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莫斯科艺术体操锦标赛单腿旋转的调查与分析_艺术体操论文

对莫斯科1994年艺术体操冠军赛单足转体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莫斯科论文,冠军赛论文,艺术体操论文,单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对莫斯科1994年艺术体操冠军赛单足转体动作的统计分析发现,俄罗斯艺术体操单足转体动作类型较为多样化;单足转体的难度和完成质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转体时,提踵高度和转体稳定性密切相关,故在训练中应两者同时并重。

关键词 俄罗斯,艺术体操,单足转体

跳跃、平衡、单足转体是评价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的三大主要方面。其中,单足转体以其特殊的动作特点和较大的技术难度,历来为艺术体操工作者所重视。为了促进艺术体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体联艺术体操技委会于1993年对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作了较大的修改。新规则在转体动作难度及完成规格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从而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重视对单足转体动作的类型选择和技术训练。俄罗斯作为世界体育强国,艺术体操项目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动作编排和训练手段都有其独到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莫斯科1994年艺术体操冠军赛决赛单足转体动作的统计、分析,对当今俄罗斯艺术体操运动转体动作类型、分布、训练特点及完成情况作一初步了解。

1 方法及结果

统计对象为参加决赛的40名运动员,年龄为14~17岁,其中功勋健将1名,国际健将2名,健将28名,预备健将级9名。

转体难度统计和完成情况的评判以1993年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为依据[1]。

主要统计内容为各单项运动单足转体动作的类型分布、数量、难度及完成情况等。

由于艺术体操难度动作的不断提高(1993年艺术体操规则已出现了高于A、B难度动作的C、D难度动作),复合转体在艺术体操比赛中越来越常见。复合式转体是通过脚跟或不压脚跟或上步的方式相连接的两种不同类型或形式的转体。本文将此类转体单列。

在艺术体操比赛中,还存在着另一类转体,这一类转体动作的设计不以提高完成难度为主要目的,而主要为丰富转体类型及突出表现风格[2]。我们暂将此类以丰富表现形式和风格为主要目的的无难度转体称之为表现力转体。亦在统计表中单列一项,供同行参考。

在调查中,我们分别对参加决赛的40名运动员和获个人全能前6名运动员进行了现场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单足转体类型及难度统计(200人,项次)

备注:1.统计量顺序分别代表转体360°,540°,720°,1080°。

2.复合转体和其他形式转体不计度数。

表2 各单项单足转体完成情况统计(200人,项次)

表3 个人全能前六名运动员单足转体动作统计(30人,项次)

备注:1.统计量顺序分别代表转体360°,540°,720°,1080°。

2.复合转体和其他形式转体不计度数。

2 讨论

2.1 转体类型分布

从表1可见,后鹤立、吸腿搬腿为该比赛主要转体形式,三类转体占单足转体总数的79.1%,此外,具有C、D难度的复合转体在比赛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6.6%),除上述转体外,比赛中尚出现阿拉伯,前直腿(水平位),表现力转体以及垂直后劈腿转体360°,不搬腿超头转体等转体形式,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相比,表现出较多样的转体类型[3]。

2.2 转体数量、难度

统计结果表明,该比赛个人成套动作的单足转平均数量为2.87次/套。绳、圈、球、棒、带各单项比赛单足转体总数量分别为:101、113、112、118、130,以带操为最多,这同艺术体操规则中所要求的一套个人带操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单足转体有关。

整个决赛中,B、C、D难度单足转体数量为270个,占总单足转体数量的47%,接近单足转体总数一半,提示现代艺术体操运动高难、超高难动作比例越来越大这一发展趋势。

2.3 转体完成情况及错误分析

从表2可见,在全部574次单足转体中,动作完成完美无缺为165次,占28.4%,各单项中的棒操成功率为最高,占该项全部单足转体动作的34.7%,不完善单足转体为409个,占总数的71.3%。对各种单足转体错误的统计可以看出,在完成转体动作的过程中,提踵高度不够这一错误出现最少(24次),占总转体4.2%,表明运动员在转体训练中对提踵高度的重视。但由于高提踵,足与地面接触面积小,随之而来出现转体稳定性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转体重心偏移和转体后移动。上述两类错误在比赛中出现较频,分别为106次(18.5%)和57次(9.9%)。可见,提踵高度训练和转体稳定性训练应并重。

此外,由于旋转动量不足引起的转体不完全和身体动作幅度过小错误在比赛中也较为常见,分别占总单足转体数量的11.5%和12.4%。这与转体稳定性下降,关节柔韧性不够和上肢伸展度训练不足等因素有关。值得提出的是,由于1993年新规则中规定,转体难度动作的评判基本标准之一是摆动腿大腿与支撑腿的夹角不少于90度。因此,摆动腿位置对动作难度的确定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比赛中“摆动大腿低于水平位”这一错误为47次,占8.2%,表明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尚需重视摆动大腿的高度,以及时适应新规则的要求。

在观察比赛中,我们尚对个人全能前6名运动员单足转体的动作类型、难度分布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3。将前6名运动员与40名决赛运动员比赛情况相比较发现,在单足转体数量方面,两者并无明显的差异,分别为2.77次和2.87次/套。但在转体动作难度分布上,前6名运动员的高难超高难动作比例远高于整体水平,在83个单足转体中有50个高难、超高难动作,占60%,而整体水平的高难,超高难动作占总转体数的47%。

在动作完成情况方面,前6名运动员成功率为36.1%,而整体成功率为28.7%。从上述分析可见,在转体动作中,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不是成套动作的转体次数,而是转体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

通过对莫斯科1994年艺术体操冠军赛单足转体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艺术体操单足转体的训练既要重视提踵高度,同时又要加强转体稳定性的训练、肢体柔韧性训练和伸展度训练,这对完美无缺地表现单足转体动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转体数量在符合规则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努力提高转体难度和动作质量,这将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

(1994年5月10日收稿)

Survey on Body Turn with Single Foot in '94 Moscow Champi-onship Competition of Rhythmical Gymnastics

Hong Xiaoping

(Chengd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610041)

Abstract I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aper that the statist-ical survey on the movement of body turn with singlefoot in '94 Moscow Championship competition of rhythmicalgymna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thesingle-foot tu-rn movements in rhythmical gymnastics in Russia;the diffcult degree and the movement quality of the single-foot turn is t-he main factor,which determines the sportsscores;there is a c-los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ight ofthe raising-heel and the movement's stability when body turns.So,i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in thetraining.

Keywords Russia,rhythmical gymnastics,single-foot turn

标签:;  ;  

1994年莫斯科艺术体操锦标赛单腿旋转的调查与分析_艺术体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