、美、德、俄等西方列强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等都一无所知,导致他盲目乐观,认为对英战争可以稳操胜券。当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时,道光帝与朝中主战大臣都认为一定可以使英人降服,甚至包括使用武力(战争)打败英国人,使所有外国人低头。对此林则徐头脑比较清醒。接到钦差大臣的任命时,他认为担当的使命十分棘手。为此他派人收集外国情报,尤其是有关英国人的资料,以了解敌情。当时他在给自己的老师沈鼎臣的信中说:“犹粤疆严备,屡挫夷锋。而杜绝贸易之旨,先从内出。其窜往沿海各省,本在意中。则徐请敕下筹防,计已五次。并舟山之图占、天津之图控,亦皆先朝探知入告。”〔3〕由此可见,林则徐通过调查研究,对英国的军事实力和侵略野心是比较了解的。为此他处事谨慎,不肯授人以柄,以免在战争准备前,英人挑起兵衅。而道光帝匆忙下诏与英人断绝商务往来,必然授与英人以武装入侵的借口。对此,林则徐的内心是不同意道光帝做法的,但君命难违。1840年1月5日,林则徐奉旨布告,断绝中英贸易。显然道光帝不知道,作为海上霸主的大英帝国,其军事实力是当时世界最为强大的,而曾经以铁骑声震憾东方的满洲八旗兵,它的时代早已结束。即使少数残存的尚能战斗的骑兵,在现代武装的英军面前,也不过是“唐·吉诃德”而已。由于道光帝对敌我力量判断的失误,导致其决策上的错误。如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的诛批:“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思葸,先威后德,控制之良法也。相机悉心筹度,勉之,慎之。”〔4〕十一月八日的上谕又说:“著林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并传谕沿海诸省“该夷自外生成,是彼曲我直,中外咸知,尚何足惜。”〔5〕从这里可以看出,道光帝是开始时最强硬的主战派,为了保持“天威”,不惜一战,因而他决心先与英国断绝贸易。十二月二十六日上谕:“倘查拿不能净绝根株,惟林是问,所有沿海各直省督抚,已降旨尽心严密防堵,不留去路矣。”〔6〕十二月底,当道光帝得知中英穿鼻之战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认为“现在是停止和所有这些讨厌的英国人打交道并把他们永远赶出中国的时候了。“〔7〕这时的道光帝不但不理睬主和派的意见,甚至连林则徐“陛辞”时对英国军事实力正确的估计,也认为是他胆怯了。

定海的陷落,第一次使道光帝大出意外,他隐约地感到了西方列强军事力量的威胁。当英军北上竟叩津门时,道光帝被迫面对现实。他听琦善劝告,同意和谈。然而他所谓和谈。仍是天朝上国对外夷的怀柔政策——安抚。天朝大国的闭关自大狂并没有改变,更何况琦善为了奉承他而隐瞒了实情说什么“英人投递呈词甚觉恭顺。”更助长了道光帝的自大狂。这时,琦善和军机处、内阁大臣中的主和派对英国军事实力是有所认识的。而他们由此吓破了胆,走上了投降求和的道路。琦善一到广东,就无耻地毁坏了林则徐修建的防御工事,甚至取消了惩办“汉奸”的活动,以致使大批无业游民、流氓被英人收买,成为战争的一大隐患。琦善重用汉奸鲍鹏,对义律又一味退让,甚至不敢派兵援救虎门各炮台。为了言和,琦善已不惜一切代价,所谓“败得越快,和得越快。”这就是他的求和逻辑,曾被英人称为“中国的直布罗陀”的虎门要塞,终于陷落,中国的南大门洞开,鸦片战争失败的前景,已隐约可见了。

