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质量管理论文

我国企业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质量管理论文

我国企业实施ISO9000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面临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 1002 —1698—(1999)04—0059—62

中国自1993年将ISO9000 系列标准等同转化为质量管理与保证标准之后, 在我国掀起了一股进行ISO9000 认证的热潮, 面对中国企业在ISO9000 面前所表现的热情及近几年来所遇到的种种认识与实践上的问题,学术界与企业界都有责任与义务对之进行研究,并提出指导中国企业正确对待与实施ISO9000的观点与措施。

我们对ISO9000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查, 同时还对部分企业及认证机构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所获得的信息来看, 我国企业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正确而有效地实施ISO9000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企业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不能辩证看待ISO9000,只是一味追赶时髦。

在我国,很多企业之所以实施ISO9000是因为它们想赶时髦, 同时也是因为有很多其它企业进行了ISO9000的认证, 并且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一些著名企业都进行了认证,所以这些企业才去认证,而不是觉得自己企业质量管理真的是需要进行ISO9000的认证工作。 而且在实施与认证的过程中,并没有对ISO9000进行辩证地分析, 只是看到它管理先进性的一面,而对其可能与本国或本企业的实际不相一致的一面注意与考虑不足,这种赶时髦所进行的认证自然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

2、只是形式地实施ISO9000,而没有真正将ISO9000 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相结合。

国内不少企业实施ISO9000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一张ISO9000的认证证书,以此作为企业进行自我宣传、塑造企业形象的一个工具,所以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一切都是为了通过认证, 而没有将这一工作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相结合,更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并加以创造性实施。

这一倾向的结果是很多企业把ISO9000 认证与企业质量管理搞成了两张皮。ISO9000认证及其实施只是一个形式的东西, 而并没有真正地加以实施,从而使得ISO9000认证的应有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当然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包括ISO9000 的一些规定和要求让部分企业感到不适应,如进行文化管理与注重文字记录等,再加上我国的一些认证机构行政色彩很浓,使得认证成为行政指令或近似于行政指令,这些就使得企业在实施与进行ISO9000 的认证时采取的态度与过去对待其它行政指令一样,只是消极地应付了事。

3、对咨询机构过分依赖,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的自我创造力不足。

不少企业在实施ISO9000 的过程中采取聘请咨询机构的办法来进行。应该说这种做法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ISO9000 是一个体系化的文件,并且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所以要想实施它,企业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若是聘请ISO9000方面的专家来协助企业完成这一工作, 对于企业成功实施并顺利通过ISO9000的认证是有很大意义的。 然而这种聘请咨询专家与咨询机构的做法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一些企业在聘请了咨询机构与专家以后,就将实施ISO9000 方面的所有任务与工作交给了咨询机构与咨询专家,认为我已经向咨询机构与咨询专家付了咨询费,他们理所当然要负责我的企业能够通过ISO9000的认证, 若是通过不了,那是咨询机构与专家的事,我可以找他们。这种通过咨询机构并将所有实施与认证工作完全托付给咨询机构与专家的做法,是我国不少企业实施ISO9000不能达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ISO9000在国外实施的经验来看,成功实施ISO9000 的企业都是以企业自身为主体来进行的,要求企业全员参与,企业要自始至终将这一工作当成是自己的工作来完成。

4、缺乏全员参与意识,将ISO9000看成是部分质量管理人员或部门的事。

ISO9000的成功实施是需要全员来参加的, 是一种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没有全体企业员工的参与,那么ISO9000 的实施是不会得到好的效果的。这种全员参与是指企业在开始实施ISO9000 的时候就应该让全员参与,而不是等到了企业将ISO9000的各种文件都制定好了以后, 然后让大家来学习,这是对全员参与的一种误解,事实上全员参与是指全过程的。

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 应该避免将这一活动变成企业中部分人的行为、或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等着质量管理部门哪一天来宣布我们已经可以进行ISO9000的认证了,这是很不好的一种做法, 没有全体员工的参与,就不会有整个企业质量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变化,就不会使质量管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活动则注定要成为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而不可能成为真正企业内在的东西,更不可能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素质。

5、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对ISO9000的精神实质加以领会。

ISO9000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在实施与贯彻这一标准时, 需要企业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而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原文来加以运用。没有对ISO9000的准确领会, 没有对企业实际的认真研究,没有将ISO9000的标准体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而只是形式地执行与贯彻ISO9000这一标准, 则对企业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时, 一些企业既没有认真研读标准条文,又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企业实际情况和产品实际需要,对标准照搬硬套,给自己加上了许多不切实际又毫无意义的负担。不仅增加了推行ISO9000的阻力,而且加大了推行成本。

