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论文_万昭君,何薇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论文_万昭君,何薇

万昭君 何薇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510515)

【摘要】综述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镇痛的护理措施。其中影响因素包括疼痛的机制、心理因素、客观因素及医护人员对疼痛的态度;相应的镇痛措施包括加强对疼痛的评估、基础护理、活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使用镇痛泵的护理。认为剖宫产术后有效镇痛对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及早哺乳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剖宫术后疼痛的干预。

【关键词】剖宫产;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13-02

前言: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新式剖宫产术的开展,各种原因的剖宫产率的增加,使得剖宫产手术成为治疗异常分娩的重要方法[1],剖宫产术后的镇痛亦越显重要。为满足广大产妇术后镇痛的要求,寻找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最佳方式及效果,使产妇尽可能地减轻疼痛,尽早地照顾婴儿及哺乳已成为广大产科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将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综述如下。

1.概念

剖宫产后,产妇除了要应对一般的恢复问题外,还需要面对刚刚经历的腹部大手术所带来的产后疼痛。

2.影响剖宫产术后疼痛疼痛的因素

2.1 疼痛的机制

剖宫产妇术后疼痛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子宫收缩:规律而强烈的子宫收缩,使对疼痛敏感的剖宫产妇感受到剧烈疼痛;伤口疼痛:手术操作导致手术局部组织拉伤,组织细胞释放出大量炎性物质,加强疼痛[2]。

2.2 心理因素

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会受患者情绪的影响[3]。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加大疼痛感觉;反之,心情愉悦、放松会减轻疼痛。

2.3 客观因素如环境、教育、暗示作用等影响[4]

多人病房内婴儿哭闹、待产妇疼痛呻吟、陪护多均可影响产妇睡眠,睡眠质量差可影响人的耐受性,对刺激的敏感性会增强。文化素质越高、条件越好的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越强。

2.4 医务人员方面因素

护理人员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护士会常规监测T、P、R、BP,但是对疼痛缺乏常规评估。护理人员的不同态度及个人偏见也影响了对疼痛的评估[5]。

3.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

3.1 加强医护人员的疼痛教育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要改变过去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患者应当忍耐疼痛,不该抱怨的陈旧观念。护士应成为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疼痛患者家属指导者。

3.2 把剖宫产术后疼痛评估作为护理常规

世界医疗保健联合会将患者满意度作为重要参数评估后,宣布“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6],要把疼痛的评估作为一项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项目来抓,使每位护理人员认识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3.3 重视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的安静、清洁、整齐,温度、湿度及光线适宜。保持床单元的整洁舒适,勤更换衣服。指导舒适的体位,初次离床活动时将床头抬高45°,产妇先由侧位变成坐位,然后再下床活动[7]。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出血,护士做任何操作都要轻柔小心,避免触碰手术切口。指导产妇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时用手或枕头按住切口,以防牵扯缝线引起伤口疼痛。

3.4 术后活动的护理

大多数患者由于疼痛不敢活动,这样不利于术后康复。有报道认为,腹部外科手术后约90%有肠粘连,40%以上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后一般1~2d为肠麻痹,3d为不规则肠蠕动期,4d恢复正常蠕动[8]。由于镇痛泵中含有吗啡等药物,有抑制肠蠕动的副作用,故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不能因为不痛而消极等待胃肠功能的自然恢复,而应在疼痛最轻时积极主动地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辅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3.5 饮食护理

术后6h后可进流食,肛门排气后,开始指导患者合理进半流质并逐渐过渡到普食。为加快产妇的机体恢复、泌乳和伤口愈合,应指导产妇进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向产妇及其家属解释合理的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并最大程度地取得产妇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手术6h后采用白萝卜加橙皮煮水喝,以促进肛门排气,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

3.6 心理护理

加强和剖宫产产妇的交流与沟通,倾听剖宫产妇的心声,尊重剖宫产产妇的意见,用积极的语言和热情的态度感染剖宫产妇[9]。告知患者手术的实施情况及收到的良好效果,向患者解释说明疼痛是术后的临床表现之一,解除恐惧、焦虑情绪,放松心情,提高疼痛耐受力,从而减少镇痛剂的使用。调节患者的应激状态,使患者身体与生理指标平稳,有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10]。

3.7 分散注意力镇痛法

方法有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触觉分散法,如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听力分散法,如听故事、柔和的轻音乐,隆玉华等[11]研究显示:让剖宫产术后患者欣赏柔和的音乐可以减轻伤口疼痛,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高淑霞[12]认为选择神门、交感、子宫等穴位进行耳穴贴压可以起到镇静安神、止痛消炎的效果。另外通过护士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直接接触可以增进护患感情,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使身心放松,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13,14]。

3.8 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

3.8.1镇痛泵导管的护理 镇痛泵的使用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患者自我疼痛控制”,术后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向患者讲解镇痛泵的使用方法,使患者在活动、咳嗽感觉疼痛时及时、正确使用镇痛泵。另外保证镇痛泵的装置畅通完好是保证术后镇痛效果的关键,所以,护士要定时观察导管的粘贴情况,查看导管有无扭曲、折叠,导管粘贴处有无液体外渗现象等,尤其当产妇翻身活动或更衣、或更换敷料腹带时,有可能发生导管脱出而影响药物输入。护士要及时对产妇的止痛效果进行评估,给予人文的关怀。

3.8.2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 手术后恶心呕吐在椎管内麻醉后的发生率为13%~42%,又因吗啡、芬太尼是术后镇痛常用药物,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也是恶心呕吐[15],所以术后用镇痛泵的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术后回病房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要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如环境清洁、空气流通等,要耐心解释安慰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如胃复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8.3留置导尿的护理 置管及后期导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尿道口清洁。擦洗尿道及会阴2次/d,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脱出、扭曲,患者在改变体位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牵拉、压迫尿管,引起尿道疼痛。鼓励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拔管后如有排尿困难,可用热敷或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