总之,英国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殖民战略,琦善的求降政策与道光帝的天朝“宽容的抚夷”政策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境地而不能自拔。诚如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韦克曼所说“这些年间,对钦差大臣的每一次任命都体现着清帝的这样一个决心:在不损害他自己所提条件的情况下保持和平与秩序。因此,鸦片战争的历史就是这种决心受到英国人反复打击的过程。最后,清帝的这个愿望终将破灭,但是在此以前,他派的代理人员面临着一种矛盾的要求:既要讲和,又不许让步。这就是林则徐进退维谷的处境及其继任者的悲剧之所在。〔8〕事实上,这也是道光帝的悲剧所在。

当穿鼻口议和、英占香港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盛怒之下,将琦善革职,锁拿解京,家产抄没入官。继琦善之后,道光选择了更加无能和腐败透顶的奕山,任命为靖逆将军,南下广州。靖逆无功,继而起用擅长纸上谈兵的皇室奕经,任为扬威将军,督兵江浙,一误再误。结果,定海沦陷,三总兵殉难;奕经指挥无能,镇海、宁波、慈溪相继失守,名将陈化成殉国于吴淞口;英军血洗镇江城,侵略军兵临南京江浒,康华利号战舰的炮口对着挹江门。在东南半壁的炮声中,道光方才从天朝大国的云雾中走了出来。面对枪炮的威胁,他重新起用因畏缩避战而遭革职的伊里布,与盛京将军耆英一起,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道光来讲是痛苦的,“传闻和局既定,上退朝后,负手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叹息声。漏下五鼓,上忽顿首长叹,旋入殿,以诸笔草草书一纸,封铖甚固,时宫门未启,令内侍持往枢廷。戒之日:‘候穆彰阿入直以授之,并嘱其毋为祁隽藻(主战派汉人军机大臣——笔者注)所知。’盖即喻议和诸臣画押订约之廷寄也。”〔9〕道光矛盾而无奈的心态在此可谓表述得淋漓尽致。

以上是道光从坚持主战,到同意“抚夷”,又重新主战,到战争失败时才不得已议和的过程。

对于道光态度的疾变,林则徐是早有戒心的,他在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四日写的家书中说:“廷寄内云:‘当大伸张挞伐’。又云:‘朕志已决,断无游移。’然后之果否游移?仍属难料。”〔10〕事态的发展果然不出林则徐的意料,在严峻现实的逼迫之下,道光终于走上了议和输款开埠之路,并且回避主战派大臣,而与主和派进行合作。朝中的主和派大臣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结局似乎是早有预料的,“江浙每一败仗警报,枢相辄相顾(曰)‘如何?’益谓不出所料也。”〔11〕这里以穆彰阿为代表的主和派大臣的求和心理昭然若揭。

道光既然主和,那就必然要为琦善、伊里布“平反”。当宣布琦善无罪时,大学士王鼎拉住道光衣裙力争“不杀琦善,无以谢天下!”道光怒,拂衣而起。王鼎最后以死相谏,但道光并未为之所动。琦善重新起用为陕甘总督时,御史们强行进谏。道光却“大度”地说:“都缘朕用人不当,朕岂能诿过于臣下。’〔12〕

其二,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汉人的无端猜疑不仅限制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也造成用人不当,道光帝与满族官僚中保守派都存在着排汉思想。这是导致道光决策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首先表现为道光对林则徐、邓廷桢的猜疑上,林则徐是道光十九年一月二十五日到达广州的。出于对钦差和总督两个汉人在一起的猜疑,不久(三月五日)北京发出调令,调任林则徐为两江总督。后因禁烟重任急需,才正式任命林为两广总督,而将邓调任闽浙总督。林是第一个汉人钦差,他的任命巳使满清贵族严重不安,更何况两个汉人在一起掌权,当然非调开不可,林则徐在广东的政绩是众所周知的,对此,道光本人也是清楚的。起初道光对林则徐是支持的。但当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特别是兵叩津门时,他就动摇了。他轻信谗言,认为林则徐“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易胜愤懑。”〔13〕迫不及待地要加以惩罚。由于琦善的无能,中国南大门被打开,激起了举国上下的义愤,与此同时,林则徐的威望却蒸蒸日上。这样更引起了道光及满州贵族的猜忌。为此,“三月二十五日奉旨,林赏给四品卿衔,迅即驰驿,前直浙江听候谕旨。〔14〕

