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平原区综合取土方案的探讨论文_张勇想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主要为填方,借方需求较大。随着近年土地政策、环保及水土保持要求越来越高,取土坑选取越来越困难,实际施工过程中需因地制宜采用综合手段解决借方。项目取土应充分考虑地方需求,以人为本,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顺利进行。本文将结合具体项目对平原取土借方方案进行梳理研究。

关键词:人性化;公路设计;平原区

本文针对皖北平原区典型高速公路项目阜阳至淮滨高速公路安徽段工程项目情况,分析梳理平原区高速取土综合方案。项目全线位于阜阳市大部分位于阜南县,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人口分布密集,基本农田分布广泛,建设用地稀缺。在设计中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具体采用以下几方面解决借方量大的问题。

1、路线纵面设计

项目位于平原区,人口密度较大,沿线交叉道路、河流众多。纵面设计时采用低路堤理念,公路纵面设计不追求高指标,坡长尽量采用规范规定的一般最小值,适当采用碎坡降低主线填土高度减少填方工程量。通过外业现场调查,合理归并地方道路,通过合理改路设计,减少通道数量降低填土。对于有条件下挖的分离立交,做好排水设计,尽量压低纵面。

2、沿线水利设施开挖土方利用

阜阳市为人口大市,沿线耕地分布广泛,且地势较为平坦,农田灌溉一般通过挖沟渠饮水灌溉,当地挖渠弃方无法处理一般散堆在沟渠两侧。同时阜阳市阜南县地处淮河流域,境内河流分布密集,地方政府定期会对河道进行整治,大量弃方无法利用。结合地方情况项目设计时统计沿线乡镇境内的借方量,与地方沟通,结合地方农田水利整治工程项目开挖土方的弃方作为填料。与地方水利管理部门沟通,利用河道整治工程弃方作为填料。通过与地方水利部门对接,拟解决土方约20万方。

3、城市建设废料的利用

阜阳市阜南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今年来受到国家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县城境内,新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建筑物,农村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建筑废料可作为项目填料使用。根据与地方对接农村新农村建设拆迁废料,可作为路基清淤回填填料。城市建设建筑基础基坑开挖土方,通过填料实验,满足路基填筑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运输作为项目填料。通过与地方政府对接拟解决土方约30万方。

4、城市人工湖开挖弃方的利用

根据阜南县城区规划资料,阜南县城区东南规划有湿地公园片区,计划开挖人工湖。项目外勘阶段通过与地方政府对接,阜南县人民政府计划在城区内规划建设鹿城湖。通过与地方规划局进一步对接,规划鹿城湖规划占地面积约600亩,拟开挖深度为6m,通过测算挖方约220万方。鹿城湖距离本项目最近上路长度约13公里,最远为35公里,运距较大。通过与阜南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对接,政府同意与项目业主工程承担运输费用。且规划鹿城湖项目建设时序与本项目吻合,通过多方面可以作为本项目路基填料使用。

5、互通区、桥下取土方案的研究

项目位于皖北平原区,地方路网和河流分布较为密集,全线桥梁设置较多,项目共设置桥梁约23座,总长度约9公里,部分桥梁位于河道及泄洪渠,人烟稀少桥下具备取土条件。通过技术论证可以在桥下征地范围内取土。全线设置一处单喇叭互通立交,一处枢纽互通立交,互通范围内为项目征地范围可以作为取土坑。根据测算根据项目桥梁规模,桥下按照6m深度进行取土可以解决约30万方借方。两处互通立交范围内按照6m深度取土可以取土约13万方。

6、桩板式路基的设置

项目沿线交叉道路较多,通道、分离立交密布,平均填土高度为5.7m,路基段总体填土较高,占用土地及借方偏大。项目沿线为平原区,耕地分布广泛,且阜南县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耕地资源十分宝贵,为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安徽省改扩建项目经验,项目沿线地质条件较好,设计时将填土高于4m的段落采用桩板式路基方案减少主线占地及土方。根据测算全部采用桩板式路基可以节省土方约208万方。

7、平原区桥头填土高度控制

结合项目特点,本次设计对桥头填土高度进行了论证,采用6m、7m、8m三种桥头填土高度进行比选。按照常规设计平原区一般桥头填土采用8m,考虑到本项目位于皖北平原区,沿线耕地资源宝贵,且取土场设置比较困难。采用6m桥头填土可以减少约40万方土方,征地可以减少74亩。目前各地占补平衡指标都比较紧张,地方需要购买占补平衡指标,目前价位约为85万一亩,征地减少后可以节约占补平衡指标6290万元,40万土方按照综合单价算可以节省3200万,总体来说和桥梁方案总投资相当。通过经济比选设计桥梁桥头采用6m填土高度进行设计。

8、取土坑的设置

在采取多种方案节约取土方案的同时,本项目按照常规模式在沿线选取了取土场。首先搜集项目沿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在非基本农田范围内选取取土场,重点选择废弃宅基地,林地及现有水塘最大程度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干扰。根据项目总填方工程量,分标段分乡镇选取初步取土坑位置,并发函至地方政府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过程中会同地方政府国土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对于不合理的取土坑位置进行调整,最终与地方达成一致意见。与地方确认后,对确定的取土坑进行地质勘察,通过实验确定填料路用性能,进行二次筛选。

最终将满足地方要求、土质满足路用要求的取土坑作为本项目取土坑。

结语

我国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三,但是人均国土面积位于世界中游,且耕地面积较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设用地越来越宝贵,为不可再生资源。本项目为典型平原区高速公路,按照常规设计占用土地及借方均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本项目设计通过多方案研究较少了项目用地及借方,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进一步贯彻了绿色公路理念,为以后平原区高速公路取土方案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论文作者:张勇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公路平原区综合取土方案的探讨论文_张勇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