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分析论文_杨磊,丁浩亮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分析论文_杨磊,丁浩亮

浙江信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3124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并不是企业内简单的审核工作,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其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政策,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只有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此外,审核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并制订一定的政策,从而降低企业投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正式的审核工作中,需要精密的计算,应用一些新技术,尽量做到差额最小,资料的审核也要仔细。要想做好工程造价预结算核算审核,就必须具备应对方案,了解什么是预结算审核、如何运用审核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1.1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审核即是对工程清单进行审核,但在实际审核过程中会存在工程量误差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审核人员要对竣工结算和造价审计工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明确工程量清单造价过程中,要明确计算范围,核对建筑工程的尺寸,以此来提高计量和审核的规范性。

1.2套用单价

在竣工阶段造价审核的定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精准性,是全面总结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工作人员需要套用单价为主,并应用补充定额单价作为辅助。这在建筑工程中体现较为明显的即是工程材料的价格要有最大的限度,在实际结算中按照定额补差的形式进行结算。同时不宁精确对人工、材料和机械等方面的费用进行换算,这样在充分对定额单价应用的基础上,有利于工程预结算审核的规范性。

1.3费用审核

在对费用进行审核时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文件规定进行,并要与施工合同及投标书充分结合来开展全面的审核。以合同文件时效性为审核的主要依据,审核内定与工程量保持一致性,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多涉及到对机械材料和人工费用等的审核。

2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方式

2.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在实际审核工作中较为常见,这种审订方式从工程设计开始,直到最后工序完成,做到了面面俱到,审订过程中所需要的工程量较少,工作人员工作量也不多,这也是其在竣工阶段审计中应用较广泛的主要原因。

2.2联合会审法

运用该方法审核时,需聘请专家组成联合小组,审核预算,并从最终的预算结构中发现问题,随后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总结审核结果。而这一方式也可以帮助工程方的会审人员发现审核工作中的不足,学习新知识与新方法,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由此,可以发现联合会审法具有专业性与技术性的特点。

2.3重点审核法

它是以全面审核法作为前提,从总的审核项目中找到重点项目,对某个项目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审核。这种审核方式在工作中的使用,能够让审核人员简化工作步骤,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其适用的对象是复审的建筑工程,其原因是是建筑工程二次审核时多用全面审核法,但它会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2.4对比审核法

这种方法适用的对象是位于同一个区域,或有相同结构建筑。通常来说,对两个工程的预结算指标的深度分析,可以从发现工程的规律,用书面文字呈现出来,若在过程中发现与规律背离,随即对违背的造价计展开审核,加快了审核的速度并保证精度。这一方法设计的指标具有全面性,且其自身对精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3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准确性的方法

3.1注重合同管理

在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要保证合同内容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也需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对于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因素明确标注在合同条文中并通过商议提出双方都认同的解决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工程造价形成过程中要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有助于工程预算结算的编制以及工程造价的控制。其次,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内容,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或者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设计内容进行优化,避免因工程后期设计变更,造成工程建设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3.2提高审核人员的素质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人员的引进,提高造价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施工项目整体分析工作的开展,并制定完善的造价预算审核策略,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筑企业也要对造价审核部门的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审核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管理知识储备量,从而使造价预结算团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显着提升。

3.3确保造价审核的科学合理性

在造价审核工作中,由于施工图和施工组织方案是招投标工作的主要依据,因而必须将其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应承担其审核的职责,在充分理解施工设计图纸的前提下核对各项指标,并对定额设定相应的波动范围,但必须加强与施工方的探讨,才能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造价。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工期往往较长,因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进度难以按照设计的施工方案进行时,应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可以适当的补给,但若是因施工企业加快施工进度而增加的工程造价则不在补给范围之内。

3.4加大定额的控制力度

虽然我国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与要求,给建筑工程造价的审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工艺技术和结构材料的推广和应用,现有的定额标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内容需要补充,这就需要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加强校核、控制、分析和预测,确定科学的定额标准,从而将建筑工程的真实造价体现出来。因而在加大定额的控制力度过程中,作为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应及时了解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新工艺技术和结构材料,以更好的熟悉定额,并引导施工企业在盈利的前提下加强定额的控制,但应严防施工企业因受利益的驱使而出现重复和多次的套用定额的情况。当造价预结算人员收到施工企业的送审资料时,应对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定额方式,再对施工的施工图纸和承包合同进行审查并逐一核对,统计定额分项和定额子目,分析其与预算定额相同与否,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定额编制计算方法的补充,核对取定的消耗量定额和统一基价表,并及时纠正违反定额规定的相关行为。

3.5处理审核风险

造价预结算工作的进行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增加工作风险,降低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所以,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工作中的风险。其使用的技巧是,建筑企业会建立内部的一级审核、三级复核机制,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首先工作人员要做的是由审核人员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再由项目的负责人复核,校对一次审核的结果,如果在审核中发现问题,随即进行完善,最后,技术人员进行第三次审核,通过这一方式,可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素养,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3.6建立完善的审核监督机制

施工单位形成部门与人员联合监督的形式,要求各部门严格规划相关资料,其中对检验报告和资金开支明细进行系统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预算进行分析、记录、汇总和评估,以此为结算审核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监督部门重点关注预算与结算之间的差距,对其中存在的不相符问题进行细致调查,以此找出问题根源,予以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以及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以及审核结果准确性的提升。因此,审核人员一定要审时度势,抓住问题的矛盾,掌握工作的要点,选用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从而使审核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樊宗义.建筑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01):44-46.

[2]梅武兵,李威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97-98.

[3]费秋凤.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1(03):176-177.

[4]何梅.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建筑与预算,2016,9(05):22-24.

论文作者:杨磊,丁浩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分析论文_杨磊,丁浩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