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项目中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是建筑行业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目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建筑企业质量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引言:建筑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是追求优质工程,其前提是安全生产,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质量,而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建筑项目质量的关键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观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兴起,其大大推动了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发展,其作为一项新的管理途径,能够有效的进行科学管理。本文所讲的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为,建筑工程需要以建筑安全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其目的在于使顾客满意并且然后组织全体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在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这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管理方法和管理名词,也不是一种管理模式或者框架。
2.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全体的努力来提高建筑质量安全,其他任何管理职能都不能代替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为全体组织成员参与,其要求组织内的全体成员都要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工程当中去,上到领导部门,下到员工个体,都需要对项目建设有一种热情的工作情感,而且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具有强有力的管理、获得成员信赖的能力,并且能够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一定调整,通过成本管理、质量控制等方式从而以此来促进项目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内部,其组织的凝聚力较高,并且组织之间具有高水平的信任程度,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向心力。
二、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三、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加强领导者的管理理念
要提高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中的相关的管理部门中的领导者管理的理念,通过对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有很好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才能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够使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所提升。
2.项目部是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的项目部可以保证建筑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项目部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相应的监督奖罚措施,合理的人员和资源配置,明确的人员分工,做到责任到位,信息共享,保证顺畅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工作中做到事事有人管,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落实到全面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
第一,全面质量管理。不但应该强化工作质量,还需要对于工作质量、操作质量、工艺质量等进行强化。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奖赏制度,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全员质量管理。企业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树立工程质量人人有责的观念,为提高工程质量尽自己的力量。
第三,全程质量管理。项目决策、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指导竣工验收的各个过程均应该进行质量管理。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全程质量控制。事前控制的对象是工程参与者、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事情控制要求审查工程各项参与者,检查工程材料,审查施工方法。事中控制,即为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及质量检查等。即控制工序质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控制点的选取依据是工程项目的特点,在施工的重要地位和薄弱部分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后控制,即为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4.提供工程中各部门的管理意识
调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就是实行责任制。增强建设者的责任感,让管理者自觉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正面鼓励的同时也要让建设者时刻警觉,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经验,让加强质量建设观念深入建设者心中。长期的实践证明,实行责任制,合理分工对工程中分每个环节进行责任分担,有利于在出现质量漏洞时及时找到负责人员并采取补救措施,有利于全局的工程质量监管。
5.合理规划、保障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
质量体系好比是工程项目的经脉,只有保证其畅通运行才能使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在工程实际中,最难的往往不是一个体系的建立,而是所有施工人员严格的按照质量体系去执行。建立一个周密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首先要从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包括材料的选购,后续加工与生产,设备的实验与调试,工序的交接,现场的管理和人员的编排等各个方面。体系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并尽可能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体系的编制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特点,利于执行,切忌做表面文章。
四、结束语
为工程建设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行,在确保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实际获得利益以及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克服自身的弱点,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从而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带领下,发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滕善琼.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2]薛毅.基于全面视角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3]孟超.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探究[J].科技传播,2010(19).
[4]何鹰.试析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7).
论文作者:刘基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质量论文;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