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伟 李新

刘 伟 李 新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毕节 551700)

[ 摘 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两年中在我院接受 治疗的膝关节疾病7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回顾性分析和比较通过MPI和X 线这 两种检测方法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检测评价结果有显著性的差异,观察组的半月板、交叉韧带、胫骨平台、骨损 伤等各种损伤以及并发症的检出率以均优于对照组,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能够 清晰的反应患者膝关节的损伤情况,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膝关节损伤;诊断;临床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331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035-02

膝关节是人体负荷较重的部位之一,其较其它关节相比更 为复杂且更易受到损伤。若是受到外伤或是运动不当易造成膝 关节的骨折、软骨骨折、半月板损伤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 日常活动和健康[1]。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主要采用传统的X 线或是CT 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对于某些损伤的程度以及位置 较难进行正确的判断。而磁共振成像由于其对于软骨组织有较 好的分辨率,现也作为一种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方法。本研究选 取了2012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两年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 节损伤患者中78 例,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这种诊断方法的的临 床价值,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2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两年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 关节疾病患者中选取78 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所有患者其 症状表现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等,根 据采取的各项临床检查,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膝关节疾 病,符合膝关节疾病的诊断标准[2]。在所有患者中,由交通事 故所导致的患者有39 例,自行摔伤及扭伤的患者35例,其他 方式致伤的患者4 例。其中左膝关节损伤35 例,右膝关节损伤 43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 对照组,每组各39 人。治疗组男25 例,女14 例,年龄21 ~ 76 岁, 平均年龄(45.67±1.09) 岁, 对照组男26 例, 女13 例, 年龄18 ~ 75 岁,平均年龄(45.5±4.8)岁。患者的年龄、既 往病史、生活环境、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诊断方法:采用X 线平面影像的检测方法,对患者 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诊断方法:采用MRI 的检测 方法对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检测。选用的仪器为1.5T 磁 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共振进行成像。患者仰卧状态、下肢自然伸 直,膝关节轻度弯曲、并略朝向外侧。以矢状面、冠状面、横 断面这三个位置作为MRI 扫描的位置。参数分别设为:矢状面 设为T2WI/TSE、T2WI/TSE、T2WI/FEE;冠状面和横断面设为 T2WI/SPIR[3]。采集各膝关节观察的图片并进行评价和记录。检 查结果以关节镜的结果为准,先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影像 和数据,再对比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半月板、交叉韧带、胫骨平台、骨损伤等各 种损伤的检出率及并发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 软件进行 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出情况比较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接受检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从表1 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各种损伤类型的检测结果间均有较 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患者各种损伤类型的检出率高于对照 组,且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检测并发症情况比较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并发症情况比较,从表2 可以得出, 对照组并不能检出并发症,观察组采用MRI的检测方法对于并 发症的检出有清晰的表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检出率有明显 的差异,P 均< 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

膝关节由于在人体活动时负荷较大,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 到损伤,一旦受到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 活。由于膝关节的结构复杂,临床上采用CT或是X 线等检测 方法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某些隐秘性的位置较难检测的出,易出 现漏诊及误诊的现象[4]。有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由于其敏感 性较高,无创、无电离辐射、对于膝关节的检测有较好的检出 效果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5]。本研究的结果也 表明,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各种类型损伤的 检出率以及并发症的检出率均优于X 线检测方法,且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磁共振成像可以根据需要选 择剖面,能够得到其他成像技术所不能呈现繁荣图像。在进行 扫描时,可以采用多方位成像及多序列组合等方法,获得所需 的信息。综上所述,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能够提高膝 关节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比损伤的程度、范围大小能够有较为 清晰和直观的展现,为进一步制定临床的治疗方案和提高临床 的治率有较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红娟,王磊,周令飞等.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MRI 诊断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3):279.

[2] 金征宇,冯敢生,冯晓源等. 医学影像学[M]. 第2 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41-542

[3] 刘禄明,郑雷,孙百胜等. 斜冠状位磁共振成像在临床 诊断不明确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1):3083.

[4] 王小军. 磁共振成像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J]. 中国医药 指南,2013,11(2):209 - 210.

[5] 闫瑞芳,李玉侠,韩东明等.MRI 诊断55 例膝关节损伤 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2):154 - 155.

论文作者:刘伟 李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  ;  ;  ;  ;  ;  ;  ;  

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伟 李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