林则徐于四月二十一日到宁波,受到浙东各界的热烈欢迎。第二天就与浙江巡抚、提督等“登招宝山,察看新旧炮位。”〔15〕整肃浙江海防。道光又担心林的威望会盖住扬威将军奕经。于是,“五月二十五日奉上谕以则徐前在粤省夷务营务均未能妥协,与前督邓俱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16〕林“行至淮扬,蒙思改发河工效力。”〔17〕林则徐在河南治黄工地成绩卓著,多次请求返回抗英前线,都为道光拒绝。王鼎以死相谏力保林则徐时,道光仍然不允。林最终仍被“发往伊犁效力赎罪。’〔18〕道光对林如此猜疑,以至深知其心理的穆彰阿曾说:“对于琦(善)事可以乘机进言,而对于林之事为时尚早。”〔19〕因而终道光之世,林则徐没有再被起用。一直待咸丰登极,才正式恢复总督职务。

其次是由于猜疑汉人而任人唯亲,使战局更加不可收拾。腐败无能的奕山被任命为靖逆将军,这真是庸主之举。道光又任命‘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奕经为扬威将军,更是把关系国家危亡的大事视为儿戏。战争焉能不败?道光的内心深处是想树立爱新觉罗氏皇室的威望——如清初诸皇叔那样扬威海内外,以抑制汉臣林、邓诸人的威望。结果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因为腐朽的皇室早已不可救药了,当他最后了解满州贵族中已无人可用时,又不敢起用汉人。狭隘的民族偏见,使他最终选择了向英国侵略者屈辱求和的道路。这样的抑汉媚外的思想一直为以后历代清王朝统治者所继承。清末满州贵族端方所谓“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之说,即源于此。

满汉之大防的偏见也严重影响道光对有关官员的处置:即对汉人处理以严,对满人处理以宽。如上所述,林、邓等力主禁烟并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而被遣戌伊犁,姚莹防守台湾,坚拒英军人侵,却被革职拿问,后由于众章交奏,才“从轻发落”,遣戌西北。琦善丧师辱国,却先遣后赦,战后竟起用为陕甘总督。“红带子’伊里布逡巡畏战,从“革职”改为“革留”,后来竟任命为议和大臣,又复任两江总督。那么,是不是道光迫于英方的压力而惩罚主战派呢?也不尽然。两江总督牛鉴是旗帜鲜明的主和派,又是《南京条约》的签订者,最后因临阵脱逃而革职拿问,浙江提督余步云也因临阵脱逃而在京师斩首。但丧师失地的奕山竟安然无恙!究其原因,恐伯是道光借此之机排斥执掌地方实权的汉人,而尽力维持满洲贵族的势力。

从上可知,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的决策失误对战争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的,对此,道光自然也不例外。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能脱离当时已处于封建社会末世这一历史环境的制约。所以我们不能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全部归罪于道光。

注释:

〔1〕〔9〕〔11〕〔12〕〔19〕陈嗣初:《软尘私议》载《鸦片战争》〔五〕,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29-534页。

〔2〕〔4〕〔5〕〔6〕《腾片奏案》载《鸦片战争》(二)第91、106页。

〔3〕林则徐:致沈鼎甫函同上第570页。

〔7〕〔8〕〔13〕(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译本)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09页。第215页,第214页。

〔10〕林则徐信札·寄家信载《鸦片战争》(二)第563页。

〔14〕〔15〕〔16〕〔18〕林则徐日记同上第1-85页。

〔17〕林则徐致姚春木。王冬寿书同上第567页。

标签:;  ;  ;  ;  ;  ;  ;  ;  ;  ;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的失败_道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