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沈红论文_沈红,纪永芳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沈红论文_沈红,纪永芳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 830002

【摘要】目的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386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进行观察分析,评价患者口腔清洁度、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6例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后,总有效率374例(96.89%);并发症共201例(52.07%),其中口角牵拉伤151例(75.12%),创口裂开28例(13.93%),误吞、误吸冲洗液22例(10.9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相较于传统擦洗法具有明显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口腔内部清洁度及舒适度,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应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护理,从而提高口腔冲洗效果。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冲洗方法;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27-01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以口腔器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外科治疗方式对相关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学科,其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口腔医学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口腔内部会出现多处创口,进而对患者正常进食、说话等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口腔内清洁度下降容易提高创口感染率[1]。术后口腔冲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后广泛使用。本文选取386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386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进行口腔冲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01例,女性患者187例,年龄35~46岁,平均年龄(41.2±5.2)岁。

1.2方法

手术后患者需每天进行2次口腔冲洗,连续进行5天,对患者口腔内部清洁度、舒适度以及创口、口角、口周的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其是否存在误吞、误吸口腔液的情况进行统计。具体方法:准备负压吸引装置1套,口镜、冲洗针头、镊子、治疗巾、无菌注射器及抗生素软膏等所需物品各1件,冲洗液选择100ml氧化氢溶液(3%)及100ml生理盐水。由护理人员将床头调高40°左右,帮助患者保持舒适,将治疗巾垫于患者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利用生理盐水棉球对患者口周进行湿润,对其口腔内部粘膜及创口进行检查。用口镜将患者口角两侧分别向斜上方拉开,充分暴露冲洗视野,由左侧沿上龈颊沟注入冲洗液,后经过伤牙齿间隙、右侧颊部、左侧颊部沿下龈颊沟、下牙齿间隙、右侧颊部、上颚、舌及口腔底部的顺序进行冲洗,应注意避开创口,后利用吸引器头于口腔最低点将冲洗液吸引干净,随后利用生理盐水按照相同顺序进行冲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指标

显效:冲洗后口腔清洁度、舒适度明显提高,创口未出血,无感染、异味;有效:冲洗后口腔清洁度、舒适度相较于冲洗前提高,创口出血量少,无感染、异味;无效:冲洗后发生创口感染及愈合不良,口腔舒适度下降。总有效=显效+有效。并发症主要包括口角牵拉伤、创口裂开及误吞误吸冲洗液。

2.结果

386例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后,312例(80.83%)显效,62例(16.06%)有效,12例(3.11%)无效,总有效率374例(96.89%)。经分析导致冲洗无效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其他原因,同时引起并发症,本组共发生201例(52.07%),其中口角牵拉伤151例(75.12%),创口裂开28例(13.93%),误吞、误吸冲洗液22例(10.95%)。

3.讨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进行过程中极容易由于护理人员操作顺序不当或动作不规范等因素引发并发症以及降低冲洗效果,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①针对口角牵拉伤,护理人员应以轻柔的动作进行冲洗,规范使用口镜,以患者颊部作为放置口镜的部位,在充分暴露创口的同时应注意控制牵拉力,避免提高创口疼痛程度,在冲洗结束后应对口角进行清洁,使用抗生素软膏;②针对创口裂开,在冲洗过程中,创口与冲洗针头间的距离较近,在冲洗液直接推注向创口时,极易导致创口裂开。因此,在冲洗前护理人员应合理调整水柱,妥当控制冲洗针头与创口间的距离,通常为3cm左右,避免对创口缝线处直接冲洗;③针对误吞误吸冲洗液,护理人员应确保固定好吸唾器头,按照规定顺序冲洗完成后及时将冲洗液吸出,还应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由于误吞、误吸冲洗液导致患者出现呛咳甚至窒息等情况[2]。

随着口腔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口腔冲洗技术的出现为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很大便捷,相较于以往擦洗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口腔舒适度及清洁度,帮助患者较为彻底地清除口腔内异味、出血及污垢,进而降低创口感染率,促进创口愈合。通常在进行口腔冲洗时每位患者需要两名护理人员配合工作,护理人员不仅应保持高度协调配合,还应严格地按照冲洗顺序以规范的动作进行,保持轻柔的动作及冲洗力度,坚持由上自下、由健侧至患侧的顺序,并及时观察患者在冲洗过程中的反应,一旦发现其出现异常或感到不适,应立刻停止冲洗并与医师进行沟通[3]。在口腔冲洗前应根据不同患者创口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冲洗液符合患者个人情况,本次研究中选择3%过氧化氢溶液,能够有效避免冲洗中产生大量泡沫而对患者造成不适感。部分患者口腔内部存在植皮,冲洗前应对植皮存活状态及色质进行观察。头部制动的患者应降低冲洗力度及速度,缓慢推注冲洗液。口腔内部创口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应以传统擦洗法辅助冲洗法进行,避免造成创口出血量增加[4]。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相较于传统擦洗法具有明显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口腔内部清洁度及舒适度,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应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护理,从而提高口腔冲洗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洁霞.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对口腔冲洗方法运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277-278.

[2]牛秀艳,周洋,林洋洋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口腔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268-269.

[3]邱雪.口腔内手术后口腔冲洗联合口腔内雾化护理方法探讨[J].北方药学,2012,09(6):117-118.

[4]槐华胜,张婕,许晓莲等.两种不同方式口腔冲洗方法的疗效对比[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453-1454.

论文作者:沈红,纪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沈红论文_沈红,纪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