ISO9000系列标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适用性。ISO9000系列标准为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提供了两个指南(ISO9000,ISO9004),三种模式(ISO9001,ISO9002,ISO9003)。换句话说,ISO9000系列标准为各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准备了一块衣料(ISO9004 ), 设计了一套剪裁方法(ISO9000)和编制了三套剪裁模式(ISO9001,ISO9002,ISO9003)。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生产、作业、施工和服务的特点,无论在体系要素的选择,还是在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方面,都必须以本企业的实际为条件,以工艺控制为基础,以收到实效为目的,建立健全符合本企业特点,并能够为本企业创造效益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ISO9000不仅给出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 而且还规定了“必要是可以删去所选标准中的某些质量体系要素或分要素,也可以增加某些要素或分要素”,所以企业在推行ISO9000时,首先应认真消化标准条文。 对企业进行咨询的专家顾问,首先应当了解清楚企业和产品的实际情况。一知半解,难免不出差错。

6、ISO9000认证机构行政色彩较浓,认证过程中把关不严,这将严重影响中国认证机构的国际信誉。

目前我国不少质量认证机构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他们很多都与行政机构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是由行业协会办的,有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附属机构,利用各种行政上的关系来对企业施加这样或那样的进行质量认证的压力与影响,使得不少企业将这种认证当成是行政命令或者是当成是行政主管领导的个人意志或人情,这些命令或人情都是不能忽视的。这样就产生了认证过程中的走过场的现象。将给认证机构的信誉产生极大的影响。

现在西方一些国家与地区将ISO9000认证机构指定范围, 只有在其指定范围内的认证机构所进行的认证他们才认可,而在这一范围之外的认证机构的认证他们是不认可的。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ISO9000的认证具有了贸易壁垒作用,因为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没有条件去聘请这些所认可的权威机构进行认证,而这有时又使他们丧失了进入某些国家或地区市场的机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不好的做法是有关系的。因为不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其认证机构有的信誉确实有问题。所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一些认证机构不负责的认证和不严格把关的做法,将使自己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信誉,而最终可能被其它国家所不承认。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1、求富求强的热切心理导致盲目与浮躁。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只是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怕贫穷、赶先进是我们民族的普遍愿望,这种热切地希望国家富强与进步的原望是很好的。但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却不能单凭热情来办事,否则我们总是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于现实可能。在进行ISO9000 的认证问题上同样表现出中国人的急性病,总是希望一天就把问题办好。所以常常希望不通过艰苦细致的质量工作来实施ISO9000, 不希望通过较长时间的群众发动与参与,而是希望一下子就能够获认证。所以就产生将事情完全委托给咨询机构来做的事情,只是形式地获得认证证书,而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等等诸多问题。

2、企业已有的管理水平较低, 对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思想了解不够。

我国企业现有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对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知之不多,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由于知之不多,而一下听到有这么一个好东西,希望马上就能够采用这一先进的管理方法,就出现急性病的问题。同时由于过去对这些东西所知甚少,所以一旦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就把它奉为神灵,完全没有想到这种东西在实施的时候还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企业还要加进去自己的创造性,所以就出现了照抄照搬的做法,出现了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地执行与实施ISO9000 的现象。

3、计划经济的影响。

虽然我国已经宣布自己要建立市场经济,但是建立市场经济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国现在还有很多事情与计划经济有关,有的还留有深刻的影响。在进行ISO9000认证的问题上也存在这个问题, 不少企业是受行政指令或近似于行政指令去进行认证的,而一些认证机构表面上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与行政机构机关没有任何联系与瓜葛,但事实上不少认证机构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他们的行为也带有行政的意味,所以这给ISO9000的认证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4、盲目崇拜西方也是一个根源。

对西方的盲目崇拜也是一个原因。我们在吸收与消化西方的管理方法上容易犯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的错误。以为是西方的就不会有什么错,我们只要好好地将之使用就是了,不必要对之进行批判式的吸收。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

1、学会辩证思考的方法。

要学会辩证思考的方法。ISO9000与其它任何东西一样, 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它的先进性,同时也具有其局限性。说它先进,是因为它是西方先进国家长期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与反映了质量管理中的规律性,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即它在制定的时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实施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较少,且它被某些国家和地区利用来设置国际贸易壁垒。所以中国的企业应该采取辩证的眼光来对待ISO9000,只有采取这种态度, 才能使我们保持正确的心态,才能使我们采取正确的做法。我们不是盲目,而批判地吸收。

2、企业必须树立自主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企业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没有企业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没有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参与,ISO9000的实施是不会成功的。必须杜绝对咨询机构的依赖,必须发动广大员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将ISO9000 的质量管理的文化与价值观深深植根到员工的心中去,这样企业就能够获得质量的长期改进。

3、走市场化之路。

加快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走市场化的道路,将计划经济的一些影响从ISO9000的认证过程中消除掉。让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真正地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行为完全没有行政色彩,企业是否进行认证是企业自己的事,不能由哪个行政机构下达什么命令,也不能由行政机构与咨询机构联系来强行或近似强行地推行ISO9000,让认证机构、咨询机构与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由市场去决定企业是否实施ISO9000、 是否聘请咨询机构、是否进行认证,以及聘请谁去咨询、谁去认证。

标签:;  ;  ;  ;  

我国企业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质量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