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电费风险预警和借助社会信用体系的催收手段创新论文_罗元发

基于大数据的电费风险预警和借助社会信用体系的催收手段创新论文_罗元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摘要:从风险预警角度切入,运用供电营销大数据和从政府机构获取的经营及资信信息,建立用电客户电费风险模型,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前防范欠费风险。在电费回收方面,突破传统的电话催收、停电催收方式,借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将欠费失信行为纳入企业(个人)征信,合理利用失信惩戒机制达到电费追收目的。

关键词:电费;大数据;预警;信用体系

引言

现阶段,在广东地区“先用电,后交费”的用电模式下,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市场营销领域的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日常的电费管理中,总会遇到欠费用户,或是无意,或是经常性的老赖,供电部门主要的催收手段有沟通催收、停电催收以及法律追收,沟通催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停电催收显得简单粗暴,法律追收则程序较复杂,且成本高、效率低。在客户服务精细化、电费管理精益化的背景下,亟需建立有效的欠费风险预警机制,精准识别高风险欠费客户群体,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运用到重点群体的电费回收中,同时,拓展催收手段的多元化,运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平台助力电费催收工作。

一、基于大数据的电费风险预警

依据不同的客户群体,运用供电企业内部客户用电大数据以及第三方机构的信息,选取合适的行为指标,建立电费风险客户模型,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开展客户电费风险预警。

(一)客户分群

大客户:每月用电量产生的电费金额较大的客户,在某供电单位,全部大客户月度的电费总额占比达到30%以上,如月均电费大于10万元的客户。这部分客户电费额度较大,发生欠费后对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指标影响大,若形成电费坏账对供电企业的损失大。

中小工商业客户:每月用电量产生的电费金额未达到大客户的标准,但电费回收极易受到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影响,一旦企业(个体户)发生经营状况恶化,存在很大的欠费风险,且部分企业(个体户)是租赁经营,有失联跑路的可能,欠费追收难度大。

居民客户:每月用电量产生的电费金额不大,但客户群体数量大,存在欠费客户的概率也大,供电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电费催收。

(二)电费风险指标的选择和获取

在供电企业内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记录客户大量的用电行为信息,从经验理论分析,与电费风险有较强相关性的行为指标有客户用电量信息、交费方式、交费时点等。利用营销系统的回流数据,选取客户每月的用电量数据、交费日期、每月分期交费笔数、交费方式、近12个月的欠费笔数、近6个月业扩增减容(暂停)信息、近3个月拨打热线电话次数等8个指标。

在供电企业外部,有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登记信息、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信息、人民银行的信用信息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处罚信息。与梅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协商,借助梅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获取平台共享的企业及个人信用数据。与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支行协商,获取企业及个人失信行为信息。通过梅州市工商管理局官方网站获取企业营业执照状态信息、变更信息。通过梅州市税务部门官方网站获取企业纳税信用信息。

(三)客户电费风险模型建模

定义电费风险因子,不同电费风险指标根据发生欠费可能性、相关性的高低赋予相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以便于计算汇总不同的电费风险指标得到的总体风险评价量化数值。各个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由指标值乘以风险系统计算得到。

用电量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以客户近6个月的月平均电量为基准,当月用电量降幅大于30%时,每低出一个百分点的电费风险系数为1,降幅乘以系数得到电费风险因子值;当月用电量增长或降幅在30%以内时,此指标对应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

交费日期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以客户的违约金起算日期为基准,客户的交费日期在违约金起算日期之后,每超出一天的电费风险系数为10,超出天数乘以系数得到电费风险因子值;客户的交费日期在违约金起算日期之前,此指标对应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

每月分期交费笔数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客户每月分期交费笔数超过1次的,每超出一次的电费风险系数为20,超过次数乘以系数得到电费风险因子值;每月分期交费笔数为1次的,此指标对应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

交费方式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交费方式为银行代扣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交费方式为其他非现金交费方式的,电费风险因子值取10;交费方式为现金的,电费风险因子值取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12个月的欠费笔数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近12个月的欠费笔数每一笔的电费风险系数取100,笔数乘以系数得到电费风险因子值;近12个月无欠费行为对应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

近6个月业扩变更信息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近6个月业扩增减容(暂停)信息,有减容、暂停行为的取电费风险因子值为20;其他如增容、减容恢复、暂停恢复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

近3个月拨打热线电话次数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近3个月拨打热线电话次数不少于1次的,取电费风险因子值为-20;近3个月没有拨打热线电话的费风险因子值为0。

企业外部获取的客户失信行为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企业外部获取的客户近12个月失信行为信息不少于1条的,取电费风险因子值为100;没有获取到外部失信行为信息的电费风险因子值为0。

以上指标对应的电费风险因子值求和得到客户总体电费因子值。

(四)工作机制

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电费风险评价模型,找出电费风险较高的用电客户群体,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电费回收工作。

由地市局市场部利用营销系统回流数据,运用电费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用电客户电费风险因子值,依据不同的客户分群划定电费风险因子值水平,筛选出电费风险较高的客户清单,下发到县区局市场部组织电费催收。

取电费风险因子值水平为100。对总体电费因子值超出100的大客户,下发到县区局市场部负责跟进督促,供电所组织人员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针对园区用电客户,走访园区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的有关情况;对总体电费因子值超出100的中小工商业客户、居民客户,下发到供电所负责催收。

二、借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的电费催收手段创新

梅州市正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征信系统,着力打造“诚信梅州”、“信用梅州”。政府搭建社会信用体系信息采集平台,各相关部门通过网络报将企业(个人)失信行为信息报送至系统平台。

(一)供电部门向社会信用体系信息采集平台提供用电客户欠缴电费行为信息。居民客户欠费信息字段主要有客户名称、客户身份证号码、欠费金额、欠费期数、欠费年月、联系方式。工商企业客户欠费信息字段还需提供营业执照的统一社会信用码、法人代表名称、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码。结合梅州地区客户用电实际,选取欠费本金大于100元的欠费信息推送到采集平台。

(二)利用社会信用体系中联合惩戒功能,推动欠费失信信息的运用。基于联合惩戒的严肃性和示范性,选取典型欠费行为运用于银行征信系统,将居民客户典型欠费行为纳入个人征信,工商企业客户典型欠费行为纳入企业征信和企业法人代表个人征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合惩戒框架下,推动欠费失信行为应用于个人贷款、信用卡办理、房贷车贷以及工商企业贷款。典型欠费行为包括客户欠费3笔及以上且总金额达到100元,或者欠费金额超过500元,或者近12月已发生两次以上逾期30天交费再次发生欠费的。

(三)欠费交清后,对欠费失信行为的解除和个人征信的修复。供电部门每月提供往期推送平台的欠费客户交清电费信息,推送当月解除欠费客户失信行为,按银行征信管理规定修复客户个人征信。

(四)提高客户欠费失信行为信息准确性。对实际用电人与供用电合同相对方一致的情形,需完善客户业主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包括业主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工商企业还需法人代表名称、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码、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码。对实际用电人与供用电合同相对方不一致的情形,如未及时办理更名,仍沿用房产开发商用户名的,需取得实际业主或者实际用电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

(五)通过宣传扩大欠费失信惩戒的辐射面,提高失信惩戒的警醒作用。利用新闻媒体、供电营业厅、手机短信等渠道告知广大用电客户,欠费失信行为已纳入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直接影响个人、企业的信用信息。

三、电费风险预警与催收手段创新的结合

通过电费风险预警与催收手段创新的结合,建立电费回收工作流程,从电费生成起开展电费回收预警,对电费风险值高的客户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包括欠费失信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的威慑警醒作用,对发生欠费客户将其欠费失信行为发送社会信用系统采集平台,根据规则纳入企业(个人)征信体系,利用征信系统倒逼欠费行为的减少。

参考文献:

[1]《梅州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梅市明电〔2012〕249号)

[2]《梅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梅市信用办〔2014〕6号)

论文作者:罗元发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的电费风险预警和借助社会信用体系的催收手段创新论文_罗元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