3.9 指导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于分娩当天即可开始,不正确的喂养姿势会由于母儿含接不良而影响吸吮效果,所以要及时协助产妇做到“三早”(早抚触、早吸乳、早开奶),实施“三贴”(胸贴胸、腹贴腹、婴儿口腔贴产妇乳房)。杨安平[16]建议首次喂奶产妇采取卧位,婴儿俯卧于母体之上进行吸吮;术后4h喂奶采取半卧位,术后1d采取环抱式,一方面培养婴儿早期吸吮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利于产妇肠道功能的恢复。

4.剖宫产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4.1 尽早活动

目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孕晚期和产后比较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剖宫产术后双脚恢复知觉,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当导尿管拔除后应多走动,这样不仅能增加胃肠蠕动,还可预防肠黏连及静脉血栓形成等。下床活动前可用束腹带绑住腹部,这样走动时就会减少因为震动的关系碰到伤口而引起疼痛。

4.2 及时大小便

目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一般术后第二天静脉滴注结束会拔除留置导尿管,拔除后3~4小时应排尿,以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如果不习惯卧床小便,可下床去厕所,再解不出来,应告诉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否则易引起尿路感染。剖宫产后,由于伤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顺利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若有痔疮,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故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

4.3 清淡饮食

目的:避免呕吐或腹胀。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内因麻醉药药效尚未消失,全身反应低下,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等,应暂时禁食,若产妇确实口渴,可间隔一定时间喂少量温水。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食,如米汤水、藕粉、萝卜汤等。进食之前可用少量温水润喉,每次大约50毫升,若有腹胀或呕吐应多下床活动。第一餐以清淡简单为宜,例如稀饭、清汤,并要少量。若无任何肠胃不适,则可在下一餐恢复正常的食量,哺喂母乳的妈妈可多食用鱼汤及多喝水。术后尽量避免摄取容易产气的食物(豆浆牛奶等),其他则依个人喜好适量摄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多摄取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帮助组织修复(如鱼、鸡肉)。此外多摄取纤维素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4 密切观察恶露

目的:避免产后出血。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宫产,产后都应密切观察恶露。剖宫产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量,如发现阴道大量出血或卫生棉垫2小时内就湿透,且超过月经量很多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正常情况下,恶露10天内会从暗红色变为淡黄色,分娩后两周变为白色,4~6周会停止,若超过4个星期还有暗红色的分泌物或产后两个月恶露量仍很多时,应到医院检查。看子宫复旧是否不佳,或子宫腔内残留有胎盘、胎膜,或合并有感染。

4.5 保持伤口清洁

目的:预防伤口感染。要特别注意腹部伤口愈合及护理。腹部伤口分为二种,直切口与横切口。产后第二天,伤口换敷料,检查有无渗血及红肿,一般情况下术后伤口要换药两次,不需拆线。此外,产后月经恢复的时候要注意伤口是否疼痛,因为在伤口处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经期时伤口处持续胀痛,甚至出现硬块。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则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4.6 擦浴较安全

目的:避免伤口碰水。顺产产妇可以马上洗澡,以淋浴为主。但剖宫产产妇原则上不要淋浴,若伤口碰到水,要立即消毒换药。理论上选择擦浴较安全,至少等拆线后再淋浴。

4.7 适当按摩子宫

目的:避免产后大出血。生产完后,在脐下方可以摸到一团硬块,即为子宫。产妇可适当地按摩子宫,增强子宫收缩,避免发生产后大出血。一般来说,子宫收缩会有稍微的疼痛,但都在可忍受范围内,倘若服用止痛药后仍疼痛不止,应告知医护人员。若出现子宫异常压痛且合并有发烧症状时,可能是子宫内膜发炎。产后子宫细菌感染是剖宫产后最常见的合并症,产程、手术时间过长、术前产妇有贫血或术中出血较多,都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就成为减少术后感染的方法。

4.8 侧身喂奶

目的:避免拉扯伤口。产妇在产后第1~4天会有胀奶的现象,此时可以哺喂母乳。但剖宫产的妈妈往往因为伤口疼痛降低了哺乳意愿,其实只要在术后侧身喂奶就可减少伤口因动作拉扯而产生的疼痛不适。

剖宫产术后的疼痛对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及早哺乳尤为重要,而有效的镇痛,需要医护人员从患者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全身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施以有效的精神、心理、身体方面的护理措施,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实施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从而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silioglu K,Celik SS.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education on on anxiety of ope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J].Patient Educ Couns,2004,53(1): 65-70.

[2]姜秀红.孕妇产前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5(7): 1606.

[3]肖朝霞,吴平.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77-180.

[4]黄灿萍.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7(3):112-113.

[5]沈霞.控制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4(32):339-340.

[6]郭细妹.剖宫产术的护理进展[J].曾广媛,2014,28(6):63-64.

[7]宫卓.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91-1692.

[8]李志英.基于剖宫产疼痛的优质护理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3(10): 5810.

[10]王立芸.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30):6367-6368.

[11]毛慧玉.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护理[J].健康必读,2013,11(3):184-185.

[12]范艳梅.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3,12(2):175-176.

[13]赵慧敏.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17.

[14]赵丽娜,郑雪芬,俞忆春.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20):1890-1892.

[15]吴燕.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01-3302.

[16]李丽.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4,13(4):16-17.

论文作者:万昭君,何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论文_万昭君,何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