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研究论文_王娜

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研究论文_王娜

(万源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四川 达州 63635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主要内容有临床表现、致病原因、诊断情况、防范对策等,以此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对母婴结局进行改善。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时段为2012年3月—2016年3月。结果:6例阴道分娩,所占比例为10.71%,而50例剖宫产,所占比例为89.29%;4例子宫胎盘卒中,1例死胎,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经B超检查16例被检出,检出率为28.57%;漏诊或误诊的例数为22例,发生率为39.29%;46例发病原因明确,所占比例为82.14%;与轻型胎盘早剥相比,重型胎盘早剥首发临床表现、腹痛发生率、妊高症发生率、就诊时间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表现、发病原因、B超有效的结合起来对胎盘早剥进行有效诊断,提升诊断准确率,对围产期保健进行强化,及早斩断尽早治疗,可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胎盘早剥;临床资料;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063-02

胎盘早剥作为临床上一种严重妊娠期并发症,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其特点为病情发展速度快,早期难以诊断,因此,误诊或漏诊率较高,很可能会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关报道中显示,胎盘早剥导致早产的比例为10%,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本研究对胎盘早剥进行临床分析,以此为胎盘早剥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达到改善母婴结局的目的,以下为分析经过和结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时段为2012年3月—2016年3月,年龄最高者为40岁,年龄最小者为20岁,中位年龄为(28.5±3.5)岁,最长孕周为40+6周,最短孕周为28+2周,平均孕周为(34.5±2.0)周;45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均为单胎;42例产前检查在4次以上,14例产前检查在4次以下或未进行产前检查者。

1.2 方法

对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表现、致病原因、诊断情况等。

1.3 诊断标准

以sher分类法为依据,胎盘剥离有较小的面积,三分之一面积以下为Ⅰ度;胎盘剥离面大约三分之一为Ⅱ度;胎盘剥离面积在二分之一以上为Ⅲ度。轻型胎盘早剥为Ⅰ度,重型胎盘早剥为Ⅱ度和Ⅲ度[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均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和验证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t值,而计数资料的表示和验证方式分别为%和卡方值,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56例患者中,急诊入院的患者26例,46例发病原因明确,所占比例为82.14%,其中18例为妊娠期高血压,11例为胎膜早破,8例为宫缩素应用,3例用力不适当及外伤,2例脐带因素,3例羊水过多,1例死胎;10例为不明原因者,3例为高龄产妇。胎盘早剥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宫缩素应用及胎膜早破;轻型胎盘早剥患者39例,其中4例发生妊高症,9例发生胎膜早破,8例为缩宫素,2例为用力不适当及外伤,2例脐带因素,2例羊水过多,而重型胎盘早剥者17例,14例发生妊高症,2例发生胎膜早破,0例为缩宫素,1例为用力不适当及外伤,0例脐带因素,1例羊水过多,前者就诊时间为45min,而后者就诊时间为390min,与轻型胎盘早剥相比,重型胎盘早剥妊高症发生率、就诊时间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超声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16例被检出,检出率为28.57%;漏诊或误诊的例数为22例,发生率为39.29%;胎盘早剥以胎心率异常、阴道出血、腹胀、腹痛为临床表现,确诊34例,6例为腹胀腹痛,5例为阴道出血,3例为血性羊水,2例为胎心异常,1例宫内死胎,1例子宫压痛,1例子宫张力过高,15例患者2种以上临床表现;而误诊或漏诊22例,11例为腹胀腹痛,5例胎心异常,2例自发早产,4例2种以上临床表现,2组腹胀腹痛、阴道出血、胎心异常、2种以上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分娩方式:6例阴道分娩,所占比例为10.71%,而50例剖宫产,所占比例为89.29%;母婴结局:4例子宫胎盘卒中,1例死胎;围产儿结局: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

3.讨论

胎盘早剥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由于轻型胎盘早剥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为早期诊断增加了困难[3],本研究患者中16例误诊或漏诊在剖宫产时诊断出,6例自然分娩之后对胎盘进行检查后确诊,多数为轻型胎盘早剥。因此有较小的剥离面积,没有典型的体征和症状,经B超检查只有较低的诊出率,因此轻型胎盘早剥诊断较为困难[4]。经超声诊断如果有胎盘早剥的可能,产后要对胎盘进行反复检查,将诊出率提升,针对轻型胎盘早剥患者要与S/D值、彩超、腹部体征、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有效诊断。而重型胎盘早剥因为有较大的剥离面积,明显的临床体征和表现,经彩超检查有明确的声像图,胎盘增厚明显,胎盘后血肿,无正常的胎盘形态,因此,诊断相对来说较为容易[5],但重度胎盘的孕妇及胎儿病情危重,易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

综上所述,针对胎盘早剥不但要提升诊断准确率,而且要对其进行有效预防,通过产前健康宣教,将产前体检率提升,患者病史要加强了解,尤其是患者的血压情况要高度重视,孕晚期尽量侧卧位,对缩宫素进行规范应用,预防胎盘早剥,保证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葛晓梅.60例胎盘早剥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05.

[2]杨春玲.胎盘早剥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3):146-147.

[3]罗文梦,谢倩,凌玲等.93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1000-1001.

[4]邓晓鹏.胎盘早剥发病因素的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6):51-53.

[5]凌开建,祁文瑾.胎盘早剥124例分析及其早期识别诊断[J].重庆医学,2015(33):4644-4646,4650.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研究论